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5月28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日前,紐西蘭奧克蘭警局開設了一個中文班,為工作中需要用到中文的警員提供中文學習的機會。
據了解,該中文班由奧克蘭警局發起,由華社服基金會免費提供中文教師。中文班全稱為《中國語言文化培訓班》,課程為期十周,每周授課兩個小時。奧克蘭地區的警員都可以免費報名參加,最佳學員還將得到奧克蘭地區指揮官Karyn Malthus的嘉獎。
在電影《不見不散》當中,男主角葛優教美國警察學中文的場面令很多人印象深刻。在紐西蘭的現實當中,警察是不是也這樣學習呢?
據該中文班的發起人,奧克蘭警局的亞裔聯絡官Jessica介紹,這個中文班的初衷是讓警員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懂得華人的思維方式,從而在日常工作當中,更妥當有效地與包括受害者、當事人和報警人等在內的華人民眾溝通,繼而推動警民關係。
奧克蘭警局亞裔聯絡官Jessica潘(紐西蘭天維網)
根據2013年紐西蘭人口普查數據,目前的亞裔人口已經佔了全國人口的11.8%。但截至2017年,紐西蘭亞裔警察數隻佔了警察總數的3.8%,華人警察的數量更少。很明顯,華人警察的數量無法滿足華人社區民眾的服務要求。Jessica表示,隨著奧克蘭的華人人口不斷增加,警察怎樣能夠更好地與華人民眾溝通,了解中國語言文化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為了幫助警員學習中文,Jessica還請來了幾位華人女警官,讓她擔任這個中文班的輔導老師。在第一天上課之前,在華人警員和授課老師的幫助下,每個警員都在手機裡下載了微信。學習班還組建了一個中文學習微信群,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有很多需要學員們在微信群裡完成。
開課第一天,警方奧克蘭地區指揮官Karyn Malthus也來參加學習。她對這個中文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撥出一定經費給學員提供學習資料,希望警員能好好學習。她說:「我們認識到華人社區佔奧克蘭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我們警察需要更好地代表並服務華人群眾。警員如果能了解中國語言文化,哪怕是一些簡單的問候語,一些簡單的文化知識,都可以讓溝通更有效,工作更順利。」
奧克蘭地區指揮官Karyn Malthus參與課堂討論(紐西蘭天維網)
一位名為Denis Culverwell的警長對記者說,自己在警局前臺工作,經常會有華人來報案,比如說遇到了盜竊案,東西丟了,或者來詢問一些關於治安的問題。但是目前奧克蘭警局的前臺沒有懂中文的員工,這就在工作上出現一些不便。他說:「如果來報案或者諮詢的華人民眾聽到我們警員說幾句中文,雙方的距離一下子就能拉近不少,之後的溝通也會順利很多。所以我們學一點中文很有必要。」
警員Debi Leahy對記者說,多一門語言就多一個溝通工具,「我之前的工作崗位常常需要和華人打交道,感覺學中文很有必要。雖然現在的崗位不太接觸華人,但我也想學習一點中文,將來的崗位上很有可能會用到。」
在第一堂中文課上,學員們學習了「你好」,「我叫某某某」,「謝謝」和「再見」等簡單的中文問候語。老師還讓學員們圍成一圈,用剛剛學到的中文互相打招呼。課堂氣氛十分熱烈,時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
據授課老師李慶的介紹,在之後的學習當中,學員們還將學習拼音,掌握基本的語法,並練習日常生活中的中文對話。據李慶老師講,這些警察學員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他們不僅作業完成得很積極,與老師的互動也非常踴躍。
李老師說:「學員的作業有很多是通過微信上錄語音提交,但是有一位年紀比較大的學員,因為工作手機無法安裝微信,於是他每次作業就錄音,然後用郵件的方式發過來。能堅持這樣做,我覺得也很不容易。」
由於工作性質的問題,一些警察學員需要倒班、出差或者上庭,無法保證在每周的固定時間上課。讓李老師感動的是,這些缺勤的學員,都會通過借筆記,找華人警員補課等各種方式,把缺課的內容補上。據說,還有一個學員,每堂課都會做非常詳細的筆記,還加上自己的解釋,整理好了發給班裡的同學。
當記者問到,課程中有沒有教警員諸如「趴下」、「不許動」,「舉起手來」之類的對抗性較強的中文單詞時,Jessica笑著說,這應該是下一個階段的學習了。她解釋說:「一方面,這個中文班注重的是讓警察了解中國文化,而不教警察如何與華人發生衝突。另一方面,紐西蘭警察也很少會與普通華人民眾發生激烈的面對面衝突」。(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