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之前最愛的那件牛仔外套放哪了呢?"
"襪子怎麼又找不見了,又躲在哪個犄角旮旯呢?"
"前兩天買的裙子打算穿著去約會又堆在什麼地方呢?"
……
以上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有些人早上起來翻箱倒櫃才能找到自己的戰袍,有些人就簡單的收拾下就出門了。別看著有些外表光鮮的人,衣冠楚楚的樣子,其實連基本的衣櫃整理都不會。
為什麼自己的衣櫃跟別人相比總是亂糟糟的,誰不想做表裡如一的人呢?問題癥結到底出在哪呢?
衣櫃主要分為疊放區、懸掛區、抽屜、放置區四個區域。
疊放區
為了儘可能地保證衣櫃的最大儲物空間,衣櫃的疊放區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會將不容易皺的衣服疊放在這個區域,比如毛衣、T恤等。疊放區的隔板最好是做成可拆卸的,方便又靈活,具體尺寸可參照寬30-40cm,高35-50cm來設計。
懸掛區
衣櫃裡總有些比較容易皺的衣物(真絲、棉麻料),如果放在疊放區拿出來皺皺巴巴的,還得重新用掛燙機熨平。要想衣物不皺,衣櫃就必須要有懸掛區。懸掛區可分為上衣區和長衣區,由於男女身高不同,上衣區的尺寸可適當調整,底部留出8cm的空間,還可以放置些摺疊的衣物。對於冬天的大衣、羽絨服懸掛在長衣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抽屜區
為了避免雜亂不堪的情況出現,衣櫃抽屜主要是來放置些領帶、襪子、內衣等小物件,分門別類,井然有序。抽屜設計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抽屜區域高度控制在0.12m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是家裡老人的衣櫃抽屜可能還要再降低些,可以控制在在0.1m。單個抽屜的高度控制在15-20cm,寬度控制在40-80cm即可。
放置區
以上3個區域是順手區域,一般伸手就能夠到,而放置區主要是放置些不常用的東西,特別是針對不當季的衣物,夏天時就可以將冬天的棉被、毛毯放置在衣櫃的最頂層,冬季穿的鞋子用鞋盒裝起來放置在底部不常用到的區域。
相信大家已經了解了衣櫃內部結構,但每個家庭情況都不一樣,衣櫃布局又有哪些講究呢?
一字型
一字型衣櫃布局是經常會見到的,分為到頂設計、不到頂設計以及嵌入式設計。到頂設計可以充分利用空間,不到頂設計能減少製作成本,但頂部容易落灰,不容易清潔。如果家裡有凹牆的話可以考慮嵌入式衣櫃,能充分利用空間且比較整體。
L型
L型衣櫃就是充分利用了臥室的轉角空間,利用牆角的空間做成轉角衣櫃,如果轉角很深的話可以裝個旋轉衣架,收納能力絕對超乎你想像。
組合型
組合型就是在滿足自身的需求上充分利用空間利用率,比如將衣櫃與床頭櫃組合,做成一體化設計;比如衣櫃與梳妝檯組合,縮短選衣服與梳妝之間的距離;比如衣櫃與書桌組合,兒童房可以這樣設計;比如飄窗與衣櫃的組合,飄窗下方可收納,衣櫃可以坐,一舉兩得。
以上就是關於衣櫃整理設計的知識點了,如果還有疑問的話,歡迎各位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