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雜誌封面做得像模像樣的。
所謂的「稿件錄用通知書」,實際上就是張「催錢單」。
東方網11月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在上海市某機關工作的陳先生最近有點煩,在科研單位上班的妻子想參評副高職稱,偏偏差一篇國家級刊物的論文發表。此時陳先生收到一封郵件,是一家中文核心期刊的約稿函,該約稿函表示可以快速審稿,並且下月就可上刊。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根據約稿函的提示,陳先生先進入該家核心期刊的「官網」查詢,還在百度進行了搜索,但是一查竟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僅《教育學文摘》這本雜誌,竟然搜出了七家網站,更有兩家宣稱自己是官網,這到底哪個才是真的?裡面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玄機?
記者展開調查後發現:這七家網站,包括兩家所謂官網在內,居然都是「山寨」的,因為《教育學文摘》這本雜誌壓根就沒有官方網站。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針對評職稱需要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10億元市場,很多不法分子製作假網站、假刊物來牟取暴利,形成了從代寫論文,到審核發表,假期刊製作,到網站查詢等一條龍「產業鏈」。
[假網真容]
「官網」上公開喊著「打假」
論文半天審核後就被「一等獎」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教育學文摘》,果然如陳先生所述,什麼「教育學文摘雜誌社官方網」、 「《教育學文摘》期刊發表官網」、「《教育學文摘》雜誌」等七家打著官方旗號的網站赫然出現在搜索結果首頁。
首先點開了一家名為「教育學文摘雜誌社官方網」、網址為http://www.zhongguojiaoyu.net/的網站。網站首頁的左側就是雜誌的投稿電話與郵箱,還有刊物徵訂的電話,下方是關於雜誌的一些版權資訊。上面列著主管單位為教育部、主辦單位為中國人民大學、協辦單位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信息。網站首頁上還有最新期刊,以及以往期刊的封面導讀。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個「山寨」官網的公告欄裡,第一條就是「關於冒用《教育學文摘》的通知」。通知中寫道:「近期,本刊發現某些非法單位及個人冒用《教育學文摘》名義,通過郵件、電話、書信、網際網路等手段向社會發布徵稿啟事,嚴重損害了我刊的聲譽。在此,本刊嚴正聲明:我刊編輯的《教育學文摘》屬於文摘類雜誌,從未與龍源網等商業期刊收錄公司合作,因此不被他們收錄,僅在中國學術期刊網及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可查詢。我刊每月出版一期,當月收取當月稿件……任何冒用本刊的刊名、刊號的編刊、出刊行為,我刊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落款則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文摘編輯部。
看起來像是一個正牌網站對於外界混亂表達出的憤怒,一般人如果看到這樣一封「有理有據」的打假通告都會相信這個網站是真實的。然而經記者對比發現,在通知中提到的能查詢到期刊論文內容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的諮詢電話竟然和這家「官網」是同一個。難道「中國學術期刊網」就是《教育學文摘》雜誌社辦的?而通知中提到論文可到「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查詢,可是按照規定「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只能查詢刊物的合法性,並不能對內容進行檢索。也就是說,在「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只能查到是否有這本期刊存在,如果大家想要檢索登載在《教育學文摘》裡面的論文,只能上「中國學術期刊網」才行。
為了驗證這個網站是否真的是《教育學文摘》這本期刊的官網,記者依照網站指示,在工作日的上午10:00點撥打了號碼為「010-86750020」的電話,但無人接聽。記者隨即又在當天上午11:00點撥打該電話。電話通了,可是接電話的環境似乎在室外,聽筒中傳來此起彼伏的喇叭聲,很顯然這個電話被呼叫轉移到了手機上。接電話的是位男士,表示自己是《教育學文摘》雜誌社,要發表論文就把文章按網上的郵箱發過來就行,年內仍有版面。
記者找了位教育系統的倪老師,和她要了一篇在其他雜誌上發表過的論文發給了該男子,當天下午5點半發了過去。第二天上午10點多,記者就收到了稿件錄用通知。通知中稱記者的稿件:「經本刊評審專家及編輯審閱,決定錄用。」同時,給這篇論文評了個國家獎項,郵件中提到:「您的作品在全國『創新杯』科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榮譽證書將加蓋中國教育學會及全國『創新杯』科技論文評優活動組委會公章……參評作者若需證書應交付參評費用120元。」通知下方為匯款帳號,收款人為鍾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