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總喜歡赤腳在地板上跑來跑去,仿佛這樣更加輕盈、愉悅。長大了,我們又開始千挑萬選適合我們的跑步鞋。不過,科學家卻說:「我們不應該受鞋子的束縛,赤腳跑步更好」。
曾經一些著名的運動員都有赤腳跑步的習慣。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在義大利舉行,來自衣索比亞的阿貝比比拉(Abebe Bikila)赤腳參加了馬拉松比賽,贏得有史以來第一枚奧運會金牌、並打破奧運會紀錄。其實大多數非洲運動員在成年之前從未穿過鞋子,結果就是他們的腳幾乎沒有缺陷。可赤足跑步的興趣似乎逐漸減弱,直到2001年,澳大利亞物理治療師和馬拉松運動員發表的一篇名為《赤腳跑步》的文章,文章說道:「腳上的額外重量比赤腳更糟糕。因為您腳上的重量受到鞋子的困擾,不斷的加速和減速(跑步者稱之為「步幅」),還具有較高的能源成本。研究表明,100克額外的重量在你的腳下減少你運動的百分之一。簡單的說,兩個10盎司的鞋子會使你的效率降低5%以上。」
當赤腳跑步時,身體會精確地接觸你的視力、你的大腦、腳底,以及腳和腿的所有肌肉、骨骼、肌腱和支撐結構。他們跳躍到紅色警戒,給你高度的保護,不同的壓力和力量的運行。另一方面,當您穿著襪子、鞋子、插入物、中底和外底時,身體的本體感覺系統就會失去很多輸入。穿上鞋子,你的身體就會關閉一些感統器官,你的反應就會減弱,這被稱為跑鞋的「感性幻覺」。
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適度赤腳跑步有助於形成健康的腳掌著地方式,有利於骨骼肌肉健康。那些長期穿鞋跑步的人,大多是先用腳後跟著地,而那些經常赤腳跑步的人,大多先用前腳掌著地。因此,赤腳跑迫使人麼用腳掌前半部先落地,再放下腳跟,如此可以減低腳踝受傷機會及穩定雙腳重量,很多專業人員都是以前腳掌或腳的中部先著地來讓步伐更加順暢及輕盈。赤腳跑步使身體的重心更靠前,相對省力許多,也能減少對膝蓋的衝擊。
此外,許多足病醫生認為赤腳跑步是危險的。DPM的腳部醫生說:「我的大多數患者不是世界級的跑步者。對他們來說,要冒小腿和玻璃的風險是沒有道理的,而且我認為一些鞋子柔軟的表面會增加足底筋膜和阿喀琉斯的問題」。不過一些足病醫生、物理治療師和教練也有他們的說法:「現代人在鞋子上花費了太多時間,這削弱了腳和腿的許多結構。為了糾正這個問題,你可以赤腳在房屋周圍走動,做一些簡單的腳部鍛鍊,或者每周在安全的場所赤腳跑上幾圈」。
赤腳跑步也是一種方式,沒有所謂的最佳,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才是最好的。在跑步過程中有良好的跑姿,穿鞋與赤腳都是可以的,儘量避免腳步受傷。所以沒有必要刻意的赤腳運動,當然,你要是想改善你腳痛的問題,可以選擇赤足跑步,減少肌肉過度使用的情況。
其實到後來,Abebe Bikila也放棄了赤腳。在羅馬奧運會獲勝四年後,他在東京奧運馬拉松比賽中穿上了跑鞋。儘管40天前他進行了闌尾切除術,但他還是創造了新紀錄。顯然,鞋子根本沒有打擾他。(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