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科技傳媒網】見證「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2020-12-16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時間是什麼?「時間是一條長河,從遠古流到未來,時間是一種文字,書寫著數位化的文明……」「時間」從人類意識覺醒開始,便如影隨行,一直伴隨並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每一個時代的計時工具,都代表著這個時代最高的科技水平。 

  中國時間即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是怎麼產生的?如何來到我們身邊,讓我們看到時間的指針,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6月13日至14日,本報記者隨中省主流媒體採訪團,赴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臨潼本部、渭南蒲城授時部、秦嶺深處洛南昊平觀測站,探秘「北京時間」如何發出,見證為了「北京時間」永不停歇、時刻追逐的科技工作者們! 

  西安臨潼:「北京時間」守時地  

  6月13日早上,採訪團迎著早上八九點的太陽,驅車來到驪山腳下的美麗臨潼,走進一座綠樹成蔭的安靜院落。這兒,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本部,就是在這裡,跳動著「中國時間」的脈搏。 

  「1966年,國家授時中心始建於渭南蒲城;1980年將時間基準保持工作和研究工作遷至臨潼,臨潼就成了我國的守時地,當時叫陝西天文臺;2001年3月,改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向記者介紹,這裡是我國唯一全面專業從事時間頻率科學研究和授時服務的科研機構,擔負著國家標準時間的建立、保持和發播任務,同時開展天體測量學、太陽物理、日地關係、天體力學、人造衛星觀測與研究,以及授時新手段等科研工作。 

  50多年來,國家授時中心在地理測繪、地震監測、航空航天、深空探測、衛星導航等領域,以及電力、通信、金融、交通等行業,特別是為國家星箭發射、航天試驗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信號,保障了一系列重大任務的順利完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諸多領域和部門,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多次受到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嘉獎。

  「時間」是怎麼產生的?科技處副處長任曉乾介紹,世界時是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時間計量系統,然而它並不是均勻的系統,隨著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世界時就和穩定的原子時之間產生誤差,就必須通過人工調節的方式使兩者協調一致,就產生了協調世界時(UTC),這實際上就是大家使用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是授時中心每天與國際上近80個實驗室比對產生的。  

  「北京時間」產生出來後,怎麼發播出去?如今的授時手段已經多樣化,比如長短波授時、低頻時碼授時、網際網路授時、衛星單向授時、衛星雙向時間傳遞、光纖傳遞等,授時的方法不同,授時精度也就有所不同。授時中心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不同的授時方式,如果需要毫秒量級的時間,就用短波授時;如果需要微秒量級的時間,可以長波授時;如果需要十納秒量級的時間,就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授時。 

  北京時間的發播準確度如何?記者參觀「時頻基準實驗室」時,正在工作的趙書紅副研究員自信地說:「我國的守時水平世界先進!」 

  她介紹,2013年國際時間局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發布了對各國長達7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北京時間的準確度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2013年以來,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之間的誤差始終保持在10納秒以內,能達到如此準確度的國家,全球不足5個。

  渭南蒲城:「北京時間」授時地  

  採訪團13日到達渭南蒲城時,已經是下午6點多。距離縣城3公裡的楊莊,在一片開闊地聳立著紅白相間的「鋼鐵塔」陣,在夕陽照耀下熠熠生輝,它們就是北京時間的「發射武器」——短波授時天線。 

  多年來,蒲城人稱這裡是「326」或「天文臺」,北京時間就是從這裡發出!授時部副主任段建文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考慮到時間比對工作收發訊等技術要求,以及信號監測、國際合作等需要,當時的陝西天文臺將天文觀測、時間基準、研究機構和管理機關遷建到臨潼,蒲城成為以長短波授時臺為主的陝西天文臺二部,現在叫「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為什麼選擇蒲城作為北京時間的發播地?他說,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被提上日程。蒲城地處我國大陸腹地,離中國大地原點僅100公裡,發射的時間信號便於覆蓋全國;加上這裡地質構造穩定,被地震等自然災難毀壞的係數極小,更重要的也是考慮戰略安全。

  為適應我國戰略武器發射、測控和空間技術發展的需要,1966年國家科委批准開始籌建,代號為「326工程」。1970年基本建成,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發播BPM短波無線電時號。1973年4月,國家決定增設長波授時臺,1985年完成發射系統建設,1986年正式開始我國的長波授時服務。  

  「當時,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老一輩科學家不畏艱難,協作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自主研製生產出了所有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100%。」常務副主任張曉際自豪地介紹,出於安全考慮,長波授時臺建在了地下,地上只有4座高聳的鐵塔承載著15噸的倒錐形天線體。此後,長短波授時系統又經多次改造升級,始終保持著國際先進水平,2009年發播臺才從地下搬到了地上。 

  記者一步步沿著階梯,走進長波授時地下發播臺,通幽曲轉,竟然深有四層大約26米,牆面堅實牢固,操作間簡潔寬敞,辦公設施保持時代原貌,龐大的各種設備靜靜地原樣「守候」著,是否在等待我們的「喚醒」?。 

  張曉際說:「這些設備雖然淘汰了,但沒有壞!這個地下工程設計可以保證工作一周不出去。」 

  環視這個神秘宏大的地下工程,堪稱一座授時曆史博物館,記者仿佛看到當年那人定勝天、戰天鬥地的感人場景,由衷感嘆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愛國真情和奉獻精神,因為常年在地下工作,他們許多人都患有風溼性關節炎。

  洛南昊平:為導航授時「保駕護航」  

  如今,高精度時間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科技、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參量,廣泛應用於導航、電力、通信、航空、國防等領域。因此,國家授時中心正在建設「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這在提高國家授時系統的安全性、授時精度和可靠性,對國家安全、科學研究和基礎產業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已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的10個優先建設項目之一。 

  14日下午15時許,採訪團沿著曲曲彎彎的秦嶺山路,來到商洛市洛南縣保安鎮的「北鬥村」,即國家授時中心昊平觀測站。 

  年輕的科研骨幹饒永南副研究員,向記者介紹了昊平觀測站的建設和運行情況。他說,國家授時中心為了在陝西建設北鬥衛星觀測站,尋找了100多個點,優選了5個,最後定在洛南昊平村。2013年開始建設40米天線,2015年10月建成並測試成功、交付使用。觀測站的主要使命就是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及觀測脈衝星等,為高精度時間保駕護航。

  每天,這裡有3個年輕人日夜守候,時時觀測並報告觀測結果。饒永南感慨地說:「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測量誤差,就會導致定位誤差300米。衛星導航系統雖然是一種導航定位系統,但導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卻是時間測量。」  

  昊平觀測站站長方福勝說,長短波授時系統所建立的時間基準,是北京時間的源頭,也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時間溯源系統,它廣泛應用於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領域,成為國家的一個戰略資源。比如,5G通訊就需要高精度時間,沒有時間同步就無法實現高速高帶寬通訊,5G基站有著非常高的時間同步要求,精度要達到十幾個納秒。 

  為了見證中國時刻,不知有多少科學家將他們的青春甚至一生都奉獻給了「北京時間」,「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建成後,必將成為國家授時中心的一張新名片。

 

http://www.snkjb.com/keji/zhuanti/2019/0708/10024976.html

 
 
 
 
 

相關焦點

  • 中國EAP學院陝西分院成立 韋艾辰擔任院長
    中國EAP學院陝西分院顧問、專家及亞洲EAP協會陝西工作站會員及心理工作者合影中國EAP學院陝西分院啟動儀式,由陝西瑞達億佳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鵬鴻主持,中國心理學會監事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
  • 中國科學院人事局舉行西安分院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
    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人事局在西安分院舉行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人事局副局長李猛力及領導幹部處處長蔡宏志到會宣布西安新一屆領導班子任職決定。會議由李猛力副局長主持。     會上,李猛力宣讀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於趙衛等同志任職的通知》,並向上一屆領導班子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
  • 中國科學院分院遍布全國各地,推動國家科技力量發展,你知道嗎?
    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學科最高的學術機構,在幾期中介紹過中國科學院所擁有的幾所大學與學術機構,並設有12所分院,本期就繼續介紹後續6所所設分院中國科學院是國內最高研究學術機構,知道有多少分院嗎?8.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西安分院定名於1978年,負責西安內科學院所,重點的學科領域主要有:光電子學、光學與精密機械、瞬態光學、空間光學技術9.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成都分院系統除分院機關外共有8
  • 「北京時間」從哪兒來?看看 「時辰」裡承載的西安硬科技
    (資料圖片 東方IC供圖)「北京時間」在西安產生、保持作為西安人,許多人都知道我國的「北京時間」實際上是由位於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播報的。「1966年,國家授時中心始建於渭南蒲城;1980年將時間基準保持工作和研究工作遷至臨潼,臨潼就成了我國的授時地,當時叫陝西天文臺,2001年3月改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這裡是我國唯一全面專業從事時間頻率科學研究和授時服務的科研機構,擔負著國家標準時間的建立、保持和發播任務,同時開展天體測量學、太陽物理、日地關係、天體力學、人造衛星觀測與研究,以及授時新手段等科研工作。」
  • 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科創中心(北京分院)活動安排
    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活動時間:2020年11月6日活動內容:北京分院聯合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舉辦「築夢星空展廳」開館暨科學節特色活動,活動將同時於線上全網直播
  • 陝西科技報社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舉行校企共建實習基地座談會
    8月26日,陝西科技報社與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舉行校企共建實習基地座談會暨籤約授牌儀式。此次實習基地的建立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社會競爭力,拓寬畢業生的實習、就業渠道,對於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 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分院正在籌建
    每日甘肅網12月23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武永明)12月22日,一條「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正式籌建,甘肅將再添一所名牌大學!」其主要內容是:「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在蘭院屬各單位12月20日就籌建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到榆中實地考察,並就選址、辦學等相關事宜同蘭州市、榆中縣領導進行了座談交流。」這一消息記者當日從中科院在蘭院所多位知情人士處得到了證實;同時,榆中縣官方信息發布平臺——「榆中發布」12月21日也發布了相關內容,而且雙方表示力爭早日達成合作,使項目早日落地生效。
  • 2014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勵排名 中國科學院大學雄居榜首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臺灣大學等兩岸四地院校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2014中國頂尖大學隊列。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入選2014中國五星級獨立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和山東英才學院等高校入選2014中國五星級民辦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承辦「臨近空間一體化信息技術論壇」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毅)9月9日-10日,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陝西省委軍民融合辦、陝西省委網信辦、陝西省科學技術廳、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共同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共同聯辦的第二屆空天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大會在西安順利召開
  • 2014中國大學科技獎勵排行榜揭曉 中國科學院大學雄居榜首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臺灣大學等兩岸四地院校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2014中國頂尖大學隊列。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入選2014中國五星級獨立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和山東英才學院等高校入選2014中國五星級民辦大學。
  • 陝西:舉行國家檢察官學院陝西分院兼職教師聘任儀式
    正義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倪建軍 通訊員高曉語)28日,陝西省檢察院舉行國家檢察官學院陝西分院兼職教師聘任儀式,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楊春雷為被聘任的60位兼職教師頒發聘書。   據了解,受聘的兼職教師中有陝西省10名知名法學專家,還有長期奮戰執法辦案一線的12名資深法官、26名資深檢察官、4名資深警官和8名資深律師。
  • 陝西省內知名高校,陝西科技大學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兩所學校都是陝西省重點大學,省部共建高校。兩所大學相對陝西省內眾多的「雙非」高校而言,無論是自身綜合實力,還是社會影響力方面,兩所學校的優勢更為明顯,確實屬於陝西省內知名高校。
  • 中國科學院是國內最高研究學術機構,知道有多少分院嗎?來看一下
    前邊有介紹過中國科學院設立的四所大學, 那你知道中國科學院在全國有多少分院嗎?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11月,是中國最高的學術機構。其中在全國共設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學院所。1.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成立於2005年,負責聯繫和管理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天津、山西的研究院所工作,優勢在於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高技術研究。
  • 「北京時間」來自西安「時間雕刻者」講述背後的故事
    在這一秒裡,地球繞太陽轉了30公裡;飛船飛出去將近8公裡;世界上大約有4個寶寶出生;蜂鳥振翅55次……時間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最近,話題#北京時間是在西安產生的#成為網絡熱門話題,截至記者發稿時,該話題的微博閱讀量已達到9602萬。1月5日,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走進位於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聽科學家講述「北京時間」背後的故事。
  • 連續3年,西安公交336路聯合陝西科技大學開設「直通車」
    "畢業快樂,一路平安,陝西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們,願你們躍入人海,做一朵奔湧的浪花。"近日,華商網刊登了一則新聞,陝西科技大學大二學生趙宇求助,希望能幫忙找到西安公交的報站原聲錄製者——西安女娃張蔚。2006年,西安市公交六公司開設336公交線路,為方便學生出行,336路公交車調整路線途經陝西科技大學。2006年,也是陝西科技大學發展史上的關鍵之年,學校為了適應高等教育大發展的需要,校區主體東遷至西安,開始了以提高質量、內涵發展為主的第三次創業,進入了全新的快速發展階段。如今,336路公交車早已與陝科大學子的生活息息相關。
  • 成都科學城和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簡介
    科學城規劃面積73km2,起步區25km2,環興隆湖布局建設科學研究及應用轉化、信息網絡、生物醫藥、創意設計、軍民融合、中德合作等六大產業組團,重點發展基礎科研、網際網路大數據、生物科技、高端製造、現代金融、創意設計、研發服務等高端產業。
  • 陝西省內知名高校,陝西科技大學和西安工業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和西安工業大學兩所高校都是省部共建高校,而且都是陝西省屬高水平大學,相對陝西省內「雙非」高校而言,兩所學校的實力都比較強,所以兩所學校在陝西省內知名度都很高,是陝西省內知名高校。陝西科技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北京輕工業學院,是國內第一所輕工業高等院校,後來整體搬遷到陝西省之後,更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這所學校還有一部分留在了北京市,後來合併了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兩所學校之後,更名為北京工商大學。雖然陝西科技大學和北京工商大學都獲得了北京輕工業學院的專業,但是真正的大頭都在陝西科技大學這裡,所以他的實力要更強一些。
  • 關於西安思博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冒用我平臺網址的聲明陝西考生網
    近日,經我站(陝西考生網)西安運維中心工作人員在網上查實發現,一家名為西安思博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於2020年6月12日下午14:16分在「黑龍江省大學生就業創業聯盟」官方網站(黑龍江工商學院就業信息網)上公示該公司官方網站我司平臺網址。
  • 2014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 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臺灣大學等兩岸四地院校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躋身2014中國頂尖大學隊列。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入選2014中國五星級獨立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和山東英才學院等高校入選2014中國五星級民辦大學。
  • 2019年陝西重大科技成果盤點:成就夢想 點亮未來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科研人員研製實踐二十號衛星雷射終端。 資料照片在嫦娥四號任務中,陝西科技力量表現不俗: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生產的7500N變推力發動機和近30臺小推力姿控發動機,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平穩降落月背提供了強大而精準的動力;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了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測距測速敏感器(也稱落月雷達)等重要產品設備;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研製的月基全景相機,讓全世界人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隨中國製造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