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袁博老師從深圳趕來北京參加第二屆在線工程教育國際論壇。這是一個面向高校老師、討論課程建設及教學方法的會議,正好碰上北京一年中短暫的雨季,悶熱難耐和磅礴大雨交替著來,不少要來參會的老師都被耽擱在了路上。不過,很多學生卻慕名而來,只為一睹電腦屏幕裡的「男神」——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袁博老師的風採。 會議過後,袁老師也抽空接受了我們的專訪,聊慕課,也談最近剛剛推出的清華大學在線認證證書項目。
袁博老師在學堂在線開設了兩門慕課,《數據科學導論》和《數據挖掘:理論與算法》,近六萬人選課學習,還有一萬多人通過edX的平臺選修袁老師的課。平時只是隔著屏幕和學生隔空互動的袁博老師,在線下卻能一眼認出自己的學生,「他們手裡拿著相關的資料,遠遠掃一眼,就知道是我的學生,我對自己的東西還是很敏感的。」 袁老師本人和很多人心中的「理工宅男」的形象相去甚遠。頭髮整整齊齊地二八分,著一身平整的西裝,後背筆挺,西裝後擺的褶子恰好貼合腰身。不管是討論嚴肅話題還是生活小事,袁老師臉上永遠帶著朝氣和活力,自信大方,溫文爾雅。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負美人」,有學生在網上這樣評價袁博老師。說實話,百年清華,大師輩出,好像還沒有人用「美人」來形容一個工科老師。 不過,袁老師的魅力絕不僅是外表,而是課堂上一開口就能炒熱氣氛的語調,處處埋伏表情包的課件,還有出其不意的犀利吐槽。 做老師,做大學老師,做清華的計算機老師,是出身教師家庭的袁博老師兒時立下的志向。「我從五歲就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要去國外學計算機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然後回國到清華教書育人。」袁博老師露出一臉少年驕傲的表情說道,「真的,我真的都做到了,雖然沒有完完全全按照這個規劃。我當初發計劃是去美國,後來去了澳洲,回國到了南國清華,沒在計算機系而在自動化系,不過還是在這個範疇之內,沒有偏離預設的人生軌跡。」 朝著「指點迷津、普度眾生」的價值觀前進,袁老師自然把教學這件事看得非常重。
「教學不是拍腦袋,不是在清華大學當老師、有博士學位就可以把課講好。我的幻燈片上的藍天白雲不是放著玩的,那指的是情懷。教學非常需要情懷,因為這是投入很大,短期回報很小的一項工作。」袁博老師在會議報告的開場白中這樣說。袁老師說,在線教育是一件實現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和促進社會教育公平的事情,同時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促進線下老師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為了線上的近7萬名學生,袁博老師在慕課的製作中投入了極大精力,在內容上下足功夫。在已經上線和即將上線以及規劃中的慕課中,知識的呈現形式越來越多元化,特別是全動畫版本的《數據科學導論》課程,讓人耳目一新。 「深圳經常有颱風過境,容易停工、停業、停課。2016年第一門慕課剛上線,強颱風來襲,連清華深研院都第一次停課,理論上整個深圳乃至廣東珠三角地區,從幼兒園到研究生,所有人都不會去上課,所有的教室都是空蕩蕩的。但我突然想到我可能是深圳地區唯一堅持上課的老師,這就是在線教育帶來的非常直接的影響。」 同時,袁博老師也是慕課平臺中少有的專門講授研究生課程的老師。現有的慕課課程中本科和通識類的課程比較多,而現有的慕課形式,也更適合相對入門級別的知識傳授。但研究生課程就不同了,不僅知識點多,更新速度快,而且更加抽象。 對於這一挑戰,袁老師有自己的觀點:「對研究生來說,知識點的講授並不那麼重要,但教會學生去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種可遷移的技能,不管以後做什麼工作,都會用到的,也體現出研究生教學與本科生教學的本質區別。」 教了幾年慕課,袁老師一直認為,慕課能做的應該更多。「我們其實有清華最優秀的老師和助教,我們有各種高水平的實驗室課題、企業課題,能不能把這些元素都融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在線學習的效能?」 今年六月,清華大學推出首批在線認證證書項目,其中數據科學認證項目的六門課中,袁老師親自操刀了三門,並參與了整體項目的設計與運營。 為什麼選擇這六門課,袁老師解釋說:「知識需要有體系,從開始的認知類課程,過渡到算法類的專業課,再到系統類的課程,進而延伸到屬於計算機和藝術的交叉學科的數據可視化和以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職業素質課程。不僅講授基礎概念、核心算法,還為學員系統闡述數據與人和社會的關係,構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另外,在專業實踐環節中設置了三種類型,既可以與教師所在實驗室合作做課題,也可以參與企業課題或者自擬題目,充分滿足不同背景學生的學習訴求。」 與傳統的慕課相比,證書項目最大的兩個特點一是提供定製化的服務,類似於VIP小班;二是線上線下結合,包括專業實踐環節。「有的東西光看不行,得動手做。」作為工科系的老師,袁博老師非常看重實踐操作,「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以致用才是教育的完整架構。」 數據科學認證證書項目六門課程的四位授課老師都有計算機專業背景,但又有各自的方向。袁老師介紹道:「有的老師後來學了法律專業,從事數據倫理和智慧財產權。因為數據科學並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只是寫算法和編程序。數據和人及社會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對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與變革是同等重要的研究層面,而且我們希望在教育中做到文理交相輝映。」 同時,看似是四位老師在臺前授課,其實背後有一個很大的支持團隊。以助教團隊為例,所有助教都是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的碩士或博士研究生生,有的連續獲得過學堂在線的「優秀助教」稱號,還有清華大學數據科學最高獎學金的獲得者以及清華大學的校級優秀畢業生等。 數據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袁老師也著重提到了數據科學認證項目特有的企業合作模式。「我們的合作企業會設計一些課題,如果學員完成得很好,很有可能會得到企業的青睞。如果是在職的學生,實際工作崗位中可能會有一些相關的問題,正好可以拿過來作為實踐課題。同時,我們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包含教師指導委員會和企業指導委員會在內的管理機制,通過培養過程的系統化和正規化,確保最終的培養質量。」 袁博老師是天生的演說家,聊起課程項目侃侃而談,想提問都得見縫插針,很多問題還沒來得及提,就已經被回答了。說著說著,袁博老師還不忘打趣一下筆者:「怎麼樣,你也來報個名體驗一下數據科學吧?」
說到不少學生把認證證書在社會上的認可看得比課程學習自身更重時,袁老師這才露出一個「過來人」的神情說,「我理解學生們會很在意這些,但是最後他們都會意識到,無論你學什麼方向,做什麼內容的研究,都會對將來有積極的影響。如果一個人非要看到現實的收益才肯付出努力,結果往往是一事無成。」作為周圍人眼中的「神童」和當年的少年大學生,正如袁老師所說,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從小就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並一條道走到底。大部分的人在發展中都會面臨很多選擇、很多機遇,這時候我們需要具備的應該是那些可以遷移的技能和能夠為自己打開更廣闊職業發展前景的知識。 如今,數據無所不在,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和利用已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雖然數據科學需要一定的計算機基礎,但它的普適性很廣,對於各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適用,也為想進入其他行業的人打通了道路。 「數據科學是可以嫁接很多行業的,而且不像普通的程式設計師,不用怕被年輕人淘汰。對於做數據分析的人而言,經驗很重要,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錢的職業。而且有了數據科學的基礎,可以拓寬你的職業發展空間,給你增加很多選擇,例如你可以去金融領域發展,也可以涉足健康行業等。」 「賈伯斯說過,人生中有很多點,事先並沒辦法把它們連上,也不知道將來有沒有用,但是回過頭看往往就發現它們有著內在的聯繫,也正是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點讓我的生活與眾不同。因此,我們要相信每件事情、每份工作、每一次學習都有它的價值,要善於發掘自己的天賦,永遠抱著積極的態度去對待遇到的每一件事,不要過早失去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以及探索並改造未知世界的勇氣。我希望自己能夠做點燃學生心中火焰的那位老師,雖然我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我相信,星星之火,必將燎原!」這是袁博老師在大會報告上的結束語,也是對他十多年來在清華教書育人工作最好的注釋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