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民間口口相傳的俗語「男佔258,女佔369」什麼意思?

2020-12-13 農村小毛

農村老一輩人相傳著許多俗語,而在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流行著許多俗語,情感上,工作上,為人處事上等等,農村人總結了許多經驗用俗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在農村經常聽到爺爺輩的人說到:「男佔258,女佔369」,這句至今流傳的俗語什麼意思呢?

首先要糾正的是,大多數人認為「男佔258,女佔369「是農曆的日子,而這句俗話所說的只是中國(華夏民族)的農曆月份,至於為什麼不是農曆的日子呢?其實在之前的農村人們只能人為的控制女人在哪個月份受孕和哪個月份分娩,沒有現在所謂的高科技,能控制具體哪天的日子,甚至能控制到幾點幾分,然後剖腹產。所以這句「男佔258,女佔369」指的是月份。

男佔258什麼意思呢?在農業為主的十二月曆法(農曆)中,二月為(建卯,生肖兔),五月為(建午,生肖馬),八月為(建酉,生肖狗),十一月為(建子,生肖鼠)而258月即是十二月建中的卯午酉子,子午卯酉是八字中預測中的吉神「將星」,而將星是一顆權利之星,具有組織,領導,指揮的才能。多是成就卓越,管界顯達之人。

那為什麼說女佔369呢?在陰陽五行裡,3月6月9月12月即(辰未戌醜)都是土行。古語有「土乃萬物之母」,具有母性的生養,育長,陰柔,順從,忠夫孝長。還有句民諺說的好:男人是摟錢的耙子,女人是裝錢的匣子」,(辰未戌未)不受克害的話,就是裝錢的好匣子。

另外聊聊為什麼沒有一四七十月呢?因為四是正月立春,四月是立夏,七月是立秋,十月是立冬,古時候農民認為這四個月裡,屬於極強極弱容易躁動不安,也因為之前農村人生活條件差,尤其是在這個季節難成活,不想取冬季,至於為什麼叫「男佔258,女佔369」,十一月,十二月取掉其實是為了好記,所以才讓許多人認為是日子。

這些農村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現在看來是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這些俗語對於現在來說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我覺得這是長輩希望兒女將來有所成就的願望。其實無論何時出生只要努力就會有一番成就,你說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佔258,女佔369」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相信大多數出生在農村的人都會聽到老一輩說的一些農村俗語,小的時候並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到了長大,可以理解一部分,但也不能全部理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村老人常說的「男佔258,女佔369」,這句話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吧!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啥意思?你們怎麼看?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都知道,在農村裡口耳相傳有很多俗語、俚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男好帶毛,女好帶膘」,「男對女,女對凹」等等。這些俗語是農村人對生活方方面面的理解和認識的總結,這些俗語俚語中都有一定的寓意。我們不能小瞧了他們,也不能一概的就說它們就是迷信。
  • 民間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究竟是什麼意思?
    意思不難理解,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合理的原因,要不然就不會存在了。聽起來貌似挺有道理,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觀點,仔細推敲一下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比如以前的一些俗語。所謂俗語,可理解為通俗易懂的語言,也被稱為俚語、諺語,流傳的方式為口口相傳。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不單農村人,絕大多數古代中國人,常常將願望寄託於一些日子,看日子成了古代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凡婚喪嫁娶、動土建房、出門遠行、生老病死,無不看重日子,以此寄託天命,避免天災,求得順達。因此有了這句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下。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在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尤其是對於生辰來說。更是有一大套理解方式。即便是現如今,一些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的時候,還經常會問,孩子是啥時候出生的啊!當聽到生辰的時候,總會說這個日子不錯,這個日子好。
  • 農民為什麼說:「男佔二六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農民為什麼說:「男佔二六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如果在農村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農村有很多比較有趣的俗語流傳,特別是和老人交談的時候,他們總會流傳出一些比較有趣的話語,這些話語簡單有趣,也是他們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有很多年輕人卻不以為然,反而漸漸的將其摒棄。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都是好命,你知道啥意思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一句家喻戶曉的民間俗語了,從其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從兒童三周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可以說這句農村俗語簡單明了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雖然3歲和7歲在古代只是一個概數,但是卻已被現代科技證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你認為古人的這句話有道理沒?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是舊社會流傳的一種關於生日兇吉的說法,認為「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吉利的象徵。
  • 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說出生的富貴時間嗎?
    農村老人遇到事情喜歡引用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人們在勞動中,運用智慧的思維總結出來的,這些俗語很多簡單又朗朗上口,還方便記憶。今年農曆9月因老表喜得千金,我特意趕回家祝賀。老表比我小點,我倆從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所以哪家有大事小事,正常都要親自去幫忙的。
  • 農村老話「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你記得你的生日是農曆哪一天嗎?在以前農村裡80後、90後的小孩,出生日期都是記農曆的,過生日也是過農曆的。但是現在基本都是記錄陽曆了。而關於出生日期,在農村裡也是相當有說法的。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即使在現在,有些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也常常會問,孩子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啊!每當聽到生日,總會說這一天好,這一天好。事實上,我們國家不止對生辰有許多講究,其實在國外仍然是這樣,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只是解讀方式不同而已。鄉下有句老話叫男兒不嫁,女兒不嫁,認為男兒生在初一,女兒生在十五,是最好的日子。
  • 農村俗語「女佔3、6、9,男佔2、5、8」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農村的俗語有的也說不出來道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確確實實有很好的印證,他們是老輩人通過很多次的實踐總結出來的,展現了很高的智慧,通過學習農村的俗語,我們不知不覺會愛上農村文化,在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農村文化的源遠流長。
  • 農村老話:「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什麼意思?
    直到現在中國的鄉村,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老話:「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它就是與古代命理、宗教、巫術以及風水方面對於人類的生辰(出生年月日)方面進行的歸納與分析,你知道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嗎?根據這一曆法再加上風水術數對於命理方面的研究就產生了「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樣一種關於男人與女人出生於哪種數字的年月日命運更加好的一種說法。當然用現在的科學來說,它是一種帶有封建迷信的說法,缺乏事實為根據,可是不要小看這一如今看來充滿「命運由天註定」的學說,它同樣來自於古人們的智慧以及對於人類與自然運行變化之間產生的各種聯繫所進行的分析與觀察之中而來。
  • 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三八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八「這兩個字很多人都很難說出口,覺得是不好的詞,但是」三八「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大家要用它來形容女人的不好呢?不知道大家聽說過這個俗語了沒有,」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其實這個俗語在很多農村地區是非常有名的,大家都用這句話來判定一個人的才氣和姻緣。
  • 農村老人說「男佔3、8是秀才,女佔3、8必寡」,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關注《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男佔3、8是秀才,女佔3、8必寡」,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我們國家有點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且在這源源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富足的財富。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也包含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是什麼意思,放現在還有道理嗎?
    改革開放後,流行一句話:「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今天在農村流行的俗語,便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檢驗,人們口口相傳下來,所以退一步說,儘管俗語不如詩歌般優美,但在這種簡單的話語中,卻包含了真理。主要在農村,文化底蘊不高,文字駕馭能力不強,但對於人生經歷都有著自己一定的感觸,就能用簡單的言語表述下來,今天看來,還是非常接地氣的,就像這句:「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留下俗語,「女佔三八必寡」,到底有什麼講究?
    農村老人留下俗語,「女佔三八必寡」,到底有什麼講究?文/歷史國學大觀(作者原創,禁止轉載)農村裡的老人,在閒暇的時候很喜歡串門,或者是圍坐在一起聊天,很多年輕人不怎麼喜歡和老年人說話,有道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比如老人說的「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當時以為是罵人的,其實不是的。
  • 農村俗語你知道幾個?「男不露臍,女不露皮」又是什麼意思?
    導語:農村俗語你知道幾個?「男不露臍,女不露皮」又是什麼意思?總從有了人類文明以來,農民一直都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因為少了他們,就缺少糧食來源,失去了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而幾千年的農村傳統文明傳承到今天,不說消失殆盡也差不多了,特別是集古代農民智慧的農村俗語更是越來越少的人知道了。
  • 俗語「男不佔初一,女不佔十五」,女孩子十五出生有什麼講究嗎?
    說起農村生孩子,確實講究比較多,記得小時候看見弟弟出生後,爸爸滿村子裡報喜,當時最開始報喜的就是姥姥家了,因為農村這個報喜一般都是女婿來完成,所以爸爸這一圈下來,全村人都知道弟弟的出生,尤其在當時生個男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榮耀。
  • 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三八指的啥?古人的識人術
    中華文化擁有了上下5000年的歷史,在農村生活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在很久以前的時候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那時候的老人家都非常喜歡用一些俗語來表達,大部分的俗語都是依靠自己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比如探測天氣等等,都是從生產活動中獲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