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

2020-12-2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0日消息(記者劉禕辰 王宇)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務院今天(20日)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進行扶持,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推動職業體育改革,《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平方米。

  在《意見》當中,將體育產業形容為「朝陽產業」。如果用數字來表述這一定位,則更為直觀。據統計,從2006年至2012年,我國體育產業的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6%。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巡視員郝福慶:大家知道目前我們體育產業總規模,估算九千多個億,經過未來的發展,預計到2025年以後,總規模會超過五萬億,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之所以可以有預計十年增長翻5番的底氣,是因為近年來我國全民健身的熱情正在急速高漲。以剛剛結束的北京馬拉松賽為例,2010年北馬報名持續兩個月才用滿名額;去年只用了13個小時,而到了今年北馬的半程跑參賽已經需要搖號,100人中才有14個能參加的中籤比例。

  但全民健身的需求,卻也遇到了一些麻煩,場地不足,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居民反映,不是真想佔領一切空地跳廣場舞,而是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鍛鍊。

  居民:我感覺想要鍛鍊的人挺多的,但是我們周圍沒有場地。

  居民:像這邊場地很少的。

  對此,《意見》對於未來如何保障居民的體育鍛鍊用地,直接給出了數據上的硬指標。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巡視員郝福慶:文件裡提了兩個數字,在新建的小區、住宅裡面,室內的體育設施不低於0.1,室外不低於0.3,這是什麼概念?比方一個三千人的小區,就要至少建室內體育設施三百平米以上,室外九百平米以上,室內三百就是六個標準桌球臺,室外九百就是一個半籃球場。

  除了讓老百姓想健身能健身,《意見》還設置政策引導居民會健身健好身。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劉扶民:我們在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服務上,也提了一些要求。還要降低一些場館的門檻,提倡大型場館和其他一些場館,要低價位低收費,向老百姓開放。

  保留體育用地,降低場館門檻,能夠保障居民親身參與運動。但想要讓體育產業全方面繁榮,高水平、吸引人的賽事也必不可少。觀賽文化、粉絲經濟是現代體育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恰恰也是我國體育產業的短板。但這一情況目前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扭轉。從NBA中國賽的連續火爆,到九球皇后對戰奧沙利文的一票難求,不少公司都看準了這片市場。

  北京某體育賽事公司負責人:投入設置了五人足球、三人籃球,還有廣場舞、跆拳道,總投入在幾千萬。

  但觀賽暢快,辦賽卻不易。以往,一個國家級賽事,審批需要從縣級開始層層向上,針對這一情況,《意見》明確,群眾性、商業性賽事的審批一律取消,同時給予稅收金融方面的優惠政策。

  郝福慶:要全面清理不利於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定,取消群眾性、商業性賽事的審批,放權於市場,讓市場、讓社會力量來發揮作用。

  對於這一決策,作為市場主體的民營公司們,表示非常歡迎。

  某體育賽事運營公司負責人: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這代表著我國的體育產業真正的回到市場手裡,對我們企業來說,就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國家體育總局:2019年國內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平方米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中新網11月4日電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2019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體育場地354.44萬個,體育場地面積29.17億平方米,國內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平方米。基礎大項場地,全國田徑場17.39萬個,場地面積9.16億平方米。
  • 南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5平方米_南方網
    建成廣東省無煙單位87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5平方米高於全國水平;每鎮(街道)均有一個大型的健康教育宣傳陣地……12月15日,南海區創建「廣東省健康促進區」迎來省級技術評估,而這些數據都是南海創建的底氣。
  • 西寧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 已達2.05平方米
    11月25日,記者從西寧市政府獲悉,西寧市持續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體育事業穩步發展,重點工作順利實施。目前,西寧市共有體育場地5873個,體育場地面積489.38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已達2.05平方米,已超過「十三五」規劃人均1.8平方米目標。
  • 中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1.66平米,中小學開放場地仍有難題待解
    文|記者 黎文婕為了滿足日益高漲的全民健身需求,國務院辦公廳繼2019年9月2日打出「體育健康牌」後再度出臺文件,支持中小學校園體育場地對外開放。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全民健身河南「達標」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2平方米
    根據省體育局提供的數據,目前我省體育場地數量21.3萬個,已建成兩場三館459個,88%的省轄市、67%的縣(市)建成或在建兩場三館,鄉鎮和貧困村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全覆蓋,其他行政村和城市社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94%和92%,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2平方米。
  • 安徽擁有17.11萬個體育場地 人均面積達2平方米
    近日,安徽省體育局公布2020年安徽省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記者獲悉,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擁有體育場地17.11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平方米。2020年,安徽省體育局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總體部署,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組織開展了體育場地統計調查工作。記者從省體育局獲悉,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體育場地17.11萬個,體育場地面積1.27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平方米。
  • 2019年寧夏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7平方米
    12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體育局獲悉,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場地普查總體部署,該局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組織開展了全區體育場地統計調查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全區體育場地有36535個,體育場地面積達2132.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07平方米。
  • 寧夏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7平方米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12月7日,記者從自治區體育局了解到,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場地普查總體部署,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自治區體育局組織開展了全區體育場地統計調查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區體育場地36535個,體育場地面積2132.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7平方米,比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高出0.99平方米。   基礎大項方面,我區共有田徑場地1043個,場地面積691.4萬平方米。其中,4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地263個,佔25.22%;其他田徑場地780個,佔74.78%。擁有遊泳場地46個,場地面積5.38萬平方米。
  • 寧夏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07平方米
    原標題:寧夏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07平方米   新華網銀川12月7日電(記者馬思嘉)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局近日公布了寧夏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寧夏全區體育場地36535個,體育場地面積2132.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07平方米,比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多出近1平方米。   據統計,寧夏球類運動場地有2.54萬個。其中,足球、籃球、排球場地1.08萬個﹔桌球和羽毛球場地1.42萬個。田徑場地1043個,場地面積691.4萬平方米。遊泳場地46個,場地面積5.38萬平方米。
  • 寧夏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高於全國人均水平
    日前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局獲悉,截至2019年年底,寧夏全區體育場地有36535個,體育場地面積達2132.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07平方米,比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高出0.99平方米。
  • 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1.8平方米
    「籃球的職業化改革,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好消息!」國家體育總局政法司司長劉巖的「承諾」,終於讓人看到籃球改革的曙光。足球、籃球等影響力巨大的體育項目進行職業化改革,是「十三五」期間體育發展的重要內容,5月5日上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職業體育如何繼續推進、群眾的體育場地如何解決、基層體育社會組織如何壯大、體育產業的潛力如何深挖,大大小小的問題,均能在這份1.8萬字的規劃中找到解答。
  • 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68平方米,2019湖南體育做了這些事
    三湘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 葉竹)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68平方米,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為93.70%,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38.51%……這是三湘都市報記者今日從在長沙召開的湖南全省體育局長會議上獲得的數據。
  • 【圖文直播】《貴州省體育產業統計》、《貴州省體育場地普查...
    體育場地面積3521.32萬平方米,與貴州省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場地面積的2711.71萬平方米相比,場地面積增加809.61萬平方米,增長了29.86%。0.81平方米;與貴州省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8個相比,增加25%,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0.63平方米相比,增加28.17%。
  •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湖北第二!鄂州為啥是「榜眼」
    鄂州市文旅局局長劉江峰表示,通過舉辦各類青少年夏令營、冬令營豐富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是鄂州市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體育發展,實施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程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鄂州市在體教融合工作上取得突破,先後推出《關於推進體教融合加強後備人才培養的實施意見》和《鄂州市競技體育獎勵辦法》,會同市教育局制定完善體育特長生文化學習、體育訓練、升學等方面的管理辦法和優惠政策,為促進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 場地數據折射體育新發展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題:場地數據折射體育新發展    新華社記者林浩    國家體育總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體育場地達354.44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平方米。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16年發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計劃到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
  • 37秒丨日照城區打造十分鐘健身圈 人均體育場地設施面積全省第一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日訊 記者從日照市體育局了解到,日照市不斷完善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提升群眾獲得感。全市建成各類體育健身場地5900餘處,177所學校體育設施面向社會開放,在主城區試點建設大眾健身房。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15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一。
  • 新建居民小區必須配建體育場地
    原標題:新建居民小區必須配建體育場地  今天下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實施效果評估總體情況。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對「全民健身計劃」近5年的實施效果予以肯定的同時,也坦承依然存在的問題——便民化的公共體育場地依然嚴重不足,成為長期制約我國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一大瓶頸。
  • 體育強省建設提擋加速⑭ | 鄂州: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全省第二
    鄂州市文旅局局長劉江峰表示,通過舉辦各類青少年夏令營、冬令營豐富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是鄂州市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體育發展,實施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程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鄂州市在體教融合工作上取得突破,先後推出《關於推進體教融合加強後備人才培養的實施意見》和《鄂州市競技體育獎勵辦法》,會同市教育局制定完善體育特長生文化學習、體育訓練、升學等方面的管理辦法和優惠政策,為促進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 全民健身又有了新去處,上海新增體育場地超314萬平方米
    根據今年11月發布的《2017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數據,勾勒出了上海在近年全民健身上的穩步發展:上海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42.7%,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96㎡。雖然硬體設施在不斷完善,但面對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要,還依然存在著場地供給不足、健身設施開放不夠的問題。
  • 2020年廣東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
    (原標題:2020年廣東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