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高返利是騙局 常熟一男子盲目相信被騙14萬

2020-12-22 大蘇網

近日,常熟市民鍾先生匆忙趕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人騙走了14萬元,辦案民警一方面吃驚於數額之大,一方面詳細詢問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鍾先生是一名80後,日益感到家庭的重擔,為了增加收入,鍾先生想到了要投資理財。不久前,鍾先生在家上網搜索有關投資理財的信息,這時一個投資平臺恰好滿足了他的要求。只要把錢存進去,放幾天就能拿到返利,而且這個平臺的投資門檻低到幾乎沒有,返利又非常之高,鍾先生頓時心動了。

起初鍾先生也十分謹慎,因為他也了解過一些投資被騙的案例。所以他一開始就先一百、兩百地往裡存,發現這平臺確實按天返利,後面本金也能退回來。於是鍾先生逐步加多了存進去的金額,最多一次存進8萬元,存了7天返利2萬多元,8萬元的本金也在稍後幾天返還,鍾先生對這個平臺就幾乎沒什麼懷疑了。

之後,鍾先生陸續存進去8萬、5萬、1萬,到期時間都是1個月,順利的話到期鍾先生就能拿到本金的3.5倍之多。期間鍾先生還介紹自己的小兄弟,也往裡面投資了幾千元錢。然而不幸的是,好不容易盼到了11月到期的那天,鍾先生想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卻發現自己登不上網站了。

慌了神的鐘先生連忙聯繫對方客服,發現客服電話不接,自己的QQ已經被客服拉入黑名單了。鍾先生的本金和利息都拿不到,這才幡然醒悟,自己千小心萬小心,還是掉入了騙子利用高返利謊言編織的陷阱裡。

鑑於鍾先生的遭遇,廣大市民在投資理財過程中,務必要十分小心,因為投資理財屬於經濟領域,而這一塊恰恰是最誘惑犯罪分子的領域。市民投資時,要選擇那些有正規資質的機構,還有規避風險的手段就是分散投資,雞蛋要分籃子放。這樣不但能夠降低平臺詐騙帶來的風險,更能降低投資理財中的各種風險。(記者 方方)

相關焦點

  • 新騙局!男子在動物世界App內投資被騙9萬
    新騙局!男子在動物世界App內投資被騙9萬 2020-12-03 14:52:57  來源:荔枝新聞      前不久,無錫姚先生通過好友接觸到了一款名叫「動物世界」的App,他試著搶購了虛擬動物並獲得了收益,不過他並沒有及時把錢取出
  • 「消費返利」非法集資500餘萬,200多名老年人被騙,高安一女子被判刑
    參與投資返利最終讓投資者血本無歸▼「消費返利」的騙局兩百餘名老年人「投資」被騙天上不會掉餡餅,高返利可能就是陷阱。交1180元的單,每天返利5-6元,贈送電飯煲和四件套二選一;交5900元的單,每天返利35-45元,贈送蠶絲被;交11800元的單,每天返利70-84元,贈送一對乳膠枕;交17700元的單,每天返利142-172元,贈送垃圾處理器或烤箱。實際上,凱尊家家購商城就是個幌子,買不同的單,每天返利不同,買單等級越高,每天返利就越多。
  • 新騙局!小心「紅包返利」陷阱
    原標題:新騙局!小心「紅包返利」陷阱 □記者 王倩 7月19日,林州市公安局通報一起案件,一名男子謊稱給網絡主播增加人氣就可以得到紅包返利,對多人實施詐騙。
  • 身陷「外匯投資」圈套 蘇州常熟女子被騙120萬餘元
    很多市民在生活中都會拿出一部分閒錢進行投資理財。一些不法分子認準了少數市民理財時盲目貪圖高回報的心理,設下陷阱,騙取錢財。今天(8月21日)記者從常熟警方獲悉,日前,市公安局服裝城派出所就接到了轄區邱女士的報案,稱其做「外匯投資」被騙了120多萬元。家住服裝城的邱女士到派出所報案,稱她被一個自稱在「中銀國際」搞外匯投資的QQ好友騙了。
  • 大學生誤入"投資返利"騙局 主謀竟是位16歲少年
    正義網臨沂8月16日電(記者匡雪 通訊員王雅楠 趙健)「投資1000元,每日便返利100元,可隨時撤資!」發在QQ群的短短幾句話,讓許多人怦然心動,可這卻是個「誘惑」騙局。近日,山東臨沂一名在校大二學生就是輕信QQ群投資高額返利廣告,先後被騙去3.85萬元。令人驚訝的是,騙子團夥的主謀竟是一位16歲的輟學少年。
  • 兼職刷單陷騙局輕信「充值返利」被騙萬元
    原標題:兼職刷單陷騙局輕信「充值返利」被騙萬元   就讀於西華師範大學的小梁同學, 不久前因為在網上刷單被騙了一萬多元。
  • 新騙局!投資字畫被騙55萬養老金
    近年來,投資理財成為一大熱門行業,許多不了解行情的老年人以及年輕人都逐漸踏入投資行列,想藉此小賺一筆。然而,行業中魚龍混雜,有很多打著高額回報的虛假項目,對於不懂投資而又只追求高回報的市民來說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終落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 投資980返利1500?小心新騙局!巴南警方破獲上億元集資詐騙案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 警方供圖「投資980元,返利1500元,返利從投資日起每天返還2元!介紹新會員每天返利2元,共計980元提成……」從2017年7月開始,重慶、四川、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19個省份,出現了一種名為「老來福會員卡」的理財產品,該產品以重慶老來福商貿有限公司開設的店鋪為背景,鼓吹高返利投資。
  • 加油卡騙局曝光!有人被騙200萬!
    7折加油充值卡 還可享受充30000送1000 葉先生經同學介紹,在微信上加了一名自稱為某公司高管的男子姜某。 「 該男子稱在他這裡可以拿到內部7折的加油充值卡,不僅如此,第一次購買油卡的新用戶還可以參加充30000送1000元的活動。
  • 網絡理財騙局高發,黃金外匯投資虧損被騙可追回
    從前,一個人為了尋找高收入的理財,跑了很多銀行,看哪些收益高。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理財的收益越來越透明,通過軟體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變得更加容易。網絡理財產品也相關,門檻低,收益高,操作方便的優點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網絡理財真的能賺大錢嗎?網絡理財屬於新事物,各方面的限制還很小,所以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盲目追求高收益,最終可能會得不償失,選擇網絡理財要有血有肉,要確定是李逵還是李鬼。
  • 易網購「跑路」,創始人賈永龍捲走「200億」,消費返利「騙局」
    以消費投資,獲得返利的社交電商平臺不少。消費越多,返利越多。類似的詐騙融資案例總是重演,稍有不慎就會陷入「騙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費投資騙局接連不斷。一家號稱消費返利的社交電商易網購又出事了,1200萬會員消費投資「打水漂」,網傳董事長賈永龍已逃至澳洲。
  • 獨居老人25萬積蓄被騙,當心投資「人民幣」這一新的騙局
    投資理財、投資保險、投資各種陷阱已經屢見不鮮,但是投資人民幣被騙你聽說過嗎?這卻可能是一種新的騙局值得關注。江蘇新聞廣播報導,南京退休老人因為被人誘惑投資「人民幣」,結果不但25萬元的一生積蓄被騙光,高價購買的人民幣也沒有拿到手。
  • 讀城|警惕新型傳銷騙局!廣州女子投資美容院20萬被騙慘|中秋如何...
    讀城|警惕新型傳銷騙局!廣州女子投資美容院20萬被騙慘|中秋如何選購與食用月餅?這份消費提示一定要看!當心新型傳銷騙局本是做個普通的美容,卻不斷被「老總」遊說、上課,高額返利、免費美容、營收提成……  在利益誘惑下,吳女士先後投入近20萬元,成為美容院「合伙人」後,又是購買股份享受「股東待遇」。2019年初,發現不能如期兌付返利後,吳女士向廣州從化警方報警。最終,幻想的高額返利沒拿到,本金卻還虧8萬元。
  •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紅包返利」騙局
    「影視明星李現撒錢回饋粉絲」,這種低級的騙局至今仍有人相信?昨日,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發布防騙預警,有泉州市民在這種「土騙局」中被騙,提醒廣大市民注意「紅包返利」騙局。劉小姐這才發現被騙,損失了1888元。  9月29日,市民黃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好友稱要花光男朋友的錢,轉帳多少就返還9倍。好奇的他就直接轉帳748元給對方,但對方稱格式不對,需要按照要求備註,退回了748元並要黃先生添加另一個微信號。黃先生加了新的微信號後,又轉帳748元且沒有備註,這次對方沒有退款,只是說已清空轉帳記錄,需要重新發。
  • 8個月1萬變成3萬?民間投資返利騙局大起底(圖)
    編者按  投資1萬元,每個月即可返息25%、30%,甚至是35%,保證你的投資4個月返本、8個月就從1萬元變成3萬元……近兩年來,此類「投資返利」神話最初從南方一些城市興起,後來逐漸北移至本市。
  • 身陷虛假炒股APP被騙63萬,騰訊手機管家揭秘三大線上投資理財騙局
    然而,便捷與風險並存,線上理財的火熱也催生了各種理財騙局。為了避免大家誤入圈套被騙「血汗錢」,小編盤點了當前比較典型的投資理財騙局,帶你揭秘騙局背後的套路。   「炒股專家」帶你理財,小心虛假線上投資APP   打著炒股專家、理財管家等幌子誘導用戶下載APP進行線上理財、套取用戶錢財,是虛假線上投資APP騙局的常見套路。
  • 防騙課堂:高回報的投資,往往都是陷阱!
    詐騙犯罪分子利用高額回報、迅速賺錢等宣傳,哄騙被害人下載虛假理財APP軟體在網上進行投資理財,被害人前期投入少量資金後,以小額獲利引誘被害人相信,待被害人投入大額資金後,隨即出現APP軟體無法打開、無法提現的問題,最終被騙。
  • 靖邊河東一男子「區塊鏈」投資理財被騙4萬!公安揭秘「區塊鏈」詐騙三大亂象!
    甚至還有很多人不懂但有些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這個「不懂」進行詐騙「 9月28日靖邊河東一男子崔某在「區塊鏈」投資理財平臺上被騙4萬元。9月22日,靖邊天橋附近某百貨樓從事個體的朱女士在一款「東亞聯豐」APP購區塊鏈項目投資理財被騙16萬餘元。▼亂象2:借區塊鏈之名義「虛擬養寵」比起圈錢跑路,非法集資更加的隱蔽,就在去年的8月份,「區塊鏈養寵」遊戲上線,它將網絡養豬與區塊鏈結合,還打著共享經濟的經營模式。
  • 男子「投資」被騙7萬仍不醒悟 又投2萬終報警
    商報訊 2013年以來,以「餘額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風起雲湧,各類「金融寶寶」們因投資收益高於銀行存款利率而大受追捧。然而,良莠難分的理財產品花樣繁多,其安全性成了廣大投資者心頭揮之不去的擔憂。近日,蘇州市民高先生就頗為沮喪,他在網上投資的9萬多元打了水漂。
  • 刷單,網貸…電信詐騙害人不淺,昭通3縣多人被騙
    高某勇按要求操作後,仍然顯示無法提現,高某勇才意識到被騙。案例二6月19日,張某在網上貸款被詐騙了10萬餘元。6月19日,洪某接到一陌生男子電話,稱其註冊的APP要註銷掉,否則會影響其徵信,洪某輕易就相信了,之後對方以「京東註銷客服0438」的QQ暱稱就加了洪某的QQ,洪某與對方通過QQ聊天,以對方的指引下,洪某先後在「借唄」APP、京東APP、「微博APP」、「小米金融」APP、「360借條」APP、「美團」APP「分期樂」APP、「好分期」APP、「去哪兒了」APP等貸款轉到對方不同的帳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