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樹的栽植中,栽樹實際上不難,難的是後期管理,要想果樹早掛果,早豐產,離不開我們後期的管理,所以才有「三分種,七分管」的說法。栽後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定植成活率,保證苗木健壯生長為以後的生長發育奠定良好基礎。其主要內容如下:
1.定幹
苗木定植後要及時定幹,以減少水分損失,並使地上部和地下部保持平衡,利於幼樹的成活和生長。定幹高度為80cm左右,剪口下留壯芽。杏樹的幹宜高不宜低,實踐證明,「杏樹凍低不凍高」。但是,栽後需埋土保護的地區,可在發芽前除掉培土以後再行定幹,並留樁1cm左右,以防風乾。秋植幼樹在入冬前應進行防寒,以免抽條和凍害,該項工作在北方冬季幹、寒地區尤其重要。可將幼樹自近根部彎倒,苗木倒向跟當地主要風向相同,用土埋嚴,並超過15cm。幼樹較粗,彎倒有困難的,可以採用下部堆土堆、上部扎草把的方法防寒。
2.苗幹套袋
北方春季由於多風乾旱,新植樹時常易抽乾、悶芽,成活率低和緩苗期長,並易受金龜子為害。套塑膠袋後可避免苗木抽乾,提高成活率,而且發芽快、整齊,新梢生長速度快,生長量大,並可有效防止金龜子為害。套袋方法:用普通農用塑料薄膜製成10cm寬、90cm長的條狀口袋,定幹後立即自上而下套上,下端埋入土中10cm左右即可。注意袋要逐步取,當幼芽長到3cm左右時,分3~4次開洞透氣。
第1次在袋中部扯開4~5個指頭大的小孔以後每隔2~3天擴大1次,6~8天後,幼葉已從孔中長出,內外溼度基本相同,然後於傍晚去掉殘袋。取袋過早,幼芽仍有被金龜子食害的可能;取袋過急,新葉從高溼環境中很快暴露在高溫乾燥的大氣中,葉緣易焦燒;過晚新梢扭曲。可套塑料布做的小筒(但要有透氣孔),也可在定幹後用醫用凡士林對苗木進行塗抹,能有效防止抽乾,提高成活率。
3.澆緩苗水與覆地膜
栽植後要立即澆水,扶正倒伏的植株,水滲後用表土在樹幹基部封土堆以固定植株,並將坑縫密合。隔5~7天再澆1水。澆第二水後最好將根際範圍覆蓋地膜,以保持水分,提高地溫,促進幼苗生長。以後視土壤墒情及時澆水,澆水後還要做好保墒工作。在進入旺盛生長期的6月,每株追施尿素50-100g。在新葉初展後,每過半個月左右,於葉面噴施0.3%~0.5%的尿素1次,連噴2~3次。秋季葉面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促進枝條成熟。雨季還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4.抹芽與刻芽
苗木發芽後早抹除苗幹下部的芽,有利於整形帶內枝條的生長。在發芽後對於苗幹整形帶內無萌發跡象的芽,要選擇位置和方向合適的地方實施刻芽。選好芽位後,在其上方1cm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或抹一小塊(綠豆大小)發枝素,可起到刺激發枝的效果。苗幹傾斜的植株,要在基部靠近苗幹處立一支柱,加以糾正,以防由於苗幹傾斜,引起偏冠。具體操作時要注意保護接口,以防折斷。
5.補栽
栽植苗木時應事先留下一定數量的預備苗木暫時假植,以備補栽之用。補栽的時間以雨季或秋季為好。栽植後及時調查成活情況,分析死亡原因,並於建園後第2年春季進行補栽。用於補栽的一般均為大苗,要求刨苗時苗木根系大,剪平傷口,並按樹形要求進行修剪,去掉部分枝梢。栽後及時連澆兩水,確保成活及正常的生長發育。
6.防寒
北方幹寒地區1~3年生樹,易引起根頸凍害日燒和抽條死亡,必須採取措施。秋栽幼樹在入冬前宜進行防寒,以免抽條或凍害,這在北方冬季幹寒地區,對保證栽植成活是重要的。對較細的當年栽植的苗木,可採用「臥倒」埋土的方法防寒,即將幼樹自近根部背著主要風向方面彎倒在地,用土埋嚴,近根部多埋土,使成土壠,覆土厚度有10~15cm即可。對較粗的幼樹,不易彎倒時,可以採用下部堆土、上部扎草把的方法防寒,還可塗防凍液進行保護。
7.預防病蟲危害
緩苗期常見有金龜子、大灰象甲、蚜蟲、卷葉蟲、毛蟲等為害新枝、頂芽,使生長受到影響,必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防治春季萌芽後,對於金龜子和大灰象甲等食芽(葉)害蟲的危害,套袋可防止。蚜蟲和紅蜘蛛的危害,可用一遍淨(吡蟲啉)、掃蟎淨(噠蟎淨)等防治,效果很好。例如,對黑琥珀李、澳大利亞14號李、蓋縣大李等易感穿孔病的品種應及時噴布殺菌藥劑,可使用50%的代森銨200倍液、20mL/L的新植黴素液、65%的代森鋅400~500倍或72%的農用鏈黴素3000倍液或農用鏈黴素+速補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