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泰基金
昨天,筆者的「基金小白」好朋友問了一個問題:「想買一隻基金,但是看到網上有的基金名字相同,但是後綴有A有B有C,有的還有一些拗口的字母縮寫,基金的不同後綴意味著什麼呢?」
想到這個問題可能困擾著許多剛接觸基金的小夥伴,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詳細聊聊基金背後的「字母表」。
筆者先統計了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目前正式運作中的7822隻基金,統計到了如下的「字母表」:
全部7822隻基金尾綴字母數量統計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統計時間:2019年4月16日
國泰基金尾綴字母數量統計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統計時間:2019年4月16日
顯而易見,字母表的前三個字母「ABC」在基金尾綴的數量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出鏡率最高的是A,2226隻基金的後面都有它,其次是C(1685隻)、B(481隻)。而其他字母出現的頻率就相對較低了。
為啥基金後面要帶ABC?碰到名字相同的基金,應該買A還是買C呢?待筆者從最常見的ABC開始,慢慢道來。
基礎知識:基金費率怎麼算
在進入「選A還是選C」的選擇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一下基金費率的前置知識。
通常來說,購買一隻基金會涉及到的費率包括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
通常我們基金入門者最熟悉的是申購費和贖回費,就是買賣基金的時候會產生的費用。
認購費與申購費性質相似,也是買基金的時候產生的費用,不過認購費是投資者在基金髮行募集期內購買所支付的手續費,而申購費是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間購買所支付的手續費。
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都是按年計算的,這三項費用對許多投資者來說有點陌生,通常是迷迷糊糊就被扣了費。不過在區分A類和C類基金的時候,由基金管理人收取的銷售服務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金尾綴A與C
聰明的你一定也發現了,在基金大家族裡,最常出現的字母就是「基金A類」和「基金C類」。
A和C這對孿生兄弟總是成對出現在同一個基金的後綴上,讓剛開始買基金的小朋友摸不著頭腦。
其實,通常情況下基金A類和C類唯一的差別在於申購費率,以筆者家的新產品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聯接為例,做一個簡單對比:
數據來源:國泰基金
數據統計時間:2019年4月18日
從表格對比上很明顯可以看出,兩類基金的其餘費率都是一致的,只不過A類基金沒有銷售服務費,C類基金沒有申購費,兩類基金長期持有不需要支付贖回費,C類的時間門檻更低。
那麼,入門者到底應該買A還是買C呢?
通常的建議是,短期投資選C類份額,長期投資選A類份額,表格看起來有點複雜,讓我們來算一筆帳,舉兩個簡單的慄子:
小明和小紅都有10萬元。
小明是一個短期投資者,如果他購買的基金在7天以內就贖回了,其他費率都一樣的情況下,A類基金要交申購贖回費各1.5%,C類基金只要交1.5%的贖回費和銷售服務費;如果他在第31天的時候贖回C類基金,則只要交銷售服務費,贖回A類基金則要交0.5%的贖回費,相比之下,很明顯C類基金在短期投資時勝出。
到長期投資者小紅這裡,選擇就會發生一些變化,假設小紅長期持有了這隻基金5年,其他費率不變的情況下,A類基金的贖回費都免了,只需要交1%的申購費,C類基金則每年需要交0.3%的銷售服務費。而基金持有的時間越長,C類基金的銷售服務費交的越多,A類基金的優勢就越大。
貨幣基金和分級基金的A與B
和熱熱鬧鬧的「AC大家族」比,B類基金夾在中間,出現頻率不算太高。
仔細看B類基金的資料,會發現AB類基金都是貨幣基金,那麼貨幣基金為什麼要分A和B呢?
通俗來講,貨幣基金A類門檻低,服務費高,貨幣基金B類門檻高,服務費低。
通常情況下,由於銷售服務費是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因此貨幣基金的B類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和每萬份收益都會比A類略高。
除了上述的幾類基金後綴字母,分級基金也會分成A和B,通常來說,分級基金的A類份額風險較小,而B類份額具有槓桿放大風險和收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