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漠深處的中華文化甘泉 西北師大組織國際學生重走古絲綢之路...

2021-01-15 蘭州新聞網

外國留學生感受敦煌文化

為了讓來華留學生更好地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更好地培育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近日,西北師大組織學校來自巴基斯坦、義大利、韓國、蘇丹、吉爾吉斯斯坦、馬達加斯加等16個國家的40多名來華留學生前往敦煌開展了「重走絲路·探尋中華文明之旅」主題文化體驗活動。

壯麗美景·感受自然奧秘:鳴沙山、月牙泉

沒領略過沙漠的壯觀,就體會不到浩瀚沙海帶來的震撼!不登上鳴沙山,就無緣享受廣闊沙海呈現的壯闊柔美!西北師範大學國際學生們置身於「沙漠第一泉」,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獲得了清澈泉水與漫天黃沙相伴的奇妙體驗。

雄偉壯觀的沙海、精緻靈秀的月牙泉、沙漠中長長的駝隊,都令來自韓國的文細賓驚嘆並沉醉……從山頂俯瞰到月牙泉的景觀時,她感嘆:能在沙漠中看到這一神奇的景象,這一路走得揮汗如雨也是值得的,希望這樣的沙漠綠洲和文化奇觀能更好地保留下去,能讓更多人了解絲綢之路。

絲路訪古·領略邊塞風採:漢長城、玉門關

國際學生們在長城腳下有感而發吟誦絲路唐詩,感慨歷史帶來的厚重感、驚奇於千年來文化與歷史帶來的神奇、傾聽這方土地所記錄的古今中外的對話。置身於巍然挺立的玉門關,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王龍和王明分別為大家滿懷激情地朗誦了古詩詞——《塞上聽吹笛》《送元二使安西》,將同學們的思緒帶到遙遠的古代,領略古人邊塞詩的情調。

舊時戰火經歲月細細淘洗,遺留下面前的烽燧殘垣,在同學們驚嘆於古長城的雄偉氣勢時,西北師大國際合作交流處處長王君朝帶領大家一起在烽火臺前朗誦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涼州詞》,讓大家深入地了解了邊塞故事,體驗了千古詩人的思緒,真正做到了以史育人。

敦煌明珠·觸摸敦煌文化:敦煌畫院

敦煌是一座散發著歷史氣息,充滿著文化底蘊的古城。來敦煌,欣賞它、體驗它、感知它、觸摸它才談得上真正走進歷史。國際學生們來到敦煌畫院,欣賞敦煌壁畫,體驗臨摹壁畫的技巧,畫院李藝老師聲情並茂地為他們講解敦煌的人文地理特徵。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結合自己的體驗,根據畫院提供的畫紙圖樣,描摹、上色,充分發揮個人創意,個個都埋頭創作,沉浸在藝術氛圍中,深度感知敦煌美學的沉靜與美好。來自巴基斯坦的王川同學表示,他已經七八年沒有畫畫了,這次在泥板上畫九色鹿的體驗讓他又撿回了童年的記憶,同時也更深入了解了中國特色的圖樣與風格。

夜光杯博物館讓同學們見識到了夜光杯的真容,夜光杯濃縮著兩千年絲綢之路的文明史,承載著古老的中華文化,它生動地再現了敦煌當時的文化景觀,也讓同學們對於「葡萄美酒夜光杯」有了更加形象的認知。

文化瑰寶·盡享藝術盛宴:莫高窟

作為「文明的十字路口」,敦煌匯聚了東西方多種文化,是中原文化西傳和西域文化東進的必經之地。西北師大的國際學生們走進莫高窟,全神貫注於斑駁石壁上的方寸之間,尋找著自己熟悉的文化元素,驚訝於絲綢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作用。通過工作人員對莫高窟的講解,國際學生們深入了解了敦煌壁畫的歷史價值,在壁畫故事中了解了中國人如何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領略了敦煌壁畫的神秘和美輪美奐。

西北師大國際合作交流處處長王君朝表示,我們學校在培養留學生方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通過實地感受敦煌文化中各種文明的交融以及一批批敦煌人卓越匠心與堅守大漠的家國情懷,讓國際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文化內涵與品質。希望我們培養的來華留學生能成為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向世界講述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耿 睿 文/圖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
    近日,由教育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教育廳、西北大學承辦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辦。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該「聯盟」將闡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歷史信息,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推動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決策支撐。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西北師大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開題
    12月20日,西北師大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戰時期西北國際通道資料整理及研究」開題報告會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寧波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8位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參加報告會。
  • 長安大學留學生的「西遊記」 從西安出發重走絲綢之路
    艾樂在活動中感受中國之美 受訪者供圖艾樂,葉門籍留學生,2014年來到中國,現在是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大三學生。採訪中,艾樂告訴記者,他來中國四年,學會了漢語,交了很多中國朋友,熱愛中國文化的他在學習之餘喜歡旅遊,行走了中國很多城市,暑期參加了「重走絲綢之路」的活動,他更喜歡西安這座城市了。「我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
  • 河西走廊最西端城市,卻是古絲綢之路十字路口,擁有世界文化遺產
    對於河西走廊的印象,可能源於王維的一首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有歷史書上的古絲綢之路。生在南方的我真的很難想像,那會是什麼的情景,滿懷著好奇踏上敦煌之旅。敦煌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十字路口,它有兩個方向,一是往西藏,二是新疆,古絲綢之路是朝著新疆方向前進的。
  • 懶人聽書公益書舟駛向大漠 共聽敦煌之音
    關彥之、羽小白、夙染白、開益、覺覺,五位懶人聽書人氣主播攜周大福優質客戶重走絲綢之路,將2000餘冊圖書、320餘份文具等愛心物資捐往甘肅敦煌七裡鎮鐵家堡小學,改善其閱讀現狀。本次活動得到了漁書二手書、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圖書捐贈支持。明星陳立農、徐百慧也為書舟計劃發聲,號召大家一起關注鄉村閱讀,踐行公益之美。
  • 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古絲綢之路是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近及遠、遠近結合的東西方交流互鑑之路。古絲綢之路的開闢和全線貫通並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它先從局部地區的幾個國家之間規模較小、非連續性的經濟文化交流開始,逐步擴展為沿線許多國家、地區之間大規模、連續性的經濟文化交流。
  • 特殊的校史教育 31名學生重走湖南師大附中辦學路
    原來,這裡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湖南師範大學附中31名學生幹部,帶著他們自己設計的知識搶答賽、創意手工課和戶外遊戲,走進了這所只有三個年級、80多個孩子的山村小學。每年暑期,湖南師大附中都會組織學生幹部進行一次校史教育活動,組織高一學生幹部沿著自1938年至1946年湖南師大附中前身廣益中學為躲避戰亂幾度遷移的路線,走進望城沱市村、衡陽常寧柏坊鎮和永州藍山縣高陽村等地,重走辦學路,激發學生愛校愛國意識。7月13日到7月15日,湖南師大附中的重走辦學路活動如期開展,主題為「不忘初心,傳承使命」,藍山縣高陽小學為本次活動的最後一站。
  • 北侖師生「重走長徵路」、跑男體驗、古法造紙、製作醃菜......
    郭巨幼兒園長江小學學生來到浙江青侖文化基地,開展「重走長徵路,弘揚紅色文化」秋季研學活動。北侖區實驗小學秋季研學活動結合北侖特殊的地理位,走進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梅山校區,探秘海洋文化 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王歡博士給學生們帶來主題為「海洋探秘——蟹王國之旅」的講座。
  • 寧夏雄偉的賀蘭山,廣袤的騰格里沙漠,古老的絲綢之路……
    置身其間,不僅能領略到賀蘭山的雄偉秀美,而且會陶醉於古村落、古遺址原始厚重的文化氛圍中。行至大漠深處,除了金色的沙海,騰格里會給遊客帶來一連串的塞上奇景。在騰格里深處有許多湖泊,遠遠望去,湖邊堆堆鹽囪恰似冰雪,湖面泛著銀光,猶如沙海冰川。
  • Learning Showing Bettering西北師大附中舉辦學生英語展示活動
    為展示國際班學生英語風採,激發國際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2020年7月11日下午,西北師大附中國際部組織開展了2022屆高一國際班學生英語展示活動。西北師大附中副校長荊孝民,西北師大附中國際部主任孫亮、副主任王志強,國際教育服務中心副主任李忠信出席活動,高一部分學生家長受邀觀看了學生展示。
  • 西北師大:「雲」中傳播漢字文化
    6月11日,歷時一個月的「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漢字文化與漢字教學」系列課程在甘肅蘭州圓滿結課。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系列課程涵蓋漢字起源與演變、「六書」與漢字構造、漢字教學方法與技巧、漢字與中華文化、漢字信息處理與在線漢字教學資源等五大主題,通過十二個單元具體講授這五個主題模塊的內容。第一個主題「漢字的起源與演變」於5月14日上線,上線當天facebook與釘釘雙渠道直播課程內容,一小時覆蓋人數超過4000人,播放超1000次。
  • 設在西北大學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原標題:「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10日在陝西西安舉行。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西北師大附中2020年國際班「蘭外」招生簡章
    同時,學校設有專門的海外大學升學指導與國際教育諮詢辦公室,負責與全球各國大學和教育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組織和接待海外校方代表來校進行招生宣講,整理髮布不同國家大學的招生信息,為學生提供海外升學指導和職業規劃諮詢,指導申請文書撰寫和面試,出具和寄送學校官方材料,追蹤學生申請進程和申請結果,協助辦理籤證,給予行前生活和安全教育等服務。
  • 西北師大附中國際班 「蘭外」招生可預約報名了
    報名辦法有意願報名的考生,可掃描報名二維碼報名,或登錄西北師大附中網站(http://www.nwnusch.cn)進入「2020年西北師大附中國際班蘭外學生諮詢預約報名系統」,填寫並提交相關信息。學校將擇機進行雲端諮詢或面試。
  • 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在西北師大舉辦(圖)
    「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北師範大學專家樓召開。  每日甘肅網訊(特約記者 孫海芳)7月13日上午9時,「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該活動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物局、西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主辦,由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西北師範大學《絲綢之路》雜誌社、定西眾甫博物館、武威廣播電視臺承辦。
  • 西北工業大學獲「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立項
    西北工業大學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了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立項名單,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國科協於2016年啟動實施「『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建設,形成了國際科技交流與治理的新機制和新體系。據悉,本次共有434個單位參與申報,最終62個項目入選,通過率14.3%。「培訓中心」項目由西北工業大學申報,與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合作。
  • 文化周刊| 千年古邑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臨高峰會」
    「這是一次文化盛宴,在素有『中華詩詞之鄉』的臨高舉辦,更加豐富了臨高詩詞的多樣性,也豐富了臨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臨高詩詞文化的發展有著進一步重要的推動作用。」臨高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孟倫表示。  古地臨邑底蘊深厚  臨高風土人情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為詩詞創作提供了廣泛的素材和題材,被評為「中華詩詞之鄉」。
  • 陝西省絲綢之路考古中心在西北大學揭牌
    央廣網西安6月10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絲綢之路考古中心6月9日在西北大學揭牌。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方光華等出席活動。陝西省絲綢之路考古中心將統籌全省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考古相關工作,促進絲綢之路考古深入實施。
  • 河南重走絲綢之路勇士凱旋 行程共12000多公裡
    洛陽重走絲綢之路勇士昨凱旋 行程12000公裡   大河網訊 記者 王向前 一個月前從洛陽出發,一個月後歸來。昨日傍晚,行程12,000多公裡,穿越五省(區)的洛陽勇士,走完「絲綢之路(中國段)」後順利返回古都洛陽。
  • 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圓滿落幕 助力漢字文化海外傳播弦歌不輟
    人民網蘭州6月11日電(魏怡)6月11日,歷時一個月的「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漢字文化與漢字教學」系列課程圓滿結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西北師大積極響應泰國華文教育界的倡議,通過在線教育平臺,與泰國華文教師公會攜手合作,為泰國華文教師傳遞漢字教學理念,旨在通過講述漢字起源與流變的故事,探討漢字學習和教學的有效、有趣、有用的途徑與方法,為海外華文教育蓬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