2020-09-22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立足群眾健康提出「飛得起來,落得了地,救得好人」的「接地氣」思考,在日前在松江召開的2020第九屆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中國航空醫療救援聯盟成員單位與會議東道主,提出了築牢覆蓋全市、延伸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區域航空醫療救援網絡體系的設想。
「醫療救援直升機為搶抓院前急救的『白金10分鐘』『黃金1小時』提供了有利武器,而精準診斷跨前、地空救援無縫銜接則是進一步提高救援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在。」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鄭興東介紹說,自2015年以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立足松江,聯合區急救中心和各級醫療機構,擁有了國內首輛5G救護車和直升機,建立了5G急救指揮中心,開展跨區域地空聯合航空救援演練,探索直升機支持的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將急診室搬上救護車,實現了院前院中無縫銜接的急救一體化,建成了國內領先的院前急救聯動和危重症分級救治體系。
335公裡,41分鐘!去年9月22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實現首次跨省海空聯合轉運實戰飛行
「我們的目標是飛得起來,還要落得下去、救得好病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航空醫療救援隊隊長汪方坦言,儘管這幾年醫院在航空醫療救援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但與航空醫療救援的國際標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地面停機坪布點建設還需加強,航空救援院前急救醫療費用也未納入醫保,昂貴的航空醫療急救費用也讓普通市民望而卻步。
去年11月23日,國內首臺「領航者」直升機醫療救護培訓模擬倉「飛抵」松江
前行路上有困難,也有欣喜與展望。據鄭興東介紹,近年來,醫院與多家專業救援通航公司深度合作,常態化開展航空醫療救援演練,積累了不少經驗。去年3月,醫院還被選為國家衛健委首批航空醫療救援試點醫院。目前,醫院已繪製出打造國內最大的創傷和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藍圖,未來,位於松江的南部院區將形成創傷中心、應急中心、婦兒中心、兒童中心的新布局。其中,創傷中心將配備300張床位。
據了解,中國航空醫療救援國際會議是目前中國航空醫療救援領域內規模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化、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及研討會議,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航空醫療救援會議組織活動及年度交流平臺,自2011年起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八屆。
本次會議由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上海通用航空行業協會和航空救援網聯合主辦,是首次在聯盟成員單位舉辦的國際會議。大會緊扣「大產業、大應急、大急救——航空醫療救援產業發展助力中國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主題,邀請了來自國內外航空醫療救援領域知名的救援組織、權威專家和學者,圍繞如何推動航空醫療救援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如何更好地發揮通航產業的支撐作用以及助力中國應急體系的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文字、圖片:王梅
部分為資料圖
原標題:《急救打「飛的」!松江這家醫院提出打造全域「空中120」構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