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集齊6枚印章可當光榮小旗手
升旗儀式現場,曹嘉華當護旗手(左一)。 普陀團區委供圖
據《青年報》報導,自8月中旬起,每周日上午,全市有16個點分別舉行「國旗下成長」上海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
普陀團區委為每位參與者精心準備了「國旗下成長護照」,參與一次,就能敲1枚印章,集齊6枚就有機會成為光榮小旗手。上周末,在上海顧正紅紀念館舉行的升旗儀式上,護旗手曹嘉華就是第一個集滿6枚印章的學生。
第一次當護旗手既開心又緊張
在下了整整一夜雨後,上午8點半,雨暫歇,顧正紅紀念館的紀念廣場上,六名護旗手護衛著五星紅旗,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走到旗杆前,將五星紅旗交到了升旗手手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來自金鼎學校等60多名學生及其家長,共100餘人參與升旗儀式。
在六名護旗手中,排在女生第一位的曹嘉華有些特別,她是第一個以6枚印章「召喚」護旗手身份的少先隊員。
原來,在8月13日舉行首場「國旗下成長」上海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時,普陀團區委就為參與者精心準備了「國旗下成長護照」,參與一次,就能敲1枚舉著國旗的「普小陀」表情印章,集齊6枚就有機會成為光榮小旗手。
在寶山區上五年級的曹嘉華是從奶奶處得知這一升旗儀式的。每周她都要來普陀區看爺爺奶奶,由於奶奶家離紀念館步行只有5分鐘,第一次升旗儀式就是她一個人去參加的。爺爺老曹說,孫女回家後就像被「吸住了」,說以後每周日都要去參加。
翻開曹嘉華持有的活動護照,青年報記者看到,每一次敲的「普小陀」表情印章顏色均不相同,還有日期標註,如「2017·8·13」「2017·8·20」等。
為了成為合格的護旗手,前天,曹嘉華穿上校服,戴上紅領巾,和爺爺一早7:40就到了顧正紅紀念館,出旗的地方離旗杆大約30米,曹嘉華左手拉著國旗,放至腰部,聽到「出旗、敬禮」後,大家統一步伐,一起走向旗杆。他們一共練習了兩遍,當正式出旗時,曹嘉華還是有些緊張,「畢竟現場那麼多人都看著你,不能出錯,要展現出自己最好的狀態。」
在曹嘉華的學校裡有國旗班,升旗手和護旗手都是固定人選,每周一升旗儀式上看到他們,總是很羨慕。昨日自己第一次當上護旗手後,拿著紀念證書和護照的曹嘉華特別開心。
集章當小旗手讓孩子有參與感
因為升旗儀式不少是以專場形式呈現,讓每周都準時報到的曹嘉華有了不小的收穫。她印象最深的是9月10日教師節專場和9月17日歡送新兵專場。
教師節專場上,她通過老師的發言知道了教師這一職業的辛苦與不易。在新兵專場,聽到兵哥哥代表說:「我們應徵入伍,正式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員,為此我感到十分榮幸和自豪。」她才真正體會到保家衛國的榮耀,「我覺得這樣的升旗儀式和學校裡的完全不同,能了解更多愛國情感。」
爺爺老曹也覺得,對於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這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升旗儀式結束後,很多青少年還參觀了顧正紅紀念館,這又體現了另一種愛國主義教育。
據團市委介紹,按照計劃,自8月13日起到今年年底,每周日上午,各級共青團組織都會在紅色教育基地、城市公共空間、主要商圈、青年中心等諸多城市地標舉辦升旗儀式,通過儀式性教育和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導青少年增強國家觀念、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推出「國旗下成長護照」是普陀團區委配合活動推出的特色舉措。團區委表示,如今他們一共發放了600多本護照,每場升旗儀式都要蓋上上百個章。
護照集章做光榮小旗手,既體現了公開招募旗手的社會化運作,同時也是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升旗儀式,「即使是做一名觀眾,也通過護照和集章有儀式感和參與感,而不是 『過路式』的參與。」
團區委透露,前天升旗儀式上,又有一名學生集滿了六枚章,將在下一次國慶當天做一名光榮的護旗手。同時小旗手也有「進階」,成為一名護旗手後,再集滿六枚章,就能成為光榮的升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