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婕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目前就職的樸谷諮詢是在國內股權投資服務領域已小有名氣的本土專業機構。在加入樸谷諮詢團隊之前,她曾任職於德勤財務諮詢公司從事併購交易諮詢工作,曾服務的客戶主要包括高盛、CVC、寬帶資本、安邦保險等境內外著名投資機構,在樸谷諮詢也服務了博納影業、新東方、好未來、源碼資本,君聯資本等活躍的戰略與財務投資者,參與交易項目覆蓋醫療服務、生物製藥、高端製造、能源化工、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電商、線下連鎖消費等領域。
從事務所到企業再到諮詢公司執行董事,衛婕這十年裡幾乎沒有給自己踏實休息的時間。「Be open-minded and self-motivated.(思想開放,自我激勵)」是衛婕始終追求的。
在她看來,通過工作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不負時光,不枉青春。
「我認為提升自己的見識最為重要。就我自己而言,我的方法是多接觸外文讀物,包括比如英文的教科書(ACCA)、外文專業領域的書籍或者娛樂報刊雜誌、網站等。在充分閱讀中文讀物的基礎上,閱讀外文的出版物可以為自己提供一種看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觀點,有利於讓自己開拓眼界。」衛婕認為,尤其是遇到東西方就某一件事的觀點衝突時,我們首先要去了解對方到底是怎麼思考的,看原文則有利於了解作者真實的意圖,很多含義在翻譯時存在一定的偏差。
業餘時間,衛婕還學習了第二外語——俄語。「這會讓我對於自己固有的已知形成一個衝擊,發現原來這個民族說話的時候是這樣的一種思路,原來他們對於一些事物的觀點是這樣形成的。這就如同通過財務語言去了解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一樣,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衛婕說。
在衛婕看來,學習沒有捷徑,也不能取巧。她本科就是會計學專業,本可以免考9門,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捷徑」,她卻選擇從第一門開始考。
「我認為ACCA學習首先是對持續性學習習慣的一種塑造。」衛婕說,「那是一種升級打怪的感覺。通過系統性學習,然後一點點直到通過14門考試,會給自己一種正向的激勵,也會帶來一種成就感。」衛婕告訴記者,自己也曾經有過因為偷懶或僥倖心理導致複習效果不佳,沒能通過考試的情況。而且有意思的是,每當自己決定少看哪個章節時,這個章節的內容就一定會被考到。因此,在下一次準備的時候就不敢馬虎,踏踏實實梳理每一個知識點。經過這麼多門的考試歷練,衛婕覺得對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也是一種磨練。
在衛婕看來,只要踏實認真備考,ACCA不算是一個特別難以通過的考試,考試的內容也十分貼近現實,比較實用,考過之後對於工作仍有許多幫助。「考試對於英文理解會計專業知識很有幫助。這一點在外企工作的小夥伴可能會覺得尤其管用。首先全套的會計相關的術語是難不倒你的,其次你可以系統用英文闡述會計準則和一些會計邏輯、帳務處理的內容,這對於口頭交流和書面撰寫工作文件都有非常直接的幫助。」衛婕告訴記者,自己當年找工作的時候基本上是因為英文面試說得比較順利拿到的offer,這也得益於自己長期的ACCA學習。
ACCA考試當中是需要考生做主觀發揮的,需要自己按照步驟一步步寫好計算過程,最後計算出總的結果。「有些大的步驟中如果引用的某一個小的計算,還要做好標記,前後勾稽。這種方式其實和真實的會計工作比較相似,所以我認為ACCA的考試形式是真的在培養學員的會計思維、問題解決思維的一個過程。」衛婕說。
「ACCA是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大部分的學員和會員都是上進好學的,這是一個比較積極、具有正向推動作用的集體。尤其是有機會參與了一些會員活動之後,可以切身感覺到會員的素質都非常高,和會員朋友們的每一次交流都可以學習到很多。」衛婕說。
平日裡,衛婕總是很忙,只在休假的時候去過一次ACCA的頭馬俱樂部(toast master,一個專門鍛鍊公眾演講能力的民間組織),但是令她印象深刻,讓她覺得自己是在與一群有理想、有情趣的人在分享經驗、思維碰撞。
「2018年,我還參加了ACCA中國30周年的慶典,看到很多與ACCA共同攜手這麼多年的前輩,還有一些ACCA夫妻當年一起考試,後來一同拼搏事業。」在衛婕看來,這些好的榜樣總是使人受到鼓舞,是非常好的精神力量。
日常中,ACCA線上線下的講座也非常多,可以很方便參加到其他城市的會員活動。「現在,我還關注到一些關於親子育兒方面的『A二代』交流活動。我覺得ACCA是一個可以伴隨自己終身的組織,你的每一個階段的需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滿足,ACCA舉辦的活動都特別有溫度、有深度。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孩子,但是也在幻想以後等我有了孩子帶著孩子參加『A二代』聚會的場景。」衛婕笑言。
┌
樸谷諮詢(PGA)是一家聚焦於網際網路、高科技、消費、教育、文娛與醫療行業,提供投融資及併購交易顧問、盡職調查、財務與稅務諮詢服務的專業機構。
樸谷已累計服務超過300個投融資與併購交易案例。我們的專業人員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為投資機構與企業客戶提供最具深度與增值的專業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