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強險最高賠20萬 三責險可保1千萬
原標題:交強險最高賠20萬 三責險可保1千萬
事關4億車主、影響著8000億元的保費市場的「車險綜合改革」來了!銀保監會於近日發布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預計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對於所有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指導意見》共9部分32條,記者梳理發現,主要是交險強、商車險、費率、產品等方面發生了變化。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見附表),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
交強險道路交通事故費率浮動係數的下限從-30%降到-50%,某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業務員解釋:「這對未發生事故的車主是件好事,平均價格會下降,但同時也會讓不少小事故車主不去索賠而是自己維修,從之前的經驗來看,賠付率可能會略有上升。」
同時提高商業三責險限額,從5萬-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元-1000萬元檔次。極大地提升人傷責任的保障限額,減少因嚴重人傷事故導致的車主額外自負賠償。該保險銷售員預計未來「交強險+車損險+三責險」將成為主流投保模式。
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一位一線車險銷售員計算得出,目前普通家用小汽車交強險基本費率為950元,現在行業規定最高打7折,改革後最高打5折,可減少支出190元左右。而對於3年或更長時間不出險的家用車客戶,則可以在目前保費基礎上每年進一步降低約200元。總的來說,交強險加了保額,還降了保費。
事實上,購買車險時,保險銷售員會返現給消費者,因此我國車險的實際價格是低於帳面價格的,這次下調附加費用率,對於車主來說,買車險時獲得的「福利紅包」可能縮水。
此外,根據《指導意見》,車損險主險將增加7個附加險,包含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並支持行業開發車輪單獨損失險、醫保外用藥責任險等原為附加險的產品進入主險,大大提高車損險的保障範圍。特別是發動機涉水、玻璃單獨破碎等情況,對於春夏多雨的深圳,真的是「良心條款」了。
《指導意見》還提出支持行業制定新能源車險、駕乘人員意外險、機動車延長保修險示範條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車和具備條件的傳統汽車中開發機動車裡程保險等創新產品。開發機動車裡程保險簡單來說就是用車越少,保費越低。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簡政放權力度較大。商車險示範產品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保險公司可以自己定價,自己開發創新產品。但是下調商車險費率,讓利消費者必然導致整個車險行業費用率下降,車險保費規模可能下降的情況,一定時期內還可能出現行業性承保虧損的情況。
對此,光大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王一峰認為,本次改革將「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改革主要目標,頭部險企在定價水平、風控措施方面有較大優勢,有望更快地適應車險綜合改革帶來的影響,預計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