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高三班的化學,一周40節課,課堂上精力充沛,聲音洪亮,「學娃兒」心中的「南孚電池」--「上起課來一節更比六節強!」
衣著整潔,面容清秀,戴著一副邊框眼鏡,笑起來很靦腆。44歲,卻生出了不少白髮。上化學課愛用成語,動車上都在批改試卷;與兒子看電視看得流淚;偶爾和學生切磋棋藝,閒暇時會和家人一起唱上幾曲;愛看足球、籃球體育賽事;有興致時,還會練練書法。
這就是南高化學老師——楊灝。教學方式
多練題多發問 多延伸
從儀隴縣一名普通的中學化學教師到南充高中優秀的化學老師,楊灝老師坦言,要學好化學,沒有多少捷徑可走,只有多做題、多記憶,做到見多識廣。 除了平時課本上的習題,楊灝還廣泛搜索各省的診斷考試試題,高考模擬題,自己先做一遍,再將一些新穎、有代表性的題目搜集起來,印成試卷,讓同學們多練習。「從高一開始,他給班上同學印過的學習資料超過1000頁。」高三3班化學科代表賈嫻告訴記者。
楊灝還要求學生們多問,「記得有次上完課,到了午飯時間,我有個問題沒弄清楚,就請教楊老師,他很耐心細緻地講到我們理解了才一邊小跑出教室,一邊笑著說『餓安逸了!』」高三4班薛策恆說,每次有同學問問題,不管多累多晚,楊老師都會在第一時間耐心解答。
為讓他的「學娃兒」們牢固掌握化學知識要點,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將知識點融入到生活實例中。在講到乙烯時,他會延伸到其在工業中的應用;講到石油,他會順便給大家說說與石油有關的國際局勢;講到乙醇,喜歡品酒的他會滿臉陶醉又略顯羞澀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愛好。
「學娃兒」心中的他
A
不要太酷 要多笑
知識淵博、敬業、紳士、萌,是大多數同學對楊老師的印象。有次,講到一道題,既包含化學知識,又包含複雜的生物知識,楊老師的生物知識脫口而出,而且條理清晰明了,教室裡頓時掌聲不斷。
「紳士楊,你好萌。」「灝灝,不要太酷了,要多笑。」許多同學希望楊老師能多笑笑。「我們總對他說要多笑不要裝酷,這樣也可以使課堂氣氛更活躍輕鬆。現在他在課堂上偶爾也會笑一笑,看起來特別萌。」高三3班一同學如是說。
「確實很多『學娃兒』給我說要多笑,上課不要太嚴肅。我也在慢慢改,不過教了20年書,一直都比較嚴肅,一時要改也難,只能一點一點來。」楊灝一邊笑著說。
「你就是南孚電池,上起課來一節更比六節強」強,是他始終充沛的激情與熱力。「無論是二班,三班,還是四班,十七班,他那始終響亮的『上課,同學們好!』總是能讓那些神遊天外的同學的思緒重新回到現實之中。每當我犯困的時候,總是滿懷期待地等著被『灝哥』喚醒。」高三4班化學課代表李文笑著說。
強,是他博學的知識。在化學課上,他不僅告訴同學們乙醇與乙酸反應會生成具有果香氣味的乙酸乙酯,還會告訴同學們用料酒和食醋一起炒菜會更香。賈嫻同學告訴記者:「有一次,楊老師竟然就氫與氧元素的關係,花大半節課為我們講述了有關宇宙誕生和生命起源等物理與生物兩大界奇妙的科學知識。末了,以『氫與氧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兩大化學元素』作結。這讓我們頓時感嘆--『灝哥』,你這麼厲害,校長知道嗎?」
更強,是他認真敬業的負責態度。「每次放寒暑假,楊老師會給我們布置適量的假期作業。找一些針對性強的習題,整理成資料,印好後發給班上每個同學。發下去後,他會逐一檢查同學們是否按次序整理好。收假時,他還會認真講解假期作業。他簡直酷斃了,是男神中的男神!」高三3班周旭如是說。
超強,是他如父親一般無微不至的關懷。高三3班楊子峻同學深情回憶道:「上學期期中考試前,我重感冒發燒,在家臥床兩天。他竟然將這兩天的化學講義複印了一份,並親自送到我家裡來。他不僅關切地詢問我的身體狀況,還不忘叮囑我好好養病,繼續努力學習,不要落下。這讓我感到無盡溫暖。我盯著講義上清晰工整而又密密麻麻的知識內容,開始振奮精神,積極備考。」
楊老師就是這樣,如安裝了聚能環的南孚電池,始終電力十足,為我們備考開足馬力,真可謂是「一節更比六節強」!
B
你是我們的「成語小王子」
楊老師講課的一大特點就是喜歡用成語,尤其是在同學們考試或者完成作業不理想的情況下。「這次考試成績慘不忍睹,形形色色的人良莠不齊,大量的人束手無策,總是莫名其妙地做錯。做得好的同學寥寥無幾,罪魁禍首就是不認真。」高三4班的楊嵐同學說,楊老師雖然是在批評大家,卻常常用一連串的成語把大家逗樂。久而久之,這些成語就成了楊老師的代名詞。「我是楊老師的『腦殘粉』,專門用了一張紙把楊老師說過的成語記錄下來了。我們都叫他『成語小王子』。」楊嵐說。
除了喜歡使用成語,楊老師還有自己的口頭禪。4班叫薛策恆的同學專門留意了楊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編了一段模仿秀,當作課餘調劑。有次模仿時,楊老師正好路過,他不但沒生氣,還靦腆地走到薛策恆旁邊,這一場景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C
「楊老師的愛改變了我的人生」
蘭州大學的秦川回憶,當時想都不敢想成績那麼差的自己能考上國家985工程學校。上高中時,學習成績並不好,在班上排名靠後。作為班主任的楊老師,並沒有因為成績差而放棄他,還讓他當班長。每次有問題時,楊老師總能耐心講解,釋疑解答。不久秦川就愛上了這位老師,愛上了化學這門學科。
「因為他,我重拾信心,燃起了對音樂的熱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汪瑤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當自己在面臨高考最迷茫的時候,是楊老師的慧眼發現了她的音樂天賦,在楊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下,她走上了音樂道路。楊老師幫她尋找音樂指導老師,帶她參加各種聲樂比賽。最終她能登上央視舞臺,獲得省聲樂大賽銅獎。汪瑤說,所以她也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希望能像楊老師一樣,把教師的責任和對學生的愛傳遞下去。
家人眼中的他
他敬業又呆萌
楊灝來自農村家庭,父母辛勤勞作,讓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受父母的影響,楊灝從小學習勤奮努力,後考上大學,最終成為南充高中一名優秀教師。
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妻子王承菊看得特別真切。「他的敬業,讓我敬佩。記得一個周末,我們去成都辦事,他還不忘帶上孩子們的試卷,在動車上就批改了起來。平時做模擬試卷一坐下來就是幾個小時,動都不動,有次停電了,他打起手電筒都要把題做完才肯休息。」
有一次,王承菊回到家中,楊老師和兒子正在看電視,父子倆哭得跟淚人似的。王承菊一看電視情節,大概是一位丈夫在打罵自己的妻子,她禁不住被這對父子的善良「萌翻了」。
「他平時喜歡看《社會與法》,經常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特別是看到子女不孝順父母,丈夫打罵妻子這些情節,他很容易被打動。」王承菊說,丈夫是個很和氣、寬容的人,對自己、對家庭都很好。
夫妻聚少離多,即使周末,幾乎也沒有休息時間。這麼多年來,這對夫妻連在一起過生日的時間都沒有。「即使假期,他也常常淹沒在題海裡。」王承菊說,她能理解丈夫對學生的良苦用心。對話老師
在教師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A 教書育人是我的夢
「許多人問我,教好書有什麼秘訣,其實對我而言,愛好、踏實、負責,一步一個腳印就是秘訣,」楊灝說。
他車子的後備箱裡,裝的最多的就是試卷。他每日7點過便到校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家常常超過10點半,孩子早已睡去,妻子又在儀隴縣城上班。夜深人靜時,他常常一個人在燈光下學習充電。他的「學娃兒」這樣評價他:「想想你的工作狀況,我們的努力都是渣」。
B 學生讓我溫暖 家人讓我安心
楊灝每周要為四個班近300名學生上40節課。多年來,他和許多教師一樣,嗓音沙啞。「有時感冒,『學娃兒』們會默默地把潤喉片放在講臺上或者送到我的辦公室。有時我感冒了,他們會著急地叮囑我愛護身體。」
「看到學生學習進步,高考取得好成績,變得越來越優秀,我都覺得滿足。我很幸運,慈祥的父母一直為我照顧家庭,讓我可以安心工作;賢惠的妻子能理解我,支持我;孩子也很乖巧聽話。我很感激,他們為我做的一切,讓我能專心幹好本職工作,實現我的價值與夢想。」說到學生和家庭,楊灝滿足地說。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張玲 攝影報導
楊灝
3次獲得四川省化學競賽省級優秀指導教師;2次獲得南充市競教一等獎、南充市理科綜合第一,多次斬獲南充高中高考突出貢獻獎、優秀班主任等榮譽。所教班級多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上海交大、西南財經大學等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