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初中生家長公眾號,如您尚未關注,點擊標題下方"初中生家長」關注我們,和55萬家長一起每天獲取教育經驗、方法、期末資料等!
絕密★啟用前
2017-2018學年上學期期末卷
八年級物理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第1~17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第18~20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17年4月,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並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對接完成後,若認為「天舟一號」處於靜止狀態,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A.地球 B.太陽 C.「長徵七號」 D.「天宮二號」
2.下列關於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俗話說「隔牆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B.「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D.用超聲波清洗鐘錶等精密儀器,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3.如圖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兩旁安裝的隔音牆,其目的是減小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聲對公路兩旁居民的危害。這種減小噪聲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個途徑中實現的
A.噪聲的產生 B.噪聲的傳播
C.噪聲的接收 D.以上三種都是
4.小聰學習了物態變化的知識後,對生活中的下列現象進行了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A.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現在玻璃的外表面
B.電風扇吹風,人感到涼爽,是因為電風扇降低了空氣的溫度
C.忘記蓋燈帽的酒精燈內的酒精越來越少是汽化現象
D.夏天會看到打開包裝紙的雪糕周圍冒「白氣」,這是雪糕中的冰熔化為水,然後又由水汽化成水蒸氣
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在白紙上豎直放置一塊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隻點燃的紅色蠟燭A,再另取一隻未點燃的紅色蠟燭B放在成像處,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紅色蠟燭看上去是紅色,是因為它吸收紅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
B.能看到玻璃板後面的蠟燭B是由於光的反射造成的
C.用紙板可以承接到蠟燭A的像
D.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大小
6.關於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B.遊泳池注水後,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於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一束太陽光可以通過三稜鏡分解為不同的色光
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把一個透明且均勻的玻璃球切成a、b、c、 d、e五塊,其截面如圖所示,其中能夠使平行光發散的有
A.只有b B.只有a、b、c、d
C.只有a、b、c D.a、b、c、d、e 均可
8.透鏡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應用廣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B.近視眼可利用凸透鏡矯正
C.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兩倍焦距以內
D.投影儀能使物體在屏幕上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9.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如果這時用黑紙將凸透鏡下半部分遮住,則光屏上
A.不能成像
B.只能成一半像
C.仍成原來的像,但它的亮度比原來暗
D.需移動光屏到適當的位置,才能重新得到像
1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則
A.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C.把蠟燭向左移動,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變小
D.把蠟燭向右移動,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變小
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先用焦距為10 cm的透鏡甲進行實驗,在透鏡右側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縮小實像。接下來不改變發光體和凸透鏡的位置,改用焦距為20 cm的透鏡乙繼續進行實驗,下列情形可能發生的是
A.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實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縮小實像
D.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縮小實像
12.某同學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作了如下的記錄:當物距u1=30釐米時,在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像;當物距u2=20釐米,在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當物距u3=10釐米,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斷凸透鏡的焦距是
A.大於20釐米 B.大於15釐米,小於20釐米
C.小於10釐米 D.大於10釐米,小於15釐米
13.如圖所示是透鏡對光的作用,其中正確的是
14.正確估測物理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八年級男生王剛同學對自己身體相關的物理量進行了估測,下列估測合理的是
A.自己手指甲寬度約為1×104 μm
B.自身質量約為4.5×106 g
C.自己的跑步速度約為15 m/s
D.自己的正常體溫為40 ℃
15.在「用託盤天平測物體質量」時,某同學用已調節好的天平在測物體質量過程中,通過增、減砝碼後,發現指針指在分度標牌的中央刻度線左邊一點,這時他應該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
D.向右移動遊碼
16.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係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質的密度最大
B.b物質的密度是2.0×103 kg/m3
C.c物質的密度是b的兩倍
D.c的密度與它的質量、體積有關
17.為了測量某金屬塊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遊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然後用量筒和水測金屬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下列數據正確的是
A.金屬塊的質量為39.4 g
B.金屬塊的體積為5 L
C.金屬塊的密度為7.8×103 kg/m3
D.金屬塊的密度為7.88 g/cm3
18.小華學習了透鏡知識後,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正確的是
A.物體經顯微鏡和望遠鏡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虛像
C.監控攝像頭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D.在森林裡決不允許隨意丟棄透明飲料瓶,這是由於雨水進入飲料瓶後相當於一個凸透鏡,對太陽光有會聚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19.體積和質量都相等的銅球和鋁球(ρ銅>ρ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B.鋁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鋁球是空心的,則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D.如果兩個球都是空心的,則銅球空心更大些
20.小英去小店買米酒和醬油,店主用竹筒狀的容器來量取,如圖所示,但量取相同質量的米酒和醬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樣的,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圖乙系列是量取醬油的容器系列
B.質量相同的米酒的體積大於醬油的體積
C.米酒的密度小於醬油密度
D.米酒的密度大於醬油密度
二、填空題(本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6分)
21.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___。利用聲吶系統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2 s後收到回波。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 531 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_____m;利用此種方法不能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_____不能傳聲。
22.夏天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幹了,這是________現象;人工降雨利用乾冰________過程吸熱現象; 從冰箱裡拿出的飲料瓶外面一會兒就「冒汗」是__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
2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中,詩人觀察到的落日並非太陽的實際位置,而是光線經過不均勻大氣時發生______而形成的像。如圖所示,站在A點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線上的太陽,他所看到的太陽的實際位置應是圖中的________位置(選填「甲」或「乙」)。
24.公共汽車公司為了保證人們上下車時的安全,在無人售票車上安裝了「車載監控器」,如圖所示是該裝置的示意圖,圖中攝像頭的工作原理相當於凸透鏡成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汽車前大燈的位置安裝較低,當車燈發出的光照到路面上的障礙物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障礙物形成的影子較長,司機容易發現。
2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縮小、虛像或實像),利用此原理可以製成________________。
26.如圖屬於近視眼的是_________(選填「甲」或「乙」)成像於視網膜________(選填「前」或「後」),矯正視力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透鏡片做的眼鏡。
27.小強想測量一個底面積為10 cm2的長方體木塊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高,如圖甲所示,則木塊高_______cm。用託盤天平測量木塊的質量,調節天平平衡時,先將遊碼移至標尺「0」刻線,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的____________。當右盤所加砝碼和遊碼位置如圖乙所示時天平平衡,則木塊質量為_______ g,密度為_______ kg/m3。
28.氧氣瓶的質量是5 kg,裝入壓縮氧氣後總質量為6 kg,氧氣瓶容積是10 dm3,此瓶內氧氣密度是_________kg/m3;若瓶內氧氣用去了3/5,餘下氧氣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29.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其中密度較大的是______(選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__g/cm3;物體A由甲物質組成,物體B由乙物質組成,質量相同的物體A和物體B的體積之比為__________。
30.去年冬季,我國北方地區遭遇低溫凍雪天氣,停在室外的汽車的水箱經常被凍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結冰後體積_______,質量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三、實驗與探究題(第31題6分,第32題14分,共20分)
3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用裝有6個發光二極體的有方格的白紙板做發光物體,如圖甲所示,又用這種有同樣大小方格的白紙板做光屏,將發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組裝到光具座上並調整好。
(1)當發光物體在a點時,如圖乙所示,調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丙所示.則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實像;將發光物體由a點移動到b點,要想找到像的位置,應移動光屏,直到_________________為止。
(2)用這種發光物體和光屏做實驗,最主要的一條優點是:_______。
(3)小明探究完凸透鏡成像規律後,接著又做了一個觀察實驗:發光體位置不變,取下光屏,當眼睛在原光屏處會看到發光體的像嗎?______________;眼睛靠近凸透鏡,是否能看到像?________;眼睛從原光屏位置遠離凸透鏡,是否能看到像?_________。(以上三空均選填「能看到」或 「不能看到」)
32.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小宇同學步驟如下: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遊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9 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鹽水的質量是______ g;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kg/m3。
(3)小宇用的方法測出鹽水密度會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4)小萱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倒入鹽水後測出其總質量m2;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現由於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她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後認為仍可繼續完成實驗,於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 ____________ ,請幫小萱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 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第33題6分,第34題8分,共14分)
33.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隨著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不僅直接消耗了大量水資源,在生產和生活中還造成了水的汙染,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危機。水汙染的存在和人們對潔淨的生活飲用水的需求使各品牌瓶裝水、桶裝水應運而生。如圖所示,
(1)此品牌桶裝水桶按商品說明裝水多少千克?
(2)若用該桶來裝家庭常用的醬油,按商品說明裝了醬油4.4kg,請問醬油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 kg/m3)
34.一容器中裝有某種液體,測得液體的體積為V,液體與容器的總質量為m,改變液體的體積,重複上述實驗,得到了一系列V與m的對應值,描繪m-V圖象如圖所示,求:
(1)容器的質量;
(2)液體的密度;
(3)90 cm3液體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