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一線城市與世界四大一線城市GDP比較,誰的實力更強?

2020-12-20 不如隨風

當前世界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四個,分別為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及法國的巴黎,這四個城市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科技、文化,在全球範圍內都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國際知名度高,不是其他城市可以相提並論的,以下我們就來對世界四大一線城市進行逐一點評。

東京是亞洲第一大城市,是一座擁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超級大都市,2017年GDP高達975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東京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財富500強企業總部。東京這座巨無霸城市,雖然日本經濟經歷了迷失的20年,但東京仍然是地球上GDP總量最高的城市。

日本東京

紐約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第一大城市,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美國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同時也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曼哈頓是紐約的金融核心區。紐約的整體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經濟競爭力世界第一,也許地球上也只有紐約具備與東京一較高下的實力,2017年紐約GDP為9007億美元。

美國紐約

倫敦是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倫敦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倫敦的最大行業是金融業,是世界上最大的貨幣交易中心,倫敦擁有大量的外國金融機構,數量遠超歐洲其它城市,在金融領域,倫敦應該是全球唯一可以與紐約抗衡的城市了,2017年倫敦GDP為6950億美元。

英國倫敦

巴黎是一座浪漫之城,時尚之都,法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歐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經濟實力僅次於倫敦。巴黎的時裝和化妝品世界聞名,引領世界時尚潮流。埃爾菲鐵塔是巴黎城市文化的象徵,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築物之一,2017年巴黎GDP為6650億美元。

法國巴黎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及廣州。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北上廣深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大陸最頂尖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北京是我國首都和國際交往中心,上海是我國經濟金融中心,深圳是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廣州則是我國的商貿中心,2017年這四座城市的GDP分別為4464億美元、4148億美元、3302億美元及3185億美元。

中國與世界四大一線城市經濟比較

2017年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GDP總量均進入了亞洲前十名,綜合實力在亞洲名列前茅。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經濟競爭力,還是國際影響力,中國四大一線城市與世界四大一線城市的差距還很大。中國只有繼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埋頭苦幹,努力提高城市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的發展水平,才能使我國城市越來越強大,最終趕上發達國家城市的水平。

相關焦點

  • 廣州和上海誰的實力更強?有望超越香港成為世界一線城市嗎?
    我們國人從小到大都比較熱衷於排名座次,上學考試排名次,工作業績排名次,運動會更要爭名次!這是必須的!城市當然也有排名次,這不大家還吵開了 我國的大都市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是國家中心,深圳為南方的特區示範區!
  • 中國最強新一線城市,GDP排名全國前十,有望晉升一線城市
    今天為大家介紹了該城市,北上廣深的這幾個這樣的一線城市的繁華,但不是另外哪裡也不去,他反而是不斷發展北上廣深的這四大城市正在追趕準劉備想說可以,說到他大家都會想到帥哥美女,更有趣的是,我國的國寶也住在這裡,相信說到這裡,大家都能猜到說的是哪個城市吧,沒錯就是成都。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中國新一線城市「大混戰」,蘇杭稱霸,武漢、長沙、成都強勢崛起
    眾所周知,中國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經濟的全球化的契機下,抓住機會和合作,並獲得了世界很多國家,「中國的實力」的理解,同時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中國以及中國文化讓請深愛!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城市開始嶄露頭角,如2019年公布的15個新一線城市,展現出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目前,四大一線城市接近飽和,北京和上海面臨人口飽和,廣州面臨經濟夾擊,深圳面臨土地難,可以說每個城市的現狀都不一樣。但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中國的新一線城市正處於「大混戰」狀態!
  • 20年間中國城市排名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一線城市變成四線城市
    我們來看一下近二十年有哪些城市崛起哪些城市沒落。2000年中國前二十強城市排名:第一上海經濟總量4551億元。第二北京經濟總量2479億元。第三廣州經濟總量2376億元。前十強城市排名基本沒有與2020年十強城市排名基本一致並無太大變化。唯一變化是20年後重慶超過廣州經濟排名位居第四,十強城市變化最大莫過於天津(四大直轄市之一)2020年天津經濟跌出十強被南京超越下滑至十一位。
  • 除開四大直轄市:這些才是國內真正的十大城市
    而且作為直轄市,天津與其他三個直轄市一樣,其經濟一直是與各省份並列列出,比較對象當然應該換成省。目前,很多人認為,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四大直轄市雖然作為一座城市存在,但是在行政級別上屬於省,有著與省相同甚至更好的國家政策與資源優勢,其城市配置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省的建制,因此不應該單獨與國內其他城市比較,而是應該與省比較更為合適。
  • 中國這省會比深圳小7倍多,人均gdp比它還高,還是世界一線城市
    我國稱上地大物博這四個字,有些城市的面積比一些國家的面積都還要大,確實讓我們感到十分自豪。如今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有很多城市都發展成為了一、二線城市,但是能在全球範圍排上一線的,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了。
  • 四大一線城市後,誰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城市」,「小上海」突圍?
    眾所周知,目前四個超級一線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這四座城市也是目前發展最好的,不管是GDP、交通、科技還是文化,都領先於國內各大城市。而繼四大一線城市後,哪座城市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城市」呢?「小上海」突圍?
  • 中國「最尷尬」的新一線,入選國家中心城市,GDP卻排在20名後
    已有15個新城市進入中國市場,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瀋陽,寧波和昆明,這些城市都是面向世界的未來中國的大都市,它們都是地區中心城市,有著獨特的競爭優勢。
  • 中國「最具爭議」的新一線,除了GDP破萬億,只有GDP算新一線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近年來,中國很多城市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包括經濟上的,政策上的,有的城市,截止在2018年gdp超過1.8萬億元,卻引發諸多議論,認為除了gdp之外,其他都不算新線。
  • 中國這座新一線城市,GDP全國排名第8,未來有望晉升一線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城市,雖然沒有北上廣四大一線城市那麼繁華,但也不差,甚至可以說是全國城市發展離他們最近的城市,提起它可以讓人想到美食美景和美女,更有趣的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就生活在那裡,這也是我們的國寶,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城市是成都。
  • 中國南方最「鬱悶」的城市,GDP接近1.1萬億,卻不是新一線
    近幾年,中國新一線城市的崛起讓很多人都刮目相看,因為中國目前只有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而隨著國力提升我們還需要更多一線城市,所以新一線就這樣強勢崛起。在新一線城市評價指標中GDP算是一個重要指標了,每年評選的15個城市中他們的經濟都是很高的,萬億自然不在話下。
  • 我國這座城市,其GDP在我國僅排36位,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
    我們的城市,它的GDP在我國只排36位,但它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隨著我國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建設日趨完善,許多城市也在不斷努力向前,在國際上的聲望也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的國際性大城市,如東京、倫敦、紐約等國際舞臺上的郵票
  • 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GDP超3萬億,被評選為世界一線城市
    關於上海,許多人未曾到過這座城市,但聞名遐邇,據傳說,這裡不僅是我國的經濟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這裡作為連接我國和國際的門戶之一,是更加繁榮的國際大城市,長江入海口的上海瀕臨東海,與日本隔海相望,位於長三角經濟圈,因為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圈,所以上海的經濟實力是不可小視的。
  • 中國「最強」地級市,GDP不如溫州、濰坊,卻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是我國的一線城市,絕對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領軍天團,傲視無敵,但是,不要忘記我們的寶島臺灣,臺灣歷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歷史原因,臺灣的社會發展比大陸要快得多,經濟發展程度也不比大陸差,臺北是臺灣的省會城市,與北上廣深相比,沒有最牛的只有更牛,無疑是中國非常牛的城市
  • 中國南方最「上進」的城市,GDP突破萬億,卻不是新一線
    近年來,中國新一線城市的崛起讓很多人刮目相看。因為中國現在只有北上廣西四大一線城市,隨著國力的提高,我們需要更多的一線城市,新的一線正在如此強勁地崛起。GDP被認為是新的一線城市評價指標中的重要指標,在每年評選的15個城市中,他們的經濟非常高,萬億自然不在話下。
  • 蘇州工業3.3萬億、GDP1.9萬億:蘇州成為中國新一線龍頭城市
    2000多億,超過杭州市近4000億GDP,客觀將綜合實力蘇州遠超成都、武漢、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無論人均、工業、GDP蘇州都遠超成都、武漢、杭州等城市,有些媒體把成都、武漢、杭州排在蘇州的前面,只能說明它們不知道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由工業、人均GDP、GDP等重要因素構成。
  • 北上廣深之後,誰會是中國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從狹義上代表著中國的一線城市,在更深層次上則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下形成的重要四環,承擔著對內對外聯繫的角色,是經濟發展的四大引擎。北上廣深四字排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時間發展的優先次級,凝聚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廣州貿易中心,深圳開放中心。
  • 中國第十大中心城市會落戶瀋陽嗎?
    東北城市群2001年國家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短暫的迴光返照瀋陽、大連經濟一度挺近中國城市經濟排名二十強。剛過7000億全國排名第28位,瀋陽gdp才6400億全國排名更是30以外第32位。瀋陽晉升新一線城市東北唯一入選城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不斷提升,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強省會城市異軍突起;現今中國共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武漢、成都、重慶、鄭州、西安
  • 臺灣經濟最強的4座城市,和大陸新一線城市GDP對比,誰更勝一籌?
    臺灣經濟最強的4座城市,和大陸新一線城市GDP對比,誰更勝一籌?如果拿臺灣經濟實力最強的4座城市和大陸的「渝漢蓉杭」比較,孰強孰弱?從2017年臺灣各市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知道,臺灣經濟實力最強的四個市分別是新北、臺北、高雄以及臺中,而中國內陸的「渝漢蓉杭」四座城市,分別是成都、武漢、重慶以及杭州,是大陸的新一線城市,是大陸城市中GDP總量的前十名中的經濟強市,那麼當臺灣經濟實力最強的4座城市和大陸這4座城市相比,到底誰更勝一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