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國新春招聘技術型勞務成為香餑餑——
「一帶一路」,走出勞務輸出新熱線
2月26日,我省出國勞務大市南通舉辦第十八屆出國勞務洽談會暨外經人才招聘會,以色列、新加坡、德國等16個國家開出的勞務用工大單,吸引全國近萬名勞務大軍、創業大軍蜂擁前來「趕集」。記者注意到,此次出國勞務大集傳遞新信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取代傳統市場成為新熱線,而且用工也從低端工種向中高端轉型,技術型勞務成為香餑餑。
「一帶一路」成「走出去」熱線
當天上午8點半不到,記者趕到招聘現場時,偌大的人才市場早已被擠得水洩不通。
四十出頭的周國安一大早就從通州區趕來。招聘會還沒開始時,他就站在玻璃大門外翹首以盼。
周國安的手藝是貼瓷磚,在裝修行業幹了十多年。最近,他覺得收入不穩定,聽說國外活多、價高,讓他很是心動。考慮到語言、距離等因素,周國安比較傾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
比周國安來得更早的是河南人史志軍。他告訴記者,3天前從「南通走出去服務網」上一看到這次招聘會的消息後,立馬就從老家安陽坐了13個小時的火車趕來。「南通這裡的勞務輸出全國有名,我的不少老鄉就是從這裡應聘去了非洲,掙了大錢。」史志軍擅長水電、焊接,有一身「本事」,迫不及待想出國闖一闖,這次已在三四家企業的展位前報了名。
記者了解到,本次招聘會是南通在春節後舉辦的首場出國勞務大集,30多家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企業以及7家外派勞務服務中心進場,提供了6300多個海外工作崗位,吸引市內外乃至省外超過萬人前來趕集。應聘成功後,他們將被派往「一帶一路」沿線的以色列、俄羅斯、德國、荷蘭、馬爾地夫、新加坡等16個國家。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給沿線國家帶來無限商機,這些國家勞務需求呈明顯增長趨勢,由此成為我國出國勞務新熱線。」南通市外派勞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嚴如岐估算,到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僅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就超過10萬億美元,給我國勞務 「走出去」提供了新機遇。
技術型勞務越來越吃香
「過去哪怕是名徒工,懷揣一把泥瓦刀就能漂洋過海闖天下。可現在不行了,不是熟練工,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招聘會開始不久,江蘇中瀾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攤位前就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該公司負責招聘的何小紅介紹,根據近兩年國外勞務市場新變化,公司已經將目光瞄準中高端市場。去年,中以政府籤署雙邊協議,中瀾入選全國首批4家對以勞務合作試點企業。同時,龍信集團、江蘇順通、南通二建等3家建築企業通過全球招標評審,獲得以色列住房建設5年資格,4家企業將派出赴以建築工5000多人。
「我們已陸續派出去4000多人,今年6月底前還將派出1000多人。」 何小紅坦言,相對其他國家,以色列的建築工種薪酬較高,年收入可達20萬元左右,但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所有應聘人員必須通過嚴格用工考試,技術過硬才能「走出去」。
技術型工種已成為勞務外派市場的香餑餑。記者調查發現,本次招聘會提供的6300多個崗位中,除傳統的建築工、縫紉工外,網站管理員、財會、汽修、麵包師等需要較高技能和大中專學歷的崗位佔比很高。
「不僅如此,出國勞務還在向更高層面轉型。」南通市商務局局長李玲告訴記者,隨著當前國際經濟格局調整,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越來越受到沿線國家的歡迎,更多的商機帶動我國勞務「走出去」的腳步同步調頻換擋,過去那種靠出苦力掙「洋錢」的方式已為技術型、創業型、投資型等輸出方式所取代。她以南通為例解析說,過去的勞務輸出主要是以紡織服裝「娘子軍」、建築安裝「鐵軍」和遠洋捕撈「海軍」為主的「勞務三軍」,而如今更多是以工程承包、國際貿易、境外投資、園區共建等為代表的「創業大軍」,勞務輸出的人員素質、工作平臺、技術要求都明顯提升,中高端市場正成為「走出去」的主體市場。
放心「走出去」,期盼更多扶助
出國勞務是我省「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越來越多的「勞務大軍」「創業大軍」走出國門,我省「走出去」的足跡已遍布「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
「不過,懷揣夢想出國掙洋錢並非坦途,放心『走出去』亟待政府和社會各方合力護航」。南通市外派勞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嚴如岐提醒說,出國務工要通過正規渠道,選擇有對外勞務合作或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企業辦理合法出國務工手續,謹防上當受騙。
「引導出國務工者『走出去』,不僅要教會他們如何『走得正』,更要扶助他們『走得遠』。」李玲表示,在當好「領航員」「服務員」方面,政府必須走在前面。作為「走出去」熱點城市,南通一直在探路,不僅先後成立了世界通商總會和省內首家「海外創業後援服務中心」,還率先建立了7家外派勞務服務中心,為出國勞務人員提供培訓和權益維護等服務。南通警方專門出臺公安機關服務保障「走出去」十條措施,為在外南通人撐起了 「保護傘」……
「一帶一路」千帆競發,海外創業百舸爭流。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作為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節點的外經大省,必須把握機遇,把地理上的「交匯點」打造成外派勞務和境外投資的「起錨地」,沿著「一帶一路」揚帆遠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積蓄新動能。陳明 賁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