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昨天寫下的關於雲南彌渡縣居民生活幸福安逸的文章會獲得大家這麼多的愛,真的很感激。大家的強烈反應也幫助Miss Ji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文中提到的「我是彌渡人我驕傲」的家鄉榮譽感。這份水土養育出的滿足與恩情甚至可以延伸至整個雲南。
今天,Miss Ji打算趁熱打鐵,再來寫個我在雲南彌渡發現的神秘寶藏——天然溫泉水。
進入彌渡縣的公路是下坡路,一路下行的過程中,Miss Ji有看到沿途的農田裡植物都長得鬱鬱蔥蔥,尤其是碩大的芋頭葉,翠綠翠綠的。雖然有在彌渡的百度詞條裡,看到過一句話描述白總旗村的溫泉水礦物質豐富,但Miss Ji怎麼都沒將眼前的場景與地熱資源掛上鉤。
吃過晚飯後,Miss Ji和媽媽被她的同事一家領去了其丈母娘家的所在地——夾石洞村(村裡都寫硤石洞,路標是夾石洞)。這裡雖不是白總旗,但據說也有溫泉水,可以洗澡泡腳。進村的路很窄,右手邊有一大片農田,貼著路邊的農田裡有一個狹長的池子,上面飄著菜葉。大晚上的,看不真切,要不是有個村民在裡面泡腳,Miss Ji要誤以為那是個化糞池了(我錯了)。
同事告訴我們說,越往村口的池子越燙,一般人洗不來,村裡頭的池子水溫合適。所以我們繼續往裡走,直到聽到了熱鬧的人聲。這裡實在很原生態,一家農村小賣部門前就是那口溫泉。
溫泉水下方被劃拉了兩個池子,都用石頭砌好了。兩個池子同源不同用,且水流不相互交匯;小點的池子被用來洗鍋洗菜、清洗廚餘,大點的池子就被用來泡腳。想要泡腳的話,需到小賣部付上2元錢,可以拿到一張圓板凳放到水池中,大家排排坐,坐著泡。
夾石洞的溫泉水雖也是天然的,卻和很多地方的硫磺溫泉不一樣,並沒有臭雞蛋味。Miss Ji還以為自己能多堅持堅持,把皮膚泡白嫩一些呢。可惜溫泉水挺燙,即使是露天的環境,人還是沒多久就冒汗了。能全身出汗也說明這次泡腳的養生功夫到家了。

泡腳池的上方有一圈石雕石砌的小臉盆,每個都有一小泉眼,溢出來的水就直接流進泡腳池。村民關照那是用來洗臉刷牙洗頭的,別把腳放進去。看著一露天村口的泡腳池,實則也很講究。

兩個池子的後方有一人聲鼎沸的平房,那裡就是泡澡池。有一個男賓池,有一個女賓池,中間有一堵透風的矮牆隔開。我和媽媽臉皮薄,不好意思一大群人白花花大喇喇地一起泡,可好不容易到了彌渡,又遇見這麼好的天然資源,我們當然不想錯過。所以我們第二天一早又來了。


到的時候已經快十點,女賓池一個人都沒,倒是可以聽到隔壁的男賓們很熱鬧。溫泉池一共兩個口子,一個進水,一個出口。不管有人沒人,水就這麼流著。整個屋子非常簡陋,沒有更衣休憩的地方,但對於僅想享受溫泉水的我們已經夠了。


從村口往裡走,不到小賣部的地方也有一處坑洞。村裡人說那裡原來也有熱泉池,村裡的老一輩小時候都是在這個池子泡的。但後來就慢慢枯竭了。所以這溫泉生意也純粹是老天給飯吃,還是當及時行樂哈。
夾石洞村往上的幾個村子也都有熱泉,好些人家家裡不光通了自來水,也通了溫泉水,想要在自家泡澡也是很方便的。村裡人很驕傲地說,我們這裡央視都來拍過,上過CCTV呢。可惜我也是到今天才知道雲南還有這麼神奇的地方。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奇特與美好,需要我們走出去才會看見,才會體驗到。感謝能有這個機會,把我看到的世界分享給你。
Miss Ji會一如既往地用VLOG視頻、圖文與大家分享我的旅行、生活、美食的經歷與體悟。希望大家能關注我的百家號與同名微博。愛你們!88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