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

2020-12-24 中國政府網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

促進辦法》的通知

教職成〔2018〕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經濟信息化委)、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單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將《辦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貫徹落實。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稅務總局

2018年2月5日


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規範、保障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發揮企業在實施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根據《教育法》《勞動法》《職業教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校企合作是指職業學校和企業通過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等方式實施的合作活動。

第三條 校企合作實行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學校企業雙主體實施的合作機制。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促進支持政策、服務平臺和保障機制。

第四條 開展校企合作應當堅持育人為本,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致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堅持依法實施,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合作協議,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權益;堅持平等自願,調動校企雙方積極性,實現共同發展。

第五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職業學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校企合作工作的統籌協調、規劃指導、綜合管理和服務保障;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本辦法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分工,做好本地校企合作有關工作。

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應當統籌、指導和推動本行業的校企合作。

第二章 合作形式

第六條 職業學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合作,積極為企業提供所需的課程、師資等資源。

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促進人力資源開發。

第七條 職業學校和企業可以結合實際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以下合作:

(一)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合作設置專業、研發專業標準,開發課程體系、教學標準以及教材、教學輔助產品,開展專業建設;

(二)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或職工培訓方案,實現人員互相兼職,相互為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學生就業創業、員工培訓、企業技術和產品研發、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支持;

(三)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學徒制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校企雙主體育人;

(四)以多種形式合作辦學,合作創建並共同管理教學和科研機構,建設實習實訓基地、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及學生創新創業、員工培訓、技能鑑定等機構;

(五)合作研發崗位規範、質量標準等;

(六)組織開展技能競賽、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優秀企業文化傳承和社會服務等活動;

(七)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合作方式和內容。

第八條 職業學校應當制定校企合作規劃,建立適應開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學組織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確相關機構和人員,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健全質量評價制度,為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和技術升級提供支持與服務;增強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研發的能力。

第九條 職業學校和企業開展合作,應當通過平等協商籤訂合作協議。合作協議應當明確規定合作的目標任務、內容形式、權利義務等必要事項,並根據合作的內容,合理確定協議履行期限,其中企業接收實習生的,合作期限應當不低於3年。

第十條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舉辦或者參與舉辦職業學校,設置學生實習、學徒培養、教師實踐崗位;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在職業學校設置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機構。企業職工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學習成果,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和辦法與職業學校教育實現互認和銜接。

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情況應當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第十一條 職業學校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行業組織,鼓勵和支持職業學校與相關企業以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等方式,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

職業教育集團應當以章程或者多方協議等方式,約定集團成員之間合作的方式、內容以及權利義務關係等事項。

第十二條 職業學校和企業應建立校企合作的過程管理和績效評價制度,定期對合作成效進行總結,共同解決合作中的問題,不斷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領域。

第三章 促進措施

第十三條 鼓勵東部地區的職業學校、企業與中西部地區的職業學校、企業開展跨區校企合作,帶動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職業教育的發展。

第十四條 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激勵政策、脫貧攻堅規劃時,應當將促進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作為重要內容,加強指導、支持和服務。

第十五條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指導、協助職業學校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應當充分發揮作用,根據行業特點和發展需要,組織和指導企業提出校企合作意向或者規劃,參與校企合作績效評價,並提供相應支持和服務,推進校企合作。

鼓勵有關部門、行業、企業共同建設互聯互通的校企合作信息化平臺,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平臺發展、實現信息共享。

第十六條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把校企合作作為衡量職業學校辦學水平的基本指標,在院校設置、專業審批、招生計劃、教學評價、教師配備、項目支持、學校評價、人員考核等方面提出相應要求;對校企合作設置的適應就業市場需求的新專業,應當予以支持;應當鼓勵和支持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開設專業,制定專業標準、培養方案等。

第十七條 職業學校應當吸納合作關係緊密、穩定的企業代表加入理事會(董事會),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審議。

職業學校設置專業,制定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應當充分聽取合作企業的意見。

第十八條 鼓勵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學徒制培養。開展學徒制培養的學校,在招生專業、名額等方面應當聽取企業意見。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和需求的企業,可以與職業學校合作設立學徒崗位,聯合招收學員,共同確定培養方案,以工學結合方式進行培養。

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在招生計劃安排、學籍管理等方面予以傾斜和支持。

第十九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鼓勵省級人民政府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對深度參與校企合作,行為規範、成效顯著、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相應政策支持。各級工業和信息化行政部門應當把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情況,作為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及其他有關示範企業評選的重要指標。

第二十條 鼓勵各地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校企合作。鼓勵各地採取競爭性方式選擇社會資本,建設或者支持企業、學校建設公共性實習實訓、創新創業基地、研發實踐課程、教學資源等公共服務項目。按規定落實財稅用地等政策,積極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和企業參與辦學。

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審慎授信管理,為校企合作提供相關信貸和融資支持。

第二十一條 企業因接收學生實習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以及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依法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校企合作成效顯著的企業,可以按規定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應當鼓勵職業學校通過場地、設備租賃等方式與企業共建生產型實訓基地,並按規定給予相應的政策優惠。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促進職業學校與企業人才的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職業學校可在教職工總額中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過流動崗位等形式,用於面向社會和企業聘用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等擔任兼職教師。

第二十四條 開展校企合作企業中的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具備職業學校相應崗位任職條件,經過職業學校認定和聘任,可擔任專兼職教師,並享受相關待遇。上述企業人員在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可視同相應的技術或科研成果,按規定予以獎勵。

職業學校應當將參與校企合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內容,具有相關企業或生產經營管理一線工作經歷的專業教師在評聘和晉升職務(職稱)、評優表彰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對待。

第二十五條 經所在學校或企業同意,職業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根據合作協議,分別到企業、職業學校兼職的,可根據有關規定和雙方約定確定薪酬。

職業學校及教師、學生擁有智慧財產權的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成果,可依法依規在企業作價入股。職業學校和企業對合作開發的專利及產品,根據雙方協議,享有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的自主權。

第二十六條 職業學校與企業就學生參加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和學徒培養達成合作協議的,應當籤訂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協議,並明確學校與企業在保障學生合法權益方面的責任。

企業應當依法依規保障頂崗實習學生或者學徒的基本勞動權益,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報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剋扣。

第二十七條 推動建立學生實習強制保險制度。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應根據有關規定,為實習學生投保實習責任保險。職業學校、企業應當在協議中約定為實習學生投保實習責任保險的義務與責任,健全學生權益保障和風險分擔機制。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負責對職業學校、政府落實校企合作職責的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定期發布督導報告。

第二十九條 各級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將校企合作情況作為職業學校辦學業績和水平評價、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以及行業組織,加強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監督、指導,推廣效益明顯的模式和做法,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做好管理和服務。

第三十條 職業學校、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不得損害學生、教師、企業員工等的合法權益;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由相關主管部門責令整改,並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第三十一條 職業學校、企業騙取和套取政府資金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退還,並依法依規追究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職業學校,是指依法設立的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校、技工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

本辦法所稱的企業,指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的各類企業。

第三十三條 其他層次類型的高等學校開展校企合作,職業學校與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機構開展合作,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職業學校與企業之間可開展7種形式合作
    中國網2月22日訊 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請介紹一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出臺的背景和意義,它與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有什麼聯繫?
  • 校企合作將成職業學校考核指標
    中青在線北京2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慶玲)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職業學校進行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促進措施及監督辦法做出了規定,將於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 《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印發
    按照《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範圍 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金制度的意見》(財教〔2012〕376號)的規定,為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的管理,確保免學費政策順利實施,我們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5.著力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校企一體辦學  加強校企合作,創新多樣化的校企一體辦學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普遍實行工學結合,紮實穩妥地開展學生頂崗實習、工學交替和訂單培養,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  強化鼓勵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和機制建設,推進位定《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促進辦法》和校企一體實施方案。
  • 貴州省進一步規範校企合作辦學行為及收費管理
    為進一步規範校企合作收費管理,確保我省校企合作辦學的健康發展,經教育廳黨組研究並商省有關部門同意,省教育廳近日就規範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各類職業學校校企合作辦學行為及收費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嚴格執行我省教育收費項目
  • 職院學生成工廠廉價勞動力 校企合作該如何規範
    校企合作是一種創造雙贏的合作,因而政策制度對此明確支持,比如六部門今年專門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其中,實習是校企合作的常見項目之一。然而從實踐看,部分職業院校學生到合作企業實習卻遭遇到專業不對口、工作時間長、實習工資低等問題。
  •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職成〔2020〕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國資委、扶貧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落地情況分析
    目前來看,近兩年有新出臺或修訂過類似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促進條例或實施細則方案的僅江蘇、吉林、湖南、福建等10餘個省市,相對來說操作性較強。如《江蘇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將學校、企業、行業各自應該怎麼做、互相之間如何合作,以及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該做什麼,發改、科技、工信、財政、人社等部門又該怎樣配合等,都做了具體規定。這類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比較少見,大部分地區出臺的文件缺少此種特質。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答記者問
    建立職業學校教師定期企業實踐制度著力推進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答記者問日前,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
  • 四川現代職業學校:助推產教融合,優化校企合作,心系學生成長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2018級人才培養方案》、《四川現代職業學院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四川現代職業學院頂崗實習管理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根據各教學單位2018級頂崗實習實施方案,為全面了解2018級頂崗實習學生實習情況、企業需求情況、 校企合作情況、企業員工學歷提升、職業培訓需求等方面的情況。經學校研究決定,由學校領導牽頭,於2020年暑假開展了2018級頂崗實習基地實地走訪調研。調研由學校黨委書記、副院長劉興星擔任組長,紀委書記程勇任副組長。
  • 重慶5所職業院校獲批首批職業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建設項目
    《中央電化教育館關於公布首批職業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建設項目院校名單的通知》,公布了首批「職業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建設」項目院校名單,其中重慶5所職業院校在列。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和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5所職業院校在列。
  • 教育部: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 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以類型教育為基點,我們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圍繞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類型特色,堅定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 重慶5所職業院校獲批首批職業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建設...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 李星婷 實習生 唐苓鈴)8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獲悉,中央電化教育館印發《中央電化教育館關於公布首批職業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建設項目院校名單的通知》,公布了首批「職業院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建設」項目院校名單,其中重慶5所職業院校在列。
  • 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印發意見,整省推進職業教育...
    建設一批學歷教育與專項技能培訓為一體的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支持舉辦不同類型、特色鮮明的職普融通性高中,促進普通高中多樣性特色化發展。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合作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探索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支持甘肅繼續實施中高職「3+2」以及高職本科「3+2」銜接培養模式。
  • 教育部關於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支持建設國家級團隊,探索建設模式,集聚優質資源,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示範引領地方政府、職業院校建設省級、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以點帶面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二)校企合作,專兼結合。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資源,形成命運共同體,支持企業深度參與教師能力建設和資源配置,建立學校優秀教師與產業導師相結合的「雙師」結構團隊。
  • ...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職成〔2020〕7號   (四)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10.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建立產業人才數據平臺,發布產業人才需求報告,促進職業教育和產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研製職業教育產教對接譜系圖,指導優化職業學校和專業布局,重點服務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遴選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型城市,推動試點城市建設開放型、共享型、智慧型實訓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部門明確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徐蕊、韓潔)記者20日從財政部獲悉,為了規範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管理
  • 教育部印發新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簡稱新設置標準)的通知,要求中職學校專任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數不低於20%,專業教師數應不低於本校專任教師數的50%,其中雙師型教師不低於30%;每個專業至少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2人。
  • 教育部官宣 |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和《關於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教高〔2018〕3號)等有關文件精神,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現將《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
  • 關於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各高等職業學校、省屬中等職業學校:為深入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促進校企「雙元」育人,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9〕23號)、《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8〕47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