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岸雲沙
以前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我們這一代,男女平等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男孩女孩子都可以進入學校讀書。
我還記得剛上初一時,三奶奶家有個寡居的親戚來她們家小住,我去玩的時候,那個老人家問我,男的女的是不是都在一個屋子裡上課、睡覺?我告訴她,在一個屋子裡上課,不在一個屋子裡睡覺。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是個笑話。可見那時候老年人是多麼封閉。
自古以來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關係最難處。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都有理。兩個女人各執己見,各抒其理,最難做的還是那個丈夫,左右都落不了好。會做的兩邊糊弄,不會做的,雞飛狗跳。
以前的觀念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所以好歹過日子,鬧架當飯吃,糊塗著也就過了。
到了我們這一代,都學會自由戀愛了。媒人只是個擺設。兩情相悅,私定終身,父母就算是萬般地不舍,千般地不願,也只好遵從於孩子的意願,就那麼心不甘情不怨地接納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每個人的心性都是不一樣的,難免就會有摩擦。磨擦來時,才顯出那個丈夫的重要性。再怎麼說,娘只有一個,換不得;媳婦雖然也只有一個,可以隨便換。所以離婚率居高不下。
以前的婚姻還講究個門當戶對,到了現代,什麼都不講究了,只講究兩個人的感情,可是誰會想到有一天,最靠不住的還是感情。兩個人再兩心相悅,也抵不過那個生你養你的人對你的愛。所以如果婚姻不被父母祝福,遲早都會出問題。
沒有人會為了愛情不要親情,沒有親情溫暖的愛情不叫愛情,那只是一種自私的佔有。我們都是社會人,社會關係就象一張網,把我們牢牢地粘在一起,而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我們最親的人。有時候可能就會象刺蝟一樣,離得越近,傷得越狠。
我一直有一個觀念: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婚姻。尤其是那些外嫁的女孩,遠嫁後,所面臨的林林總總,會遠超乎她的想像。在婚前,每個女孩子都會在自己擬造的氛圍裡,想像婚姻的浪漫,但一旦步入殿堂,蜜月期一過,生活醜陋的具象便紛沓而至,陳明在面前。
有句話說的好:「女人遠嫁,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場再生。」一個女孩子為了所愛的人遠嫁,是一種超偉大的放棄,她不但和自己先前的親人形同陌路,還要面對冷漠、輕視和無盡的落寞。現實雖然這樣,但依然有不少女人們在遠嫁中堅強地前行。
無論是身邊的朋友,還是道聽途說的故事,那些婚姻失敗的例子,無一不與此有關。
一般來說,女方家庭還起不了多大的主導地位,畢竟女人是要嫁出去的,真正相處的還是男方的家庭。當不被祝福時,那種接受就已經被打了折扣,任何的行為與決定或者說語言都是有磁場的,也許不知不覺中,就傷害了婚姻中的人。
也許這就是一切家庭矛盾的起緣。
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一次,也許一切都會有所不同。
當你活到一把年紀後,當婆婆漸老,而你也終於到了那一天,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你會發現,很多事,真的沒什麼大不了,接受不接受都不重要,最重要還是那個身邊的人,他一如既往地愛著你。
這其實是個有點矛盾的怪圈。年輕時,婆婆在丈夫的心裡是最重要的,年老之後,更加重要;然而多年婚姻成親情,婆婆與老婆再沒有可比性。所有的比較都是因為年輕時,分別心太重而已。也許真的沒有是非。只是每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
每個女人都知道,天底下最傻的一道題就是:當母親與妻子都落水時,你會先救起誰?無論是從感情還是道德的天平上,你要選擇的永遠都會是母親。就算是女人也會願意作出犧牲,讓男人做出這種選擇。
而實際上,真正與你同甘苦共患難同坐一艘船的還是你老婆。
無論你和誰生活在一起,你都需要一個人與你一同走天涯。
所以,女人千萬別傻到讓男人做選擇題。而男人也不要糊塗到不知道女人想什麼。
男人,如果你真愛一個女人,請選擇坦然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