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增長的問題之前,我們先靜下來心想一想,「你現在的壓力、焦慮到底來自哪裡?」
內參君採訪了近20個知名餐飲品牌,梳理出了今年以來他們感觸最深的5個關鍵詞,這也是餐飲業當下甚至未來一段時間的風向標,在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夏季峰會)正式開幕前,來先睹為快。
關鍵詞1:回歸
餐飲的變化氣象萬千,但也有一些企業堅持不變。
比如巴奴,當別人在外賣、新零售上找到增長點時它卻都不為所動,只一心一意服務好到店客人;還比如蛙來噠,不迷戀定位、大v背書等營銷手段,專注做好自己;有很多副牌的57度湘,堅持在產品上發力,當別人都在去廚師化時,卻願意拿出百萬年薪招廚師……
通常人性喜歡多,喜歡做加法,但是基於第一性原理的戰略是舍。把那些對的、好的全都舍掉,只留一個適合你的堅守下去,這就是第一性原理戰略增長方法論。
巴奴毛肚火鍋 創始人杜中兵
今年我感受最深的有4點,一是外賣高速成長,改變了餐企原有堂食經營的能力和結構;二是市場品類激增,顧客分流很嚴重;三是商圈不斷變化,商場越來越多,對品牌一直發生著影響;四是品牌同質化很嚴重。
總之,中國餐飲業市場環境變化飛速,種種問題給餐飲創業者帶來巨大壓力,或許每一個創始人的內心都不是那麼平靜有定力。
巴奴和大家一樣,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但我還是想告訴大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主業,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把取捨的事情做好。大家一定要咬緊牙關,有讓子彈飛一會的耐心,也一定要有成就更大未來的導向,來思考當下的事情到底該怎麼做。
57度湘 創始人汪崢嶸
今年對我觸動最大的趨勢是,優秀的餐飲企業對產品、對技術的回歸,我認為這也是品牌在所在賽道上加速突圍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一個品牌可以有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蛙來噠 創始人羅清
餐飲行業從過去的沸沸揚揚做營銷,打造 IP, 玩轉網際網路,到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始回歸到練好基本功,把標準打磨得精益求精,QSC的質量不斷提升,人才培訓體系不斷完善,大家都回歸到讓品牌持續壯大,持續發展的這個基本功的修煉上來。
關鍵詞2:大數據
大數據不是礦藏,而是未來社會的土壤。是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
頂巧餐飲旗下的德克士在全國擁有4千萬集享會員,產品升級以及找出英雄產品都歸功於會員大數據的分析。《增長黑客》一書被稱為「創業公司的用戶與收入增長秘笈」,其實質就是通過數據分析和工程技術的手段為品牌自己的產品找到一個很好的增長點。
頂巧餐飲 副執行長邵信謀
2018年,無人智慧餐廳繼續在餐飲行業掀起熱潮,已經成為各大餐飲品牌的必爭之地。但其實,無人智慧技術只是表象,一切競爭還是在於大數據的分析。
在餐廳門店端,無人智慧的呈現,其實並不在於前臺有沒有人的問題,而是後臺所串聯起來的數據化分析內容,背後最終是大數據所產生的價值,繼而通過分析達到精準營銷的目的。
《增長黑客》作者 範冰
未來的餐企,如果擅長用數據分析以及工程技術的手段,來促進自身產品的增長,這樣的公司會非常有前途。
比如杭州一家做輕食、代餐食品的品牌若飯,創始人是工程師出身,非常擅長用編程和技術解決問題。品牌原本的客群定位是程式設計師、極客,但這部分群體總體規模比較小,後來他們通過寫腳本的方式,去知乎上抓取了用戶的其他關註標籤,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絕大部分是女性群體,後來品牌定位及時調整,營收一下子就上來了。
關鍵詞3:新零售
今年餐飲業最熱的兩個詞,一個是外賣,另一個就是新零售。零售讓消費者有了脫離門店的體驗,構建了新的消費場景,同時也讓品牌收穫了做堂食時不敢想像的業績。
霸蠻(原伏牛堂) 創始人張天一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餐飲零售化,過去餐飲行業更多的是一個服務行業,隨著零售這個要素的加入,讓我們過去認為很重的、很難標準化、難以快速擴張、有地域空間限制的行業屬性,有了一些新的機會和空間可以去探索。
宴遇 創始人傅乙晟
未來線上線下會加快融合,只搞定線上流量的,會慢慢失去流量的成本優勢,而懂得線上線下一起玩的品牌才能做得更大。
比如瑞幸咖啡,用網際網路用戶裂變的方式來做餐飲。傳統的餐飲要講流量,講好位置,講門頭,但瑞幸咖啡用用戶帶用戶的方式做流量,極大地壓縮了時間等成本,用很短時間建立起品牌。
望京小腰 創始人張高立
今年明顯感覺競爭更激烈,經營壓力更大了。未來餐飲肯定會朝著線上線下兩種趨勢發展,通過電商平臺做零售,同時線下走商超、門店,很多產品還會往定製化發展。
關鍵詞4:供應鏈
餐飲競爭就是食材競爭,食材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競爭。供應鏈決定餐企「上清華」還是止步「讀高中」。
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線上外賣代運營服務商食亨,在服務了周黑鴨、滿記甜品等在內的150多家餐飲連鎖品牌後,對此更深有體會。
食亨科技 創始人方詩魂
今年我感受最深的餐飲現象,就是隨著上遊供應鏈整體工業化的加速,連鎖品牌的擴張越來越加速,從而使整個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資本關注。我認為,未來餐企的發展肯定會擺脫原來難複製、擴張的痛點,隨著資本進入,越來越多成熟的餐飲品牌會在市場上冒頭。
關鍵詞5:小吃集合
《中國餐飲報告2017》數據顯示,小吃簡快餐的門店數量佔到了全國餐飲門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而且增長最快,遠超其他品類。以前大家對小吃的印象是不入流,不能登大雅之堂,但黑白電視打破了消費認知,並且引領了小吃集合店的升級風潮。
黑白電視老長沙吃貨鋪 創始人鄧付紅
近年來很多小吃開始從地方走向全國,小吃品類可以說是增長最快的一匹黑馬。但如今單品類小吃競爭激烈,只靠一個單品的客單價不足以維持門店運營,而小吃集合店的出現讓門店的產品線更加豐富,而且有益於提高客單價,會成為一種趨勢。
此外,還有不少受訪者提到爆品、餐飲娛樂化、專業化、飲品和甜品爆發等關鍵詞。
看到這兒,你是否感同身受?內參君最大的感受是,每個餐飲老闆都很焦慮,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提到了「競爭加劇」。
本文轉載來自:餐飲老闆內參 王豔豔,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