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酷媽
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缺氧,最後不幸窒息身亡,孩子不動不哭還以為孩子睡著了。
孩子遊泳時,媽媽和外婆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圓圓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
直到爸爸回家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將孩子緊急送醫,經醫院檢查,女嬰多項指徵異常,因缺氧時間過長,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
目前嬰兒遊泳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父母都知道嬰兒遊泳的好處多多,因為嬰兒不會自己遊泳,所以要靠輔助工具來完成,而脖圈也成為了現再使用最多的,方便、快捷,也非常普遍。
很多新生兒父母為了方便、衛生,為孩子購買了遊泳設備,在家就能讓孩子遊泳。
育兒專家崔玉濤曾表示:嬰兒遊泳好處多,但不建議通過佩戴脖圈的方式讓寶寶進行遊泳,更多的希望寶寶能夠通過親子遊泳的方式得到鍛鍊。
我家寶寶小的時候,我們這邊寶寶遊泳剛剛興起,寶寶店也非常推薦,我記得當時讓寶寶遊了一次,後來就沒有再遊過。
當時婆婆也在,婆婆就說:你看,孩子遊泳能舒服麼,頭套在遊泳圈上多難受。後來就不讓孩子遊泳了。
醫生提示,對一個月的嬰兒,不建議Ta戴脖圈進行遊泳的。因為這個脖圈,第一是會勒住脖子,第二就是小孩子的重量,這樣下壓的話很容易導致窒息。
所以,新生嬰兒家長應該注意,給孩子增強免疫力、多運動的方法有很多,父母應該密切關注孩子,應該在專業人的指導下給孩子進行,不要私自的給孩子各種鍛鍊。
畢竟孩子還小,雖然說從小鍛鍊遊泳是好事,但安全也要跟得上,父母也要密切專注孩子。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
2017年9月5日,福建省立醫院接診一名溺水的9個月大嬰兒。家長給寶寶套上泳圈,讓寶寶在家中的充氣泳池中浮水遊泳,但在家長離開期間,泳圈翻倒,造成嬰兒溺水,被送往醫院ICU搶救。
嬰兒用脖圈必須大小合適,不宜過大或過小。
太大會讓寶寶頭脫出來,造成溺水;太小就容易卡脖子,一樣會發生危險,寶寶這麼小,不舒服又不會說,而且在水中也沒有很大的力氣掙扎,所以父母要注意觀察。
如果不是必要,最好不要戴,可以選擇親子遊泳,媽媽也能得到鍛鍊。
父母應該把握好孩子的遊泳時間,不能覺得孩子玩得很高興就讓孩子多遊一會,最好10—15分鐘左右。
因為孩子的體能也是有限的,長時間對於孩子的鍛鍊已經超綱了。
不是水越多越深越好,應該讓孩子的腿能觸碰到池子底部,這樣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記得兒子第一次遊泳時,感覺他很緊張,小手一直亂抓,我就把手指伸給他,他一直死死地抓住我的手,應該就是沒有安全感吧。沒2分鐘,婆婆就把孩子抱上來了,他說不行,以後不能讓遊泳了,明顯就是害怕。
其實當時挺不理解的,現在想想婆婆是對的。
現在也有好多這種機構,父母可以選擇比較好的,裡面有比較專業的人員指導父母怎樣和孩子進行親子共遊。
最後,酷媽想說:不管怎麼樣,孩子的安全第一位,如果沒有很好的選擇,儘量不要讓孩子遊泳,可以學學寶寶其他的鍛鍊方式,比如:經常給寶寶活動活動小手、小胳膊,給寶寶做做按摩等之類的,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
長大一點寶寶就可以自己動來動去,爬來爬去,運動量也是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