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婆婆在「助浴快車」上洗完澡出來
洗澡,對於普通人來講,是日常生活中最為簡單的一件小事。但對於86歲的獨居老人劉婆婆來講,洗澡卻是一個難題。確切一點說,獨自在家洗澡是她害怕的一件事。
好在劉婆婆害怕的洗澡難題,終於得到了解決——一輛「助浴快車」開進了她的生活,也從此開啟了她的幸福生活!
遺憾
沒能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昨日上午9點過,記者來到九龍坡區慧藍御錦小區劉婆婆的家中見到了她。她身著一套綠色T恤套裝,手裡拿著一塊白毛巾擦拭額頭上的汗水。她說:「我心臟不太好,熱了就心慌,家裡只有臥室有空調,今天不是特別熱便將就著吹風扇。」
劉婆婆名叫劉敏華,今年86歲。她14歲時跟著軍隊轉業的父親來到重慶定居,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太好,高中未畢業便退學休養。退學後,她一心想等病好後回去讀書,可一拖就拖到了三十幾歲。為了生活只好出去上班,37歲時,經人介紹與一位比她大5歲的飛行員結了婚。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有孩子。」劉婆婆哽咽著告訴記者。結婚不久她懷過一次孕,因為高齡,加上自己不知道鄰居家有麝香還老去串門,便流了產。後來一直沒再懷上小孩。
年輕時,身邊有人建議劉婆婆領養一個孩子。可飛行員丈夫拍著胸脯說:「我身體好,等老了我服侍你。」於是她放棄了。「我一直記住他那句話,可後來他卻偏偏突發疾病,發病兩個小時就去世了。」劉婆婆說,丈夫的去世讓她感覺天都快塌了,整日以淚洗面,「鄰居到家裡陪我聊天,聊不到幾句我就會哭。」
難題
獨居洗澡成為害怕的事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真不知道自己以後該怎麼辦。」劉婆婆在重慶沒有親人,她感到很無助。劉婆婆說,每次生病都是打社區居委會的電話,居委會派人陪同去醫院。因為有哮喘,一感冒就咳嗽得很厲害,需要住院。加上心臟不太好,今年就住了四次院。
每次住院,看到同一病房的其他人周圍都有家屬,自己卻沒有,劉婆婆就心酸得獨自一人抹淚。「居委會送我到醫院就已經夠麻煩他們了,住院就不能太麻煩他們。」劉婆婆說,別人都有家屬送湯送飯,自己卻只能吃醫院的食堂,「我雖然在重慶生活了幾十年,但我至今都不怎麼習慣重慶的飲食,醫院的飯菜很吃不慣。可家裡就我一個人,沒人送,只有將就吃。」
因此,在家時劉婆婆很害怕生病,生活便過得小心翼翼。出門不會走太遠,儘量在小區附近買菜。而在家最大的難題就是洗澡,甚至還感到有些害怕一個人在家洗澡,「之前聽說過鄰居在家洗澡摔倒的事,像我這樣年紀的人,摔一下不知後果會怎麼樣,我家裡又沒有人,摔倒後都無人知曉。」劉婆婆說,為了防摔倒,她準備一雙特別防滑的拖鞋,還買了一把椅子方便坐著洗澡,有時鄰居們到家裡串門,她會趁鄰居們在客廳聊天時去洗個澡,以免有不測時鄰居能及時發現。
「夏天洗澡還好,就是怕摔倒。可冬天衣服穿得多,穿脫都要很久,因不是每天洗,要多洗一會兒,又特別怕感冒。」劉婆婆說,每次洗澡都洗不到背,家裡裝修時又只裝了兩個浴霸燈不暖和,因此冬天避免感冒都不敢怎麼洗澡。
解困
「助浴快車」接她洗澡
好在劉婆婆害怕的洗澡難題,在去年6月得到了解決。由重慶市慈善總會、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重慶三心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助浴快車」項目,助浴師不定期上門接劉婆婆出來免費幫助她洗澡。
據了解,該項目自2018年12月正式發起,為80歲以上老年人(如60歲以上老年人迫切需要此項服務,可納入服務範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殘疾老年人,空巢、孤寡、留守老年人,術後無人照顧傷病人員、重度殘疾人等,提供洗頭、洗澡、修剪指甲、理髮、修面、心理慰藉為主的免費助浴服務。
記者了解到,「助浴快車」內有一個更衣室和助浴室,室內有空調,有納米消毒系統和通風設備。重慶市慈善總會秘書長楊豔梅介紹,「助浴快車」已經由原來的1輛增加到目前的10輛,預計每年可惠及至少3萬名老年人。
「對於可以行動的老人,如果附近社區有固定的點,我們會接他們到固定點洗。如果沒有固定點就接他們到助浴快車上洗,要是行動不便,我們的助浴師還可以帶上設備到家中幫助老人洗。」重慶三心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隆全明說。
「在滿是泡泡的浴缸裡泡澡,還有人陪我聊天,給我搓背,非常舒服。」劉婆婆說,洗完之後在旁邊躺著休息休息,真的是一種享受。
願望
更多老人能「沐浴幸福」
「洗澡對於普通人來說簡單到不值一提,可只有老了活動不是很方便之後,才能理解洗澡的難處。」劉婆婆說,她希望更多和她一樣或比她洗澡還困難的老人能「沐浴幸福」,享受沐浴帶來的快樂。
據了解,截至目前,「助浴快車」已經開進渝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南川區等16個區縣,超65個社區、街鎮、養老機構開展了129場助浴服務活動,為超過3000名老年人提供了助浴、健康體檢、精神慰藉等服務。
據報導,我市老齡人口已高達719.55萬。其中,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超過100萬人,失能老人約55萬人。或許,洗澡是這些老人共同的難題。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張春蓮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