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套小功率霍爾電推完成在軌測試:推力10毫牛

2020-12-17 站長之家

來自民營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的消息:6月15日21時44分37秒,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6月17日共計點火8次,均取得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

這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第一次成功實現了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銀河航天首發星是我國首顆通信能力超過10Gbps(1萬兆)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並使用了國內第一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額定功率215W(瓦特),額定推力10mN(毫牛)。

這套系統的研製方為502所,面向小衛星應用,具備體積小、重量輕、應用靈活等特點,符合當前國際航天領域應用趨勢。

銀河航天與502所共同制定模塊化方案,推進系統集成、整星總裝並行開展,縮短了研製周期,出廠前就完成了氙氣工質的加注,打破了推進系統原有研製模式,為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批量化生產探索了新的途徑。

銀河航天首發星作為國內首顆全電推小衛星,將利用電推進系統實現入軌調整、大範圍軌道轉移、長期軌道保持等功能。

由於電推進燃料效率比化學推進高3倍以上,衛星重量得以大幅降低,而在首發星壽命末期,電推進系統還將用於衛星主動離軌,以避免產生太空垃圾,承擔商業航天公司應盡的社會責任。

今年初,我國第一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近日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

在試驗過程中,這款霍爾推力器點火可靠,運行平穩,工作參數穩定,實測推力1牛,比衝3068秒,效率大於70%,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也實現了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人民日報》在對此進行報導時,直接用了「大突破!贊就完事了」來形容。

霍爾推力器是一種先進的電推進裝置,被廣泛應用在衛星位置保持和姿態控制領域,擁有結構簡單、比衝高(在1000秒數量級上)、效率高(可達60%以上)等優點,是未來空間飛行器的首選推進裝置之一。


相關焦點

  • 銀河航天首發星是我國首顆通信能力超過10Gbps
    中國第一套小功率霍爾電推完成在軌測試:推力10毫牛6月15日21時44分37秒,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6月17日共計點火8次,均取得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來自民營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的消息:這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第一次成功實現了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 我國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在軌測試,適用於小衛星
    IT之家6月22日消息 根據銀河航天的消息,6月15日,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2020年6月17日,首發星電推進共計點火8次,均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首次成功實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
  • 我國自研「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首次成功在軌應用於商業衛星
    電推進系統,也稱電火箭發動機,是一種不依賴化學燃燒就能產生推力的設備。它的優點是不再需要使用固體或液體燃料,省去了複雜的儲罐、管道、發動機燃燒室、噴管、相應冷卻機構等,能大幅減少太空飛行器的燃料攜帶量。電推進系統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然後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 中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點火,外國網友:令人佩服!
    中國霍爾推力器部分產品展示霍爾推力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簡單來說,霍爾推力器屬於電推進裝置,可以將從外部獲得的電能轉化成動能的裝置。因此如果想要完成星際航行的夢想,霍爾推力器是必不可少的一件裝置,網友甚至給出了一個願景,如果有了可控核聚變給太空飛行器提供能源,再利用霍爾推力器的電推,讓太空飛行器穩定行使,那麼星際航行就不再只是夢想。而這一次,我國推力器的成功研發,還創下了一個我國航天的歷史性成就。
  • 我國被人吹成天下第一的霍爾推進器,實際和人家還有幾條街的差距
    化學推進器的推力大,但有效載荷小,效率低,造價高,隨著衛星壽命的增加,維持軌道所需的推進劑越來越多,從而擠佔衛星的有效荷重量。而電推所需的工質少得多(也可以說壽命長得多),效率高,經過長時間的加速之後,可以達到極高的速度。這就和龜兔賽跑一樣,電推的推力雖極小,但是經過常年累月的加速,在深空和星際之間可以達非常高的速度。
  • 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系統實現在軌應用
    近日,銀河航天首發星電推進首次點火成功,截至6月17日,首發星電推進點火共計8次,均圓滿成功,陽極放電電流運行平穩,累積點火時長超過10000秒,標誌著我國低軌小衛星首次成功實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在整個研製過程中,銀河航天與研製方502所共同努力,通過共同制定模塊化方案,實現了推進系統集成與整星總裝的並行開展,縮短了研製周期;該模塊出廠前完成了氙氣工質的在京加注,優化了發射場工作流程,通過理念的創新和流程的優化,打破了推進系統原有研製模式,為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批量化生產探索了新的途徑。
  • 流浪地球裡的那種推進器,中國有了個可以載入史冊的大突破
    贊就完事了》這個標題,來報導中國航天1牛頓霍爾效應電推力器點火成功的消息。這個事兒,很多網友在評論區表示不明覺厲,我們今天就詳細解釋一下,讓大家能贊得踏實,再贊個通透。霍爾效應電推力器本質上也是一種火箭發動機,屬於電火箭發動機的範疇。
  • 「太極一號」第一階段在軌測試任務完成 中國邁出空間引力波探測第...
    9月20日,中科院宣布,衛星在軌測試正在按計劃有序開展,衛星狀態正常,各項測試結果正常,第一階段在軌測試任務順利完成。作為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該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太極一號」。 「太極一號」的成功發射和第一階段在軌測試任務的順利完成,邁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第一步,為我國在空間引力波探測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礎。
  • 空間中心助力「太極一號」衛星成功在軌驗證微牛級電推進技術
    依靠射頻微推子系統和霍爾微推子系統(圖1),「太極一號」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微牛級射頻離子和雙模霍爾電推進技術的在軌驗證,並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在軌無拖曳控制技術試驗,對在軌測試數據分析表明,微推進器推力解析度達到亞微牛量級,約為一粒芝麻重量的萬分之一。
  • 中國「霍爾推進器」,是什麼黑科技?
    前幾天有個新聞,說中國的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新聞只有幾個字,網友們大呼看不懂。在通電導體的電流垂直方向,施加一個勻強磁場,那麼帶電粒子會因為洛倫茲力而發生偏轉,在導體兩側產生電勢差,把電子流約束在一側。霍爾發動機聽起來很科幻,其實就是應用了這麼一個原理。普通火箭發動機是靠燃燒化學燃料,噴出燃燒氣體推進;霍爾發動機靠的是強磁場和電場,拋出的是離子流。
  • 中國研製出首款牛級「電火箭」,衛星機動能力獲得突破
    與通過燃燒化學推進劑燃料獲得動能的火箭不同,霍爾推力器通過將電子約束在磁場中,並利用加速陽離子來獲得推力,擁有結構簡單、高比衝、高效率等優點,這項技術一直是美國、俄羅斯和歐洲航天技術的優勢所在。1月17日,航天科技集團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稱,中國已經研製出了首款牛級霍爾推力器,實現了霍爾電推力器從毫牛級向牛級的重大跨越。
  • 蘭州「電推」送實踐二十號衛星上太空
    此次,由我國最西端的航天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集45年技術積累、歷時3年攻關而成的300毫米離子火箭發動機(即LIPS-300離子電推進系統),作為「東五」平臺的標配已「隨星出徵」,開啟了它的太空使命……300毫米離子火箭發動機為什麼會在「東五」試驗首發星上首輪「上場」?它將完成怎樣的太空使命?
  • 中國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交付
    原標題:有了它,不消耗化學燃料,人類也能實現星際航行作者:微航天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 《流浪地球》背後的硬核科技 離子電推發動機效率高
    超級計算機的發展非常迅速,從曾經的千萬億次運算,再到如今的百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時間僅僅過去10年不到,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研製的超級計算機曾6次蟬聯榜首。2018年8月5日,中國自主研製的神威E級原型機系統順利通過科技部專家組驗收,並投入使用。
  • 比中國強5倍的離子推進器誕生,人類20年內可登陸火星,馬斯克表示等...
    之前,NASA的工程師在測試中打破了幾項離子推進器的記錄,產生的推力達5.4牛頓,打破了此前3.3牛頓的記。,運行電流為250安培,是原記錄112安培的兩倍多,並且以102千瓦的功率運行,稍高於此前的98千瓦。 離子推進器,也叫離子發動機,具有推力小、效率高、比衝高等特點,是空間電推技術的一種,廣泛應用於衛星、太空飛行器的飛行、變軌及位置保持等。
  • 「太極一號」完成在軌測試實驗 歷時4個月成果超出預期
    &nbsp&nbsp&nbsp&nbsp「太極一號」完成在軌測試實驗&nbsp&nbsp&nbsp&nbsp歷時4個月成果超出預期&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張航)昨天,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北京組織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
  • 我國先進電推火箭發動機點火成功,推力雖小比衝大,45天到火星
    對於深空中航行的宇宙飛船來說,發動機用100噸的力推進10秒鐘,和發動機用10噸的力推進100秒鐘,獲得的速度增量是一樣的。推力乘以時間叫做衝量,每一單位的推進劑獲得的衝量叫做比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