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外媒報導的當地時間2019年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在此緊急狀態下,美國企業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幾乎所有報導此事的外媒都在說,這是在為禁止美企與華為的業務往來鋪平道路。
■「封殺」華為等行徑激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美國破壞規則勢必連累全球
(人民日報海外版)揮舞「關稅大棒」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假借「國家安全」之名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實施出口管制……美國近來種種破壞國際貿易規則的行徑,在國際社會激起一片反對之聲。包括眾多美國主流媒體在內的全球媒體,密集批評美國的舉動「破壞遊戲規則」,是「嚴重的錯誤」和「勒索」,不僅損人害己,更勢必連累全球。
■「一種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
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一項緊急狀態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外媒普遍認為,此舉是在為禁止美企與中國企業華為的業務往來鋪平道路。此後,多家美企宣布中止為華為供應關鍵軟體和零部件。
「利用技術壟斷優勢,實施可以將中國華為公司置於死地的禁運措施,超出了貿易爭端的範疇,是一種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金融時報》日前刊發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邢予青的評論文章如是稱。香港《頭條日報》稱,美國直接運用行政手段、赤裸裸地打壓商業競爭對手的行為,讓向來推崇自由貿易理念的美國變成了一個大笑話。
這還不算完。有美媒近日透露,大疆無人機、海康威視等其他中國科技企業也有可能面臨美國的發難。「假設把一個錘子放到一個人的頭上,他就更容易籤署文件。這是在用力量加強談判立場。川普就希望這樣。」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2日引述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教授葉夫根尼·尤舒科的觀點稱,美國特有的打壓戰術昭然若揭,但其低估了中國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的效果。
■「這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美國封殺會毀滅華為嗎?」對於《金融時報》拋出的這個問題,外媒給出的答案驚人地一致:不會。英國路透社報導稱,當地時間5月21日,華為如期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新款榮耀智慧型手機的發布會。「將其設備業務未來的不確定性拋在一邊,自信地展示了這家中國公司的技術實力。」對此,該社作出積極評價。
實際上,對於美國可能祭出的「殺招」,華為早有防範。外媒注意到,華為已採取垂直整合措施,其子公司海思半導體主要從事晶片組設計,70多家主要供應商大多位於中國大陸。此外,有分析估計,華為從今年年初就開始增加庫存。
「這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美國彭博社刊發社論稱,美國尋求讓華為破產的做法既不恰當,也極不明智。美國試圖打擊中國日益增強的技術能力,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可以預計,中國將加倍努力,推出自主研發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自行設計晶片,開發自己的半導體技術,並實施自己的技術標準。
反觀美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尷尬戲碼又在上演。《制裁華為讓哪些美國企業「受傷」?》——日本經濟新聞網日前刊文指出,在華為公布的92家主要供應商中,美國企業超過30家,年採購額達100億美元。「川普政府的制裁措施正在給美國企業帶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