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期刊》上曾刊登一篇Marcus Richards博士的研究報告指出,新生兒的出生體重,會影響寶寶長大後的認知功能,體重不足的嬰兒,大腦發展可能會受到限制,有可能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此前國外有一研究學會也曾做過相關的研究,且宣布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對數千名同年出生的寶寶的追蹤調查顯示,新生兒出生體重,對日後的智商有所影響。
之所以有此結論,重要的一點就是體重是衡量寶寶嬰兒期成長狀況與營養狀況的重要體現,同時寶寶體重越大,腦容量也會相對越大,長大以後也就會更加聰明。
但是研究學會也有同時指出,這種現象並不是絕對的。我們都知道生產過程是一個產婦經歷"鬼門關"的過程,一旦胎兒體重過大,生產難度也會隨之增加,且寶寶自身也會有各種疾病的誘因。
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飲食不均衡營養、或者特地餓肚子、挑食等就會造成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偏低,孩子出生後體質和反應能力也會有所影響的。
但是如果孕期不加以控制,隨意進補的話,則會導致寶寶出生時體重過大,不僅生產危險,寶寶也未必健康。
此前,就有一個朋友,夫妻雙方都比較喜歡孩子,結婚多年一直沒有懷上,後面孩子終於久盼而來了,朋友怕孩子營養不夠,拼命地進行食補,加上自己也很喜歡甜食。
最後,生產過程中大出血,經歷了九死一生好在最後母子平安,生下了足足九斤的寶寶。
本來是一件全家歡慶的喜事,哪知道醫生一番話將他們的喜悅幾乎全部摧毀"產婦妊娠糖尿病嚴重,這個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產後飲食要極為注意,控制飲食才能避免復發。
而孩子存在新生兒肥胖的問題,目前各項指標都不理想,後續餵要好好規劃聽從醫囑,否則後果很嚴重。"
本以為生完孩子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誰知道由於自己的無知,要付出幾年甚至是一生的時間去償還,後悔不已。
所以說,與其說新生兒的體重決定了智商,倒不如體重決定了健康。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出生後,醫生會做各種評估來評定新生兒的健康程度,比如阿氏測評等都是基本的健康評判標準,其中體重和身長等項目都是極為重要的。
那新生兒的體重與健康又有什麼關係呢?
1、體重過低的新生兒
一般來說,早產兒由於孕期時間短很多時候體重都是偏低的,或是身體虛弱的孕媽媽生產的寶寶體重也是偏低的。
這一類型的寶寶一般免疫力比較低,且由於體重過低,身體的很多器官可能發育未完善,生病的機率也會隨著加大。
除此之外,低體重新生兒後期更需要家長的照顧,否則身體素質、身高等都有可能更不上同齡人。
即使孩子出生時體重偏低,如今的生活和醫療條件改善了,只要家長用心照顧孩子還是可以恢復的,家長也不必過於憂心,重點是孩子後續的照顧和營養要到位。
2、體重過大的新生兒
胎兒過重的孕媽媽,到了孕晚期很大可能會受到孩子的壓迫從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同時孩子的後期發育也會受到限制,嚴重威脅母嬰健康。
超重新生兒一般無法順產,一方面是容易導致孕婦下體撕裂,另一方在順產的過程中極容易發生窒息和骨骼損傷,孕婦發生難產、大出血等生育危險的概率也很大。
很多人認為新生兒越胖越好,但其實根據健康的評測標準來講,適合體重一般來說5斤左右的新生兒,體重才算均衡。
均衡的體重說明孩子的發育剛剛好,不超重也足夠健康。這樣的體重在保證了寶寶身體發育健康的前提下,也不會給產婦帶來過大的危機。
所以,備孕或者已孕的準爸爸準媽媽們孕期的進補關鍵不在於量的多少,而是營養的種類和充足。孕期進補不可少,但切忌盲目進補,謹遵醫囑才是最健康的操作。
想要靠添加體重給孩子增添智商,還不如先保證孩子的健康。寶寶的智力不可能說只受體重的影響,父母雙方智力的遺傳因素、後續的教育學習鍛鍊等都對寶寶的智力有很大影響。
家長與其盲目地追隨,倒不如在孕期中,多進行有效的胎教,合理飲食。孩子出生後,從小多培養孩子勤思考,多動腦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