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原生家庭能培養「扶弟魔」「媽寶男」?和他們一起生活會怎樣

2020-12-25 佐佑de媽咪

「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一句話倒出大家對「扶弟魔」「媽寶男」本能的恐懼。

那什麼是「扶弟魔」呢?這個詞主要是指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父母從小到大就會給女孩灌輸如下思想:你就一個弟弟,一定要無條件對他好。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供弟弟過好日子。這種思想洗禮下,長大後的姐姐就會無條件對弟弟好,哪怕犧牲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也絕不能讓弟弟吃一點苦。

這種女人很苦,娶她的人會跟著受累受苦。其中,前段時間,孫儷主演的《安家》中房似錦的形象,就是典型的「扶弟魔」的代表。

「媽寶男」又是怎樣的呢?媽寶男最典型的的特點是沒有主見、從不自信,從小到大一切事情都由母親做主。他不用動腦就能衣食無憂。

這種人的口頭禪通常是「我媽說……」「我爸又說……」,就算結婚生子了,也依然需要母親在身邊指點江山才能「活下去」。

嫁給這種男人和嫁給「巨嬰男」一樣,只能用「痛苦」甚至「生不如死」來形容。

那麼,這麼坑人的「扶弟魔」和「媽寶男」是怎樣來的呢?從現實生活中來看,原生家庭中「有毒父母」的教育功不可沒。

「有毒父母」這一次,在美國作家蘇珊.福沃德 克雷格.巴克一著作的《原先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被提出來。

書中列舉了五種有毒父母的類型,分別是: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

其中「操控型父母」,指的是孩子長大成人後,明明可以獨立自主,父母仍然把他當作小孩,當他們試圖嘗試探索和了解新生事物的時候,父母都會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肆意幹涉。

操控型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他們有權支配ta的生活,而成年的孩子在他們眼裡仍舊是那個什麼事業做不好、能力不足的小孩。

而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自然也就成了只能依賴父母才能生存的「巨嬰」「媽寶」。

而「扶弟魔」大多由「言語虐待型父母」養育大,他們時常說「女兒就是賠錢貨」「你真沒用」等等侮辱性語言。這種言語上的傷害,雖不能體現在身體表面,但卻深深刻在內心裡,影響孩子的一生。其可能會對孩子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等方方面面,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如果您實在無法理解原生家庭中「有毒父母」帶給自己的影響,那就來聽一個「媽寶男」的故事吧。

故事的女主角是個能幹的女人,當初為了賺錢,把最好的青春給了工作,卻錯失了談戀愛的大好時機。

30歲那年,為了不讓家人再催,也為了不讓外人笑話,她與一個長相還不錯,身材高大,不抽菸、不喝酒,有點靦腆的相親對象火速結婚。

本以為這種沒有不良嗜好,長相不錯,身材超級棒的男人,會給予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和想要的生活。沒想到這只是個幻想。

想當初結婚的時候,女人奔著結婚過日子去的,所以當男人提出「裸婚」的時候,女人並沒有反對,相反她帶著辛辛苦苦攢的十多萬塊來到婆家。

一到婆家,婆婆就給了她個下馬威:「結婚後,你們必須跟我們住在一起。」女人依然沒有反對,相反她以為跟老人住在一起,生活上會方便很多。比如,老人幫忙做飯,小兩口只管上班,將來有了孩子,也有老人幫忙照顧。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自己的老公每天上班前或者下班後,都要到母親房裡「請安」;發完工資後,老公扣除自己的零花錢,一分不剩地全給婆婆;就算做飯,婆婆也只給自己兒子做……總之,老公跟自己的婆婆好得像兩口子,自己則是一個多餘的「第三者」。

她以為這只是剛結婚後的磨合,等自己懷孕後就會好了。結果,她夠爭氣,結婚第一個月就懷孕了。男人並沒像她所期待的那樣對她好,而是更加變本加厲。

因為妊娠反應嚴重,她吐到起不了床,婆婆嚷著「矯情」,男人也一臉嫌棄,好不容易熬到生產,男人見到孩子說了句「這麼醜」,婆婆則說「真沒用,竟生了個閨女」,然後娘倆去吃好好,留下身體虛弱的產婦……

月子沒做完,老公就說了「我媽說,女人就得自立,不能拖累男人。而且我也沒有錢,你想花錢,自己賺去。」

於是,身體還沒恢復好,她就開始上班了。就這樣,她為了孩子強熬了幾年,結果孩子生病,男人像孫子一樣躲起來,婆婆則開啟了罵大街模式,罵她「你有病吧,要不然怎麼給我們生了個有病的孩子」。

沒人願意要孩子,女人自己要、自己救、自己養。這件事成為壓垮他們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女人毅然決然選擇離婚,帶著女兒離開這個不是家的家。

離婚後男人後悔莫及,想要複合。好不容易找了個機會約女人吃飯,但開口第一句便終結了這段關係,他說:「我媽說……」,女人看在孩子的面上,勉強吃完飯。到了結帳的時候,男人說「我媽給了我二百,沒想到花了四百,那咱們一人二百吧。」女人扔下四百塊,然後帶著孩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幾年後,女人終於覓得良人,而男人卻一直圍繞在媽媽身邊,做著那個孝順的乖兒子,而女人們卻再也不敢靠近他。

相關焦點

  • 媽寶男和扶弟魔對家庭的影響
    媽寶男和扶弟魔對家庭的影響 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 曾仕強教授也曾講過:當原生家庭對自己小家庭產生不良影響時,要先兼顧小家庭,否則將會產生不好的結果。
  • 簡直太神奇,佟麗婭新劇居然集齊「媽寶男」和「扶弟魔」兩大神
    有人說忌諱「花心男」,有的說忌諱「拜金女」,但是更多的人忌諱的卻是「媽寶男」和「扶弟魔」。不過仔細想想也對,「花心男」也可能浪子回頭,「拜金女」也可能改邪歸正,但是「媽寶男」和「扶弟魔」卻並不只是他們個人的問題,而是兩個家庭的問題。如果說前面兩個只是會讓你受情傷,後面兩個呢?
  • 「扶弟魔」和「鳳凰男」,被原生家庭毀掉的中國孩子們
    而「扶弟魔」和「鳳凰男」的家庭裡,毫無疑問肯定有這樣一個「黑洞」。某種程度上來說,「扶弟魔」和「鳳凰男」,其實出自同一個原生家庭。這樣的家庭往往繼承著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扶弟魔」是家中的姐姐,「鳳凰男」是家裡的弟弟。
  • 「扶弟魔」到底是怎麼來的?
    最近,正在看電視劇《安家》,房似錦那吸血鬼式的原生家庭深深觸動了人心。其實,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就是普通家庭而已,但是現在很多人一說原生家庭,代表的是一類有強烈衝突和刺激的家庭。
  • 為什麼「媽寶男」不能嫁,「扶弟魔」也不能娶?
    比如說一個媽寶男跟一個媽寶女在一起,他們彼此都想索要,是吧,最後這個婚姻就只能破裂,所以很多人在婚姻中有太多的不滿,太多的抱怨,本質是把婚姻當做他的避風港,當做她的救命稻草,他自己不願意長大,他還是那個巨嬰。有人說,赤子之心和巨嬰一樣嗎?
  • 不嫁「媽寶男」,不娶「扶弟魔」!不明事理的父母讓人扎心
    不知何時「媽寶男」、「扶弟魔」成了嫁娶兩大禁忌,為此許多網友還進行了討論,到底哪個更讓人覺得沒救,帖子到處都是,大家都是對這兩類人失望極了,所以調侃說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還有姑娘們要分清媽寶男與盡孝,聽話不是孝順。話說到此就要給你們講講我一表弟,獨生子,全家一起伺候著,雖然不到結婚的年齡,但媽寶男的氣息越來越重了,表現如以下幾點:1、害羞內向,想要什麼東西不自己張口要,先去找他媽,跟他媽撒嬌,摟摟抱抱。
  • 農村婚嫁,女人不嫁「媽寶男」,男人不娶「扶弟魔」,有啥說法?
    這些人之所以找不到對象,除了家庭的經濟和選擇範圍之外,還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以及其他的一些缺點無法被別人接受。農村人向來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人們的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很多的家庭都特別希望能夠生兒子,對待兒子也是百般的溺愛,這就導致很多農村的男人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媽寶男。
  • 當「扶弟魔」佟麗婭戀上「媽寶男」佟大為,如何衝破家庭障礙?
    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女主佟麗婭和男主佟大為在戀愛中所遇到的各自家庭中的一系列問題:重男輕女,扶弟魔,媽寶男,男女雙方向自己父母表態,雙方父母見面商量彩禮,辦婚宴等等。對此,劇中很多涉及到婚姻家庭關係的橋段戲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起觀眾們的共鳴。
  • 「女怕媽寶男,男怕扶弟魔」不是說對象不好,但結婚一定要慎重!
    「女怕媽寶男,男怕扶弟魔」不是說對象不好,但結婚一定要慎重!「媽寶男」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詞,在最近這些年越來越火。但是與之匹配的就是例外一種女生,那就是「扶弟魔」,分別指結婚後還特別依賴媽媽的男生,和結婚後特別幫助弟弟的女生,這兩種人不能說人不好,但是作為結婚對象就一定要慎重了女怕媽寶男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就是談戀愛的時候無所謂,找了一個男生,男生對她特別好,不管是什麼節日都會記得,為人也非常體貼。
  • 有一個「扶弟魔」的老婆,是一種什麼感覺?
    「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這幾年,扶弟魔已經是一個能夠和媽寶男一個等級的存在。如果說嫁給媽寶能夠讓女性深感無力的話,那麼娶扶弟可能就會讓男性的錢包從來沒鼓過。所為扶弟魔,指的是那些從小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會對自己弟弟不計成本地奉獻自己的時間、金錢的那一些女性。扶弟魔這類女性,在她們的原生家庭裡面,重男輕女是很明顯的。也許從小,父母就會教育她們,這個家裡,弟弟是最重要的,是姐姐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作為姐姐有義務和責任,哪怕是不惜一切代價都應該去扶持弟弟。
  • 媽寶男與扶弟魔是什麼梗 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
    扶弟魔是近來年很火的一個網絡用語,與媽寶男並列婚姻中最應該避開的兩類人,扶弟魔和媽寶男哪個更可怕呢?這個問題一時間恐怕沒有定論,但不管是哪一種暗藏這家庭問題。  而發展到現在,「扶弟魔」已經不專指姐姐,也包括了把一切貢獻給哥哥的妹妹。「娶妻不娶扶弟魔」,為什麼「扶弟魔」不能娶?說白了,如果不是家財萬貫,一般男人都娶不起「扶弟魔」,因為「扶弟魔」的娘家人就像一群吸血鬼,即使都有勞動能力,也還是會緊緊靠著「扶弟魔」來獲得生存和生活的資本。
  • 聽過扶弟魔,躲過媽寶男,田園女又是什麼梗?
    網上流行過一句話: 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媽寶男和扶弟魔都是可怕的原生家庭衍生的角色,遇上這樣的人讓你一生疲憊不堪,婚姻終會走向失敗或解體。相對於扶弟魔和媽寶男,田園女又是怎麼來的?01 扶弟魔是怎麼來的?電視劇《安家》裡的房似錦生活在吸血鬼般的原生家庭深深觸動了人心。她受著原生家庭的壓榨,所以性格很要強,在逆境中成長,自立自強,也一直在不斷努力,她嘗試著去與原生家庭做抗爭。
  • 女人嫁人慎嫁「媽寶男」,男人娶妻慎娶「扶弟魔」
    嫁人慎嫁媽寶男,娶妻慎娶扶弟魔。相愛本就不容易,何必自私又自利。這是我根據網上一些讀者的評論改編的一首詩《警婚》。這首詩的題目《警婚》寓意是指挑選自己的婚戀對象一定要嚴謹,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一定要看重自己婚戀對象的內心。
  • 嫁人莫嫁媽寶男,娶妻不娶伏地魔
    媽寶男,顧名思義,就是無論長的再大,也是媽媽面前的一個寶貝,要寵著,慣著,永遠依賴媽媽;在他們的世界裡,媽媽說的就是對的,自己和妻子都要無條件服從;而伏地魔,應該是扶弟魔,一個不顧自己死活,永遠犧牲自己,扶持幫襯家裡弟弟的,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獻一生的好姐姐;其實是原生家庭傳統觀念毒害的受害者;
  • 俗語:「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是什麼意思
    一、嫁人不嫁媽寶男媽寶男就是指無論什麼事情都聽從、順從媽媽意見的男人,如果媽媽和媳婦之間有矛盾,他一定是站在媽媽這邊,一點也不維護自己的妻子,以後的婆媳關係會很難相處。還有就是媽寶男自己沒有主見,做任何事情都要徵求媽媽的意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抗壓能力差,遇到點事就可能崩潰,這樣你嫁過去註定會受委屈。為什麼嫁人不嫁媽寶男?通常情況下,在談戀愛的時候,這類男人也非常聽從媽媽的建議,如果媽媽說這個女生不適合,那媽寶男多半會選擇和女朋友分手。
  • 「男票是個媽寶男,居然不讓我幫我弟,要分手嗎?」
    你可能會覺得,那扶弟魔是重男輕女,媽寶男怎麼也是了?01.媽寶男的誕生每個養出媽寶男的家庭,一定有一段畸形的親子關係。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談起這種現象也曾說過:這種幼年時期的過度關注,令兒子有和媽媽共生在一起的感覺。「媽寶男」的形成原因重點就在於,他和媽媽是一體的。02.沒有誰天生就是扶弟魔在中國的婚戀市場,有很多潛規則。
  • 「不嫁媽寶男,不娶扶弟魔」:男人有這三個特點,準是媽寶男
    作者:新咖聊情感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相信所有適婚的男女青年都聽過這句話: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在「扶弟魔」這個詞出現之前,每個女人聽到「媽寶男」三個字的時候,後背都會覺得涼涼的。由此可見,這種男人對女人的殺傷力是怎樣的巨大。媽寶男雖然在年齡上可以稱為成年人,但是,他們的心理年齡還是未成年。心理學專家形容這樣的人為——巨嬰,精神上還沒有「斷奶」呢。他們承擔不起一個家的責任,卻仍然懵懂不知地有了自己的家庭,甚至過早地開啟了「父親」這個角色。
  • 佟麗婭新劇《愛的釐米》:扶弟魔和媽寶男,你更討厭誰?
    最近,由佟麗婭和佟大為主演的新劇《愛的釐米》正在熱播中。劇中,佟麗婭和佟大為所飾演的角色是當下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種類型,「媽寶男」和「扶弟魔」。但另一個家庭的母子關係就有些讓人窒息了。佟大為飾演的徐清風從小在媽媽的照顧下長大。表面上,媽媽一直在為他尋找合適的結婚人選。但每一次,只要徐清風跟女方確定了關係,母親總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阻止二人的進一步發展。
  • 「Story」你好媽寶男,我是扶弟魔
    他像是做錯了事的小孩,低著頭一語不發,全程是他媽媽在跟我交流,大體內容是我兒子很優秀,我如何如何培養,你們很適合,以後結婚我們住在一起可以幫你照顧孩子之類的話。他的媽媽聽了我的話,瞬間變臉,語氣不再和藹,說道,那怎麼行啊,你們兩個以後結婚,組建新的家庭,怎麼能這樣呢?她說完,自己也停頓了一下,瞬間理解了我話語的意思,然後憤怒的帶著她的兒子離開了。
  • 老婆是個「扶弟魔」有多可怕?取了扶弟魔可能一生都會被毀
    如今,網絡上有非常多類似於「媽寶男」、「扶弟魔」的網絡詞,很多人在選擇結婚對象時,可以說是非常排斥有這類行為的人,而「扶弟魔」就是指哪些女方家裡有弟弟,等到結婚以後即便是掏空自己的小家,也要給弟弟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很多人便說取了個「扶弟魔」的老婆,那就是毀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