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號,繼「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是請允許它存在」之後,郭導又一金句誕生。
他說:「不要因為我而不喜歡倫哥,倫哥是無辜的,他的第一部電影請多多支持,也給我一個機會!拜託了!」
起因是近日有網友說自己挺喜歡鄧倫,但是不喜歡郭敬明,所以很糾結要不要去看即將上映的電影《晴雅集》。
仔細看郭敬明的評論「不要因為我而不喜歡倫哥,倫哥是無辜的。」
該網友確實說過不喜歡郭敬明,但是沒有說不喜歡鄧倫,所以和倫哥無不無辜有什麼關係呢?
作為屢獲得新概念大獎的郭敬明,不至於不明白網友的用意。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表面上為鄧倫打抱不平,實際是為自己賣慘。通過打感情牌,讓粉絲們心甘情願地買票,儘管無形中消耗了演員的路人緣。
好一壺郭味碧螺春,真是貴圈老手藝人了。
不過大多數人非專業表演行業出身,要想對郭導有更客觀的認知,還得從圈內人的口中了解。
馬未都:「有個新導演叫郭敬明,拍了《小時代》那種片子,我還看了呢!我說這片子挺好的,中國電影史上將來有一筆,因為你拍這個時代最為不貼譜的奢華,就得拿這片子說事兒。
它不是一點價值沒有,它代表這個混亂的時代啊。混亂的時代,你得有幾部混亂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看吧。」
金星:「越爛越拍,高的變矮,矮的變瘦,8塊腹肌能變16塊腹肌,肯定是郭敬明導演的片子《爵跡》。套用一句老話說,好看的片子都差不多好看,雷人的片子各有各的雷。」
張紀中:「我看過一點點《小時代》,就是比較的超級庸俗化吧,是一個精神麻醉品。」
以上的評論犀利歸犀利,但如果不是他們,又有誰能理解郭導的用心良苦,變幻莫測呢?
口說無憑,還得看場上的表現才能定論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記得給何昶希發S卡的時候,郭導對李成儒說:「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是還是請允許它的存在。」
用的是「允許」二字,簡直妙哉。
按照它的本意解釋,應該是得到對方的許可才能入內,或者被準許做某些事情。
當郭敬明對李成儒使用「允許」二字的時候,表示自己卑微、示弱、請求的姿態,卻在暗中將李成儒推向了強勢、權威的一方。
如果不被允許就會立刻凸顯自己的可憐,顯得是李成儒的過失,仿佛是因為李成儒的不允許,壓榨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如此一來,郭導輕鬆博得了觀眾好感。
在幾個回合的爭論,彼此熟悉之後,李成儒這樣總結郭敬明:「他的瘦弱的身軀和他那不太美麗的聲音,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
再後來,李成儒老師走了,爾冬陞導演「即位」。
記得節目就要走向大團圓的時候,爾導的《女人+》一組表演結束遭到郭敬明的批評。
他說:「我不喜歡這個表演」,原因跟演員沒有太多關係。既然和演員沒有太多關係,那不就是導演的問題嗎?箭頭暗指一旁的爾冬陞。
郭敬明還說,各位都是很有表演能力和技巧的演員,自己沒拍過電視劇,受過的體系不一樣,但還是能看出來「4位演員在這部劇裡的表演空間挺小的說實話。」
聞言,爾冬陞憤然揭開了真相:「剛剛今天錄最後一集了嘛,之前你為什麼叫我『導演手下留情,別衝著我』?」
這句話讓在座的觀眾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原來真相是這樣的——各位導演早在臺下就提前完成了互動,說說笑笑,彼此捧個過場就行了。結果郭敬明中途變卦,把爾導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樣的「雙面人行為」是不是很熟悉?就像每次期末考前總有學霸說自己太累了,不複習了。有些學渣聽了信以為真,就心安理得的不複習了,結果考試成績下來發現:學霸依然是學霸。
這些年從否認抄襲,拒不道歉,到籤約作家,成立公司,轉型做導演,郭敬明完成了許多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逆襲」。
那個在貧窮小山村裡走出來的,大學時期連一杯珍珠奶茶都不捨得買的小男孩,終於如願變成商業大鱷。
只是如今身份不同了,仍然丟不掉這些上不得臺面「小把戲」。這究竟是太可憐,還是太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