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男人行走社會、欲成大事的一門必修課,從古至今,無不如此。一個做人成功的男人,必定容易受到他人認可與喜歡,成大事也會事半功倍。以下以結合孔子《論語》中的學說,分享男人成大事的五大做人絕學!若能悟透,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男人想成大事,能力不是唯一,掌握這五大做人絕學,才能少走彎路。
做人絕學一:男人,不可無志氣
原典: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釋義:孔子說:「三軍的統帥可以被奪取,但男人的志氣卻不可被奪去。」
啟示:所謂「志」,即成大事的目標;所謂「氣」,即一鼓作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男人慾成大事,在做人上,就不可無「志氣」。現實生活中,很多男人的能力並不低,但卻很難成就一番大事業,其原因往往就在於其做人沒有志氣。胸無大志的男人是不可能成大事的,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已經決定了他的地位,男人只有朝著自己樹立的偉大目標,一鼓作氣、奮發向上,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
做人絕學二:男人,需「內智外愚」
原典: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釋義:孔子說:「我和顏回說了一天的話,他從不違背和質疑我,看上去非常愚笨。但我在之後注意觀察他的情況,卻發現他對我所講的話非常善於發揮。顏回絕對不是愚笨之人!」
啟示:做人,能成大事的男人,往往「內智外愚」,不顯山露水,不賣弄聰明,表面上看上去很愚笨,內心其實很聰明。對此,一句俗語說得非常生動:「面帶豬相,心頭僚亮。」做人內智外愚對男人成大事是有很大幫助的,它能讓男人在取得一時成功時不驕不躁,積極進取;能讓男人在失敗時不失去奮鬥的力量,不自暴自棄,是男人成大事必備的一項做人絕學。
做人絕學三:男人,必須講誠信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說:「人如果不講誠信,沒有信用,不知道他靠什麼立身處世!」
啟示:做人講誠信,是樹立個人良好形象的關鍵,也是男人成大事必須具備的做人絕學。不管你的能力有多麼突出,都不要將能力當成唯一,做人一定要講誠信,不要輕易承諾,可一旦承諾,就必須兌現,即所謂「言必行,行必果」是也。
做人絕學四:男人,切勿耍小聰明
原典: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釋義:孔子說:「一群人圍在一起,說話從不涉及道義,卻喜歡賣弄自己小聰明,這樣的人很難教導啊!」
啟示:男人想要成大事,能力不是唯一,反而是能力越突出,在做人上越不能耍小聰明。耍小聰明會給男人帶來兩種禍端,一是樹大招風,容易招人猜忌;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導致做事不能成功。耍小聰明能使男人得意於一時,獲得心理上一時的滿足,但終究還是弊大於利,無益於男人成大事。
做人絕學五:男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吃幾兩乾飯
原典: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釋義:孔子讓弟子漆雕開去出仕當官,漆雕開卻說:「我對做官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十分高興。
啟示:在這裡,孔子因何高興?他高興不是因為漆雕開不去做官,而是高興漆雕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現在還不適合當官,還不具備當官的能力,知道自己能吃幾兩乾飯,孔夫子因此而高興。男人慾成大事,自然要胸有大志,但做人還是要有自知之明,要腳踏實地,夢想或目標可以宏大甚至偉大,但在實力不具備時,還是潛心提升實力為主,萬不可好高騖遠。(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