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江蘇省轄縣級市,由鹽城市代管[1],古稱晏,又稱西溪、寧海、東亭、建陵等,江蘇沿海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江蘇省政府批覆的江蘇省20個中心城市之一,確立為沿海現代化工商業城市、沿海城市軸重要中心城市,省計劃單列市[2]。截至2019年,全市轄4個經濟區、14個鎮,總面積324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7.04,城鎮人口68.43萬人,城鎮化率61.7%。
東臺市地處江蘇省沿海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東擁黃海,西接泰州,南依南通,北望鹽城。位於東經120°07′~120°53′,北緯32°33′~32°57′,全市地勢平坦,海拔2.6~4.6米左右。東臺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發繡、絲綢、海鮮、陳皮酒、魚湯麵、西瓜、籪蟹等。
東臺,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被譽為「黃海明珠金東臺」。東臺距今2100多年歷史,自古以產鹽出名,其灶撇文化是中國鹽文化的代表,是淮鹽文化的搖籃。東臺是裡下河地區最繁華城市,也是範公堤沿線最核心的地段。東臺人多屬江浙民系,多數人使用如泰方言。
東臺發現了許多遠古文化遺址,尤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為豐富,著名的有蔣莊遺址、開莊遺址等;蔣莊遺址的發現,填補了長江以北地區良渚文化考古發現的空白;開莊遺址勾畫出五千多年前我國東部的海岸線,填補了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系列的重要缺環。東臺新石器遺址的發現將東臺的人類文明史追溯到5200年至4200年前。東臺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東臺董永七仙女的愛情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9年以來,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2019年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市。
七仙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七位女神的總稱。有時也單獨指七姊妹中最小的七妹。七仙的起源:一是天文崇拜,與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織女三星、女宿婺女四星等有關。二是由於秦漢時的登仙思想,而產生的羽人形象。 民間一般稱呼這七姐妹為:大仙女、二仙女、三仙女、四仙女、五仙女、六仙女、七仙女(私配董永)。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是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為核心,集孝賢文化和愛情傳說為主題精心打造的。項目佔地10萬平方米,總投資1億元,建有董孝賢祠、浮雕長廊、十八裡亭、老槐樹、鳳凰池、繅絲井、金釵井、摹雲閣、雙鞋莊、桑田草堂、鶴落侖、舍子頭、曹家大院、董賢商街等24處景點。
董永祠墓,在東臺市臺南鎮興圩村,原祠分南、北二殿,北殿神龕內供奉董永泥塑像,兩殿之間有東西廂房。祠後為花牆圍成的墓園,園內蒼松翠柏、綠草紅花,中間土墓,石碑上刻有"漢董孝子諱永墓"。
盧秉樞烈士故居,在東臺市梁垛鎮公館巷內。現存正屋三間,東廂三間、西廂三間和套房,保存較好,為東臺市文物保護單位。盧秉樞,字玉衡,1902年出生。其父盧少薌,晚清秀才,主編過《東臺縣誌》。盧秉樞自幼聰明好學,努力上進,畢業於張謇創辦的南通中醫專科學校,在上海遠東醫院當過醫生。他與戈公振交往甚密,在戈的《時報》館做過特約記者,並主辦過《老百姓》、《漫畫》等進步刊物。
護國禪寺,位於東臺市西郊晏溪河南,通聖橋下,與海春軒塔比鄰。宋代嘉定年間 (1208~1224)建寺,明萬曆時重修,清乾隆年間曾毀於火災,後再建。寺院建築宏偉,居中有天王,東嶽,地藏三座正殿,兩廂有十殿閻王,關嶽,華佗,神農,魯班諸廟,故有「一寺五廟」之說。後山建有碧霞宮,簷牙翹角,金碧輝煌。鐘鼓樓東西對峙,高入雲天。宮中供奉宋真宗皇帝敕封「泰山神女」碧霞元君,故泰山因而得名(又名天妃山)。
西溪景區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個片區:歷史文化休閒區、現代文化休閒區和生態旅遊休閒區。其中歷史文化休閒片以千年古鎮西溪為核心,擁有集海鹽文化、佛教文化、孝賢文化等為一體的人文景觀區;建於唐修於宋,為「內唐外宋」兩層磚結構塔抱塔,迄今己有1380餘年,塔齡為江蘇現存58座古塔,民間俗稱「西溪寶塔」,又名「孝母塔」、「尉遲塔」,1982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彌陀寺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北首,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公元1575年),當時名為北極殿。如今,古廟已不復存在,但北極殿彌陀寺不甘百年沉寂,上追祖德之遺風,下思眾生沉淪之疾苦,於佛曆二五五零年開始籌措新建。
國家AA級旅遊景區。20世紀30年代初,周邊地區漁民為了祈求平安出海捕撈自發修建,在出海前漁民們都要到此拜奉龍王菩薩。漸漸發展成當地民俗,龍王菩薩也成為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護法神。建成後常年香菸繚繞,朝拜者絡繹不絕。後幾經摧殘和修復,於2006年再現輝煌,以古樸、典雅、別致、雄偉為基調。殿內新塑的佛像法像莊嚴,栩栩如生,十分壯觀。古寺擁有亞州木雕臥佛之最——38米的海邊臥佛。
戈公振故居位於東臺市城內蘭香巷9號,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磚木結構,3進12間,「壽」字圖案花牆,六面壁板,格扇門窗,佔地面積247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90平方米。由周巍峙題匾的「戈公振紀念館」即設立在故居內。
泰山護國禪寺又稱泰山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東臺市西溪風景區,與海春軒塔相毗鄰。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迄今已近800年。泰山寺南北長199.9米,東西寬194米,佔地38800平方米,殿房99.5間。泰山寺有「一寺五廟」之說。寺內建有天王殿、玉佛閣、大雄寶殿、東嶽殿、碧霞宮、四大名山堂、梵韻堂、鐘鼓樓、觀音殿等建築,兩側還建有關帝(後改為關嶽)。
東臺其他主要景點,黃海森林公園,弶港鎮,西溪旅遊文化景區,永豐林農業生態園,條子泥景區,東臺市博物館,富安繭絲綢旅遊景區,匯仙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