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造紙:從一家企業到一座城市的轉型路標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2日電(財經頻道記者 王槊)日前,由安徽天象集團與臺灣龍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所建的年產36萬噸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一期工程在安徽淮北正式投產。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孔令發稱,此項目投產後,天象龍盟將成為全球首家規模化量產石頭紙企業。與此同時,這也是淮北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探尋轉型之路過程中的一次重要嘗試。

  石頭紙:「合成紙」概念的老樹新花

  資料顯示,石頭紙最早被稱為「合成紙」,是由石灰石中的碳酸鈣成分與塑料成分合成所得。「合成紙」的概念上世紀60年代首次出現在日本,之後德國、法國等西方國家也均有生產。我國至70年代開始對「合成紙」進行技術研發,並很快被應用到造紙和塑料薄膜生產企業中。相對於木漿紙,石頭紙具備防水、防腐、防蟲蛀、不易燃、堅固等特點,且由於其不使用植物纖維,不用砍樹、不需加水、加酸、加鹼、漂白和排廢,因此降低了對環境的直接破壞。但同時,合成紙也存在塑料成分含量過高,不易降解等因素,因而至今並未獲得大量推廣。

  臺灣龍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許船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和早期的合成紙相比,天象龍盟生產的石頭紙中碳酸鈣含量已經達到了70%以上,塑料成分大為減少,加之可降解材料的使用,降解已經不再是最大的問題。許船柏同時承認,石頭紙最好的回收方式還是回收到製造工廠。如果全部回收到工廠,重新生成紙張時不需添加漂白劑、螢光劑和強酸強鹼,所以不會造成二次汙染。而如果不送回製造工廠,「自然降解期可能為五六個月」。

  在項目投產儀式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天象龍盟董事長孔令發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此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全部生產線安裝調試和試運行,預計3年內石頭紙年產量達到36萬噸,5年內增加到年產100萬噸。但他同時也表示,100萬噸對於全國的用紙量而言也只是很小的一塊份額。許船柏也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強調,石頭紙的目標並非為了全面替代傳統的木漿紙,這也不可能實現。例如衛生紙、面巾紙以及一些特定用途的紙等都是石頭紙無法替代的。他表示,如果石頭紙能在文化用紙中佔據20%左右的份額,就已經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了。

  淮北市轉型的重點項目

  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為安徽天象集團與臺灣龍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所建,計劃總投資3.6億美元,是當時淮北市乃至安徽省引進的單體項目最大、後續項目最多、技術含量最高的臺資項目。安徽省副省長黃海嵩、中共淮北市委書記畢美家、淮北市市長牛弩韜等多位安徽省和淮北市領導出席參加了項目的投產揭幕儀式,可見淮北市乃至安徽省對此項目的重視程度,也由此折射出淮北市對城市轉型的熱切期盼。

  建國以後,淮北市就始終作為一座煤炭資源型城市存在,建市50多年來累計生產原煤7億多噸。據報導,2008年,煤電產業增加值佔淮北市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0.8%,佔GDP比重達37.4%。然而隨著煤炭資源的過度開採日益枯竭,加之金融危機影響,淮北市賴以生存的煤炭資源加工產業受到沉重打擊,直接影響到淮北市財政收入的增長。2009年3月,淮北市被確定為國家44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除了將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外,轉型也成為淮北市不得不面對的歷史課題。

  在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揭幕儀式前的發布會上,淮北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楊軍便表示,淮北作為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正在積極為轉型之路做種種嘗試。楊軍介紹,目前淮北市正積極探尋新的發展出路,例如利用採煤導致形成的塌陷地而出現的湖泊和溼地打造溼地公園等生態項目,還有食品加工、釀酒,以及造紙等工業項目。在天象龍盟的投產儀式慶典上,中共淮北市委書記畢美家再次強調了轉型對於淮北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是淮北市轉型過程中的一次重要嘗試。

  天象集團:中小型房地產商的綜合性蛻變

  在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背後的安徽天象集團無疑十分引人注目。天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7年,初期以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身份進入人們的視野,其地產項目遍布安徽各地。而後天象集團逐漸涉足工業、教育、商業管理、旅遊開發、國際貿易、能源產業以及文化傳媒等多方面業務,隨著近期收購了蕪湖造紙廠,又一躍進入造紙行業,成為一家涉足項目範圍十分廣泛的綜合性企業。

  問及從單一房地產開發企業進入造紙行業的原因,天象龍盟董事長孔令發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淮北是個資源型城市,資源有限,需要進行轉型,淮北的企業同樣需要轉型。在孔令發看來,企業做事要有預見性。房地產行業雖然利潤豐厚,但也要看對象。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很難再有那麼多房地產商存在。對於一些大房地產商而言,可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對於天象這樣的中型房地產商,可能要面臨市場空間被壓縮的尷尬。

  孔令發稱,作為一家中型房地產商,未來出路在哪,是企業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天象做了戰略思考,尋找突破點,尋找符合國家產業走向和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所以最後選擇了環保紙行業,並把它定位為企業轉型的關鍵項目」。孔令發說,在過去的企業介紹中,天象集團是「以房地產為主,以教育和工業為兩翼」的企業;而現在,則變成了「以新興工業為主,以教育、房地產為兩翼」。

相關焦點

  • 臺南企業顛覆傳統造紙方法 改用石頭造紙(圖)
    臺南市長李孟諺參觀石頭如何變成紙張的過程。(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龍盟科技利用石頭造紙的科技,減少資源浪費及對環境的破壞,被視為是未來造紙工業新潮流,臺南市長李孟諺也專程拜訪,強調為活絡臺南產業經濟,市府依據產業創新條例積極提升市政府服務效能,協助民間投資開發,為市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 當磐石變成柔紙 論石頭造紙的利與弊
    引言:石頭紙因低碳環保而受到人們的追捧,企業紛紛投巨資建生產線。節能、環保、低碳、高效益的石頭紙成了眾星捧月的對象。然而,專家提醒,石頭造紙技術仍有待改進,造紙過程中對石灰石資源的需求,以及使用後的回收問題都需要企業全面考量,「石頭紙」真正普及尚需時日。
  • 全球首家量產石頭紙企業正式投產
    日前,年產36萬噸的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一期工程在安徽淮北正式投產,成為全球首家規模化量產石頭紙企業。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石頭紙」本土造的概念。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業有限公司的中國首條量產石頭紙生產線也首次對媒體及公眾開放,讓人們近距離了解「石頭紙」製造生產過程。
  • 商界木蘭閆秋玲 顛覆傳統 創石頭造紙神話
    濟寧恆盛紙業公司成立於2015年11月,是中國首家以環保合成紙(石頭紙)及紙箱的生產、銷售、技術研發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中心。企業技術真正實現了山石資源利用的轉型升級和造紙產業的重大革命。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大眾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都曾做過專門報導。並被認定為2018年度濟寧市高新技術企業。
  • 石頭能造紙?嘉祥倔老頭用10年時間研發出「石頭紙」
    外觀與木漿紙相似,撕不壞也不怕水  10月13日上午,記者走進了濟寧恆盛紙業有限公司,石頭造紙的生產車間坐落在半山腰上,背後便是一座石頭山。車間裡傳出機器運轉的聲音,呈現在眼前的是兩臺不同類型的造紙機器,在一臺高十多米的造紙機器上,大約寬一米的石頭原紙如同白色「瀑布」般傾洩。  「石頭紙」從外觀上看與木漿紙沒有明顯不同,但用手摸上去,有一種塑料的感覺,而且韌性很強,用力拉扯不會撕壞。在車間內的產品展示臺上放著由「石頭紙」做成的包裝袋、印刷材料等成品。楊殿寬將自己水杯內的水倒在了印有練習題的紙上,沒有任何浸溼的痕跡。
  • 山西煤企轉型環保項目 石頭紙產品受國際青睞
    等待出口美國的石頭紙。 宋旭騰 攝中新網晉中11月5日電 (範麗芳 宋旭騰)「2016年,我們生產的石頭紙系列產品向伊朗出口了200噸,2017年向智利銷售40噸,今年美國和加拿大訂購了300噸。」轉型是近年山西眾多煤炭企業面臨的課題之一。「十二五」期間,該集團經多方考察調研,引進年產12萬噸的環保石頭紙轉型項目。石頭紙以碳酸鈣及煤礦開採附屬品煤矸石等為主要原材料,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擠出、吹製成型。這一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不僅幫助山西煤炭企業轉型找到方向,其產品石頭紙還遠銷海外。
  • 建國70年 商界木蘭閆秋玲 顛覆傳統 創石頭造紙神話
    濟寧恆盛紙業公司成立於2015年11月,是中國首家以環保合成紙(石頭紙)及紙箱的生產、銷售、技術研發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中心。  企業技術真正實現了山石資源利用的轉型升級和造紙產業的重大革命。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大眾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都曾做過專門報導。並被認定為2018年度濟寧市高新技術企業。
  • 與傳統造紙工藝相比,造石頭紙不用水和木材,生產過程不產生廢水...
    提起石頭造紙,技術員王旭楓驕傲地說。  生產石頭紙的公司位於平遙縣,石頭紙的生產源於我省對資源轉型利用的思考。在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是煤炭企業長時間面臨的課題,石頭紙的生產就是將礦產資源用無汙染的方式進行加工。  公司常務副總閆林虎介紹,石頭紙是以儲量大、分布廣的石頭為主要來源,以高分子聚合物為輔料,利用高分子改性的特點,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後,擠出、吹製成型。
  • 造紙行業常識 石頭是如何製造成白紙?
    從東漢發明家蔡倫總結前人的經驗,用樹皮、麻屑、碎布、破漁網等原料製成「蔡侯紙」開始,到東晉人張茂用竹子造紙,再到19世紀末,以木材為原料的機器造紙業迅速發展,造紙的原料一直離不開植物纖維,且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用水。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造紙企業每生產一噸新聞紙,大約需要3.1立方米木材、相當於17棵成年的大樹,並要消耗100立方米的水。
  • 安徽淮北脫胎換骨般的變革:敢叫石頭變成紙
    歷史翻過新的一頁,進入「十二五」,淮北正在致力於一場脫胎換骨般的變革,比如,敢叫石頭變成紙!淮北要打造一張用石頭造的「紙」名片!最重要的是,這個實驗成功了,石頭造紙的項目投產了!     如此膽魄豪情讓外界側目。然而,淮北人不會忘記從烏金之城到石頭造紙間的短暫沉淪:2009年,煤炭資源的枯竭,使得淮北一度被列為國家級資源枯竭型城市。
  • 四合當鎮碳酸鈣造紙(石頭紙)
    項目承辦單位:凌源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項目建設地點:凌源市四合當鎮  項目背景:石頭造紙又稱「陶瓷」造紙、無機物造紙,其產品稱為石頭紙、納米石科紙、無機物紙等名稱不一,被譽為繼漢代蔡倫發明造紙技術以及「林紙一體化」、「草漿造紙環保模式」等造紙技術後的一次技術革命。
  • 全國首個石頭造紙項目落戶安徽 普及仍尚需時日
    不過,記者昨日從省環保廳獲悉,全國第一個「石頭造紙」項目,從石頭到超細粉再到紙張,這條由方解石派生出來的完整產業鏈,將在淮北市變為現實。 記者 俞寶強  時間:預期10月份可以試運營  每到逢年過節,許多人都會給親朋好友送上精美的賀卡,但精美的賀卡在帶去美好祝福的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木材資源,我國每年都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木漿。
  • 西純環保:造紙企業環保管家
    汙染排放逐步提標,企業面臨環保壓力 近年來,國家啟動了多項環保整治行動,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水源地專項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汙染治理。 環保提標升級和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不少企業面臨汙水、廢氣處理難和處理指標需要提高的問題。
  • 安徽淮北一環保石頭紙項目正式投產
    新華網合肥2月18日電 18日,計劃年產36萬噸環保「石頭紙」的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項目一期工程在安徽淮北正式投產。  該環保紙項目一期工程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段園鎮工業集中區,由安徽天象集團與臺灣一家公司合資建設完成。
  • 東莞市年內督促28家造紙企業轉型升級 實施「一企一策」
    為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企業治汙水平,助推打贏治汙攻堅戰,東莞市堅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逐一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壓實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全面推進環保專業基地整治、造紙行業整治、零散工業廢水行業整治、金屬表面行業整治、全市汙染企業整治等五大專項整治工作。主要做法如下:一是開展環保專業基地整治。
  • 湖北省造紙行業2019年運行情況暨重點生產企業
    為凝聚綠色發展共識,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並制定《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要求全省造紙行業發展要傾向環保工程項目建設,大力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堅決淘汰產能落後、汙染較大企業,同時,要加快產品結構和原料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全力推進將傳統造紙工業向現代綠色造紙工業轉變,降低資源消耗,將汙染排放降到最低值。
  • 廣東雲浮市街區全景,一座依靠石頭發展起來的繁華小城市
    在廣東省的雲浮市,相信很多來廣東的打工的外省人並不知道雲浮這座城市。但是在兩廣地區的人應該會聽說過,其實雲浮作為廣東一座並不出名的小城市,低調而沉穩是它的特性。正是因為雲浮市的地從這座城市的很多高樓都是最近建造的,但是從城市郊外的崇山峻岭可以看出,雲浮是一個以低山丘陵地勢市,也是一座石頭山為主的城市。
  • 安徽淮北新興產業產值欲破500億 石頭紙項目領銜
    發布會現場  中新網6月2日電(財經頻道 王槊)日前,安徽省淮北市政府攜安徽天象龍盟環保紙業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淮北市的轉型發展情況及天象龍盟開發的環保石頭紙項目淮北市委書記畢美家在會上表示,到「十二五」末,淮北市新興產業產值將突破500億元。  據介紹,作為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淮北市開始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路,並設定了由單一煤電行業向多元產業轉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傳統商業向現代商貿服務業轉型、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轉型、工礦型城市向山水生態城市轉型的轉型目標。
  • 昔日全村古法造紙 今只剩一家苦苦支撐
    古法造紙這項傳統手工技藝是從漢朝流傳下來的,北張村人祖祖輩輩都是造紙戶。  古法造紙因紙漿的原料取自楮樹皮(俗稱構樹皮),所以這種紙被稱作楮皮紙。2008年,楮皮紙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全村曾經四千多戶的造紙作坊,然而,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工造紙的需求越來越少,村民們收入越來越少,村民們之後轉做他行,只有兩三戶人家還在堅持手工製紙,張逢學一家便是其中之一。
  • 黑色煤矸石變白紙 山西環保石頭紙出口美國加拿大
    【解說】11月15日,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海內外僑界青年參訪山西平遙古城,當地的一處環保石頭紙廠令他們嘖嘖稱讚。  該石頭紙廠是由煤炭企業轉型而來,石頭紙以碳酸鈣及煤礦開採附屬品煤矸石等為主要原材料,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擠出、吹製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