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靈修」加5:22「聖靈所結的果子……節制」

2020-12-17 nrsv2006

【經文】加5:22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主題】聖靈所結的果子——節制

【簡釋】

(一)字義:節制:原詞為「控制、忍耐」之意,可翻譯為「自製、自律」(self-control)。

(二)分析:這並不含禁欲主義的意味,也並非讓人為了自律而自律,而是指人被聖靈引導、順著聖靈而行時,他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動力和表現,即他能為了順服神的旨意和完成神的託付,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力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摒棄一切不以神為中心、並成為自己屬靈追求之攔阻的事物,好叫自己達到神所期望的屬靈的目標和終點。

(三)應用:就節制的內容來看,可包括色慾、情慾、食慾、和脾氣等以自己欲望和中心的多重的因素……節制是一種高尚的屬靈生活的紀律,因其動力是從聖靈而來,所以我們應當不斷學習聖經(因聖靈是真理的靈,約16:13),發出禱告(因聖靈是助人禱告的靈,羅8:26),得勝罪惡(因聖靈是聖潔的靈,弗4:30),傳揚福音(因聖靈是傳福音的靈,帖前1:5),參與肢體交通(因聖靈是使聖徒交通的靈,腓2:1)……以此與聖靈同行(加5:16),被聖靈充滿(弗5:18),從而結出聖靈之美好芬芳的果子。願共勉。

(據天道、明道、信望愛、活泉、馬唐納、天道)

相關焦點

  • 聖靈所結的果子:節制的含義
    聖靈的果子節 製作者:提姆·凱勒親愛的朋友、弟兄姊妹,今次我們探討「聖靈的果子」系列——「節制」這個題目的第一部分。今天研讀的經文引自加拉太書5:19-26。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今天我們討論節制。有人說:「節制是最後一個聖靈所結的果子。」
  • 什麼是聖靈的果子
    保羅在他給加拉太人的信中告訴我們,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落、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當我們讀到聖靈的果子的九種成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對耶穌基督的完美描述,一個被聖靈充滿的基督徒的形象。
  • 聖靈的恩賜與聖靈的果子
    一、聖靈的恩賜與聖靈的果子的概念   聖靈的恩賜,是指聖靈賜能力給基督徒來服事主,裝備基督徒參與服事。保羅說:「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已意分給各人的。」(林前12:7)。聖靈的恩賜,目的是為了讓基督徒去造就人、服事教會、見證基督。
  • 恩典之聲:聖靈所結的果子(六)和平:與人和好(2017-4-5)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5章23-24節說:「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 基督教刊|聖靈的果子與情慾的事情
    加5:22-23「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聖經中沒有其它任何章節比加拉太書5:16-26更鮮明地對比了聖靈充滿的信徒與被情慾控制的人所具有的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方式。保羅不僅強調聖靈與情慾彼此相敵,並以此指出兩種生活方式的根本不同,而且還具體列出了情慾的事情和聖靈的果子。
  • 「聖經」基督徒的性情與遭遇
    「聖經」你心中所顧念的是什麼「聖經」錯誤的堅持,帶來不良結果;正確的認識,帶來良好結局「聖經」不要被心中的嫉妒,蒙蔽了心眼,丟棄起初的愛心這一章作者所記述的同樣是耶穌被捕之前,對於門徒的教導。㈣ 理解⒈聖靈的果子『加5:22/23』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 恩典之聲:聖靈所結的果子(九)溫柔:效仿耶穌基督的溫柔(2017-04-17)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5:22-23)」。「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太5:5)」。「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雅3:13)」。「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時極寶貴的。
  • 2019新結出的聖靈九果送給你!真是太美了!
    【加拉太書 5:22-24】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 節制不等於自律
    我們經常會用一些相似的詞彙來描述節制——我們必須舍己,我們必須有自制力,我們必須約束自己,我們必須全神貫注。聖經中對於節制的定義有著細微的差別,使其區別於自我掌控。自我掌控和節制的區別在於:節制是上帝的聖靈在我們身上做工,使人能夠舍己。讓我們一同查看加拉太書五章22至23節,當一個人靠聖靈行事,他就會結出聖靈的果子。聖靈的果子與肉體的欲望是對立的,聖靈的果子也證明這個人是在靠聖靈行事。
  • 生態靈修
    十年前絕對沒有想到會有「生態靈修」這個名詞。當然更談不上是靈修了,因為這實在與傳教、救靈離得太遠了,與教會傳統所關心的事物牽連不上。五年前的神學研討會談了一點點,其中有一組就是「自然生態靈修組」。可是今天我們在這裡要大談生態神學、生態倫理、生態靈修,真是輔大神學院的創舉。
  • 「聖靈的引導」與「時代大環境」的關係
    神的旨意是永恆的,聖靈的引導是歷史過程的: 神的旨意是絕對的,聖靈的引導是因人而異的、是相對的:神的旨意是不變的,聖靈的引導在每一個人身上是有所變化的。神的旨意是不能商量的,聖靈的引導是因人而有程度的差別,有許許多多的 flexibility,中文叫做「有彈性的」,是有更動可能的。
  • 家庭靈修之意義
    自從「教子妙方」在《中信月刊》發表後,有很好的響應,不少弟兄姐妹希望知道如何實行「家庭靈修」。「家庭靈修」也叫「家庭祭壇」或「家庭禮拜」,就是在每天撥出一段時間,一家人一起讀經、祈禱,分享和響應神的話。今日一般學校所教的思想觀念,往往與聖經背道而馳。信主的家庭,如果沒有家庭靈修,只是每主日帶兒女去教會敬拜、上主日學,就像一星期只吃一次大餐,卻沒有供應家常便飯,靈命實在難以健康成長。
  • 於宏潔:基礎神學(5) ——認識聖經
    (約 5:39)§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它的作者:是否由某位使徒親自或授權所寫。有些書卷雖然作者不是使徒,但他們與使徒有密切關係,像馬可紀錄彼得的口述,路加則一直追隨在保羅身邊,因此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都被接納為正典。2. 它的內容:是否有來自 神直接的啟示或默示。無論是指 神或耶穌親自對使徒所說的話,或是指人被聖靈感動,說出 神的話。
  • 【C3靈修綱要】05人類史上首對夫妻(創二16-25)
    創二16-25 16 耶和華 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 17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22 耶和華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23 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25 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 C3靈修:02神定工人的腳蹤(林後一12-24)
    ,歡迎清晨5:30進入房間與我們一起靈修。18我指著信實的 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19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20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實在:原文是阿們)的,叫 神因我們得榮耀。21那在基督裡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 神。22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原文是質)。
  • 追求聖潔時應當履行的本分[約翰歐文聖靈論19-2]
    假如我們有意或疏忽以致這生命蒙受試探的傷損,被敗壞所削弱,或者沒有盡到應盡的一切本分,我們的罪和我們的問題就大了。我們的另一個本分是應以有力的證據將我們已得的新生命彰顯出來。我們生命所結的果子將這生命表達出來。這生命所結的果子是將敗壞的情慾滅絕,以及在世上盡了所有我們當盡的聖潔、公義、慈愛和忠於上帝的本分。
  • 《非常靜距離》姚明談耐心 基督徒當思聖靈果子之一為忍耐
    基督徒常常追求結出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然而其實任何一個想要跟著真理的生活的人都可以結出相似的果實,近日姚明在《非常靜距離》談到如果希望後面的人學習自己時,他說是「耐心」。
  • 每日靈修——《​咎由自取》
    天賜靈糧365——每日靈修時間: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 【C3靈修綱要】38​以撒挖井取用活水(創二十六1-22)
    2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3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4我要加增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5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6以撒就住在基拉耳。
  • 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人性裡的惡總是支配著不被聖靈所充滿的人,借著暗黑意念而表現出成見、論斷、自負,甚而以大欺小、欺善怕惡、還有的就是故意造謠激怒我們生氣犯罪……。身為基督徒,不諱言地,當我們面對他人無禮的謾罵和難堪的羞辱,多多少少也曾有過以惡報惡、以牙還牙的念頭,但每當我們即將失去理智,欲靠著血氣回敬對方時,心裡總會出現一個聲音:「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