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碩士期間如何發表一篇綜述論文

2020-09-15 阿魚編輯

✿ ONE DAY ✿


目前國內的研究生,發論文是畢業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所以絕大部分研究生和我一樣一入學就要開始思考如何能夠儘快寫出一篇合適的論文來發表。奈何並不是所有導師在我們剛入學就會給我們數據寫文章,而是要求我們閱讀相關文獻並儘可能寫出篇文獻綜述來,這對於我們這些科研新手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過有幸的是我在研一期間就在核心期刊發表了1篇綜述文章。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完成了以後才會發現並不是當初想像的那樣困難,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驗,希望給剛入學又需要寫綜述論文的師弟師妹們帶來一些幫助。

一 文獻搜集 寫文獻綜述避免不了要閱讀大量的論文,當然並不是盲目地去閱讀,而是根據導師給自己定的研究方向去搜集大量的相關文獻,然後再進行針對性的閱讀。建議大家先通過檢索相關的中文文獻,在閱讀一部分中文文獻並對研究相關的專業術語及常用的理論方法熟悉以後再搜索並閱讀英文文獻。最常用的中文文獻檢索工具非「中國知網」莫屬,這是每個學校的標配,常用的英文文獻的檢索工具有Web of SCIence、EI Compendex、谷歌學術和百度學術等。那麼問題來了,英文文獻不像中文文獻那麼容易下載,你會發現好多自己想閱讀全文的英文文獻都是收費的,而我們總不可能都買下來啊,所以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免費下載英文文獻的終極武器——SCI HUB (http://www.sci-hub.cc/),有了它你會發現所有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使用方法極其簡單便捷,我就不再贅述了。


二 文獻整理
我們前面下載了那麼多的文獻,到底該怎麼整理呢?大家會發現網上有很多人推薦使用Endnote和Note Express這兩款文獻管理軟體,起初我也嘗試著使用過這兩款軟體,但是發現它們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友好,至少對於我而言。不過還是建議大家嘗試使用這兩款軟體,如果和我一樣用了覺得實在不適合,那我就推薦一下自己目前使用的最原始的方法——文件夾分類整理法。我們可以把下載來的文獻根據主題進行初步分類,然後放在不同的文件夾中並根據主題進行命名,在閱讀的途中再進行具體分類,這樣方便我們下次進行快速查找,也方便我們後續的論文寫作。


✿ TWO DAY ✿


三 文獻閱讀
等我們真正開始閱讀文獻時就會發現,如果讀了1篇文獻尤其是英文文獻而沒有及時總結的話很快就會忘記這篇文獻講的是什麼。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文獻的閱讀,閱讀的同時在文檔上進行標記,把關鍵性的語句突出顯示,而且還要在Word中進行記錄和總結。有些同學喜歡用本子和筆記錄,但是我並不建議那樣做,因為它會加大你的工作量,而且不利於後期文獻綜述的撰寫。如果我們在Word文檔中進行記錄並同時註明引用自哪篇文獻,這樣可以為後續論文的撰寫以及參考文獻的插入帶來很大便利。


四 確定論文題目
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後,心中基本上對該研究方向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現狀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而這時我們就要開始著手把這些感覺轉化成文字表述出來了。此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論文題目,論文題目千萬不可定得過大,如果論文題目過大,一來是文章顯得沒有針對性,二來以我們的能力是寫不出來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回顧並歸納之前閱讀的文獻和記錄的筆記,從中提煉出其共同點,並找出其異同點,然後再確定自己的題目。題目確定了之後,第二件事情就是列題綱,對於寫綜述論文而言,題綱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對我們前期閱讀的大量文獻的歸納和分類,如若不然,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條理不清,更不要想說明什麼問題了。


✿ THREE DAY ✿


五 進行論文撰寫
前面我們已經把題目和題綱都確定了下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開始寫論文了,這時你就會發現前面做的文獻閱讀筆記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把文獻閱讀筆記中的內容按照題綱進行分類,然後直接引用到論文的正文當中,但這只是第一步工作。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些文獻筆記用自己的語言就行概括和銜接,使得文章語言通順,思路清晰。之所以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是為了避免文獻重複率過高,而用自己的語言將全文各部分進行合理的銜接是為了讓文章更加通順,使讀者能夠明確了解文章的思路。文章的初稿寫好之後,必須要進行反覆的修改才行,建議先把初稿拿給自己的導師審閱,一般情況下導師都會提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意見並能發現一些很重要的問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按照導師的意見進行反覆修改。中間的過程必定是痛苦的,因為有時你會發現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修改了,這時候建議大家先把文章放一放、晾一晾。等過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從頭到尾仔細閱讀自己的文章時你會驚奇地發現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和改進的思路。當我們進行反覆的修改並認為已經可以的時候拿給自己的導師再看一下,如果導師說可以了(當然不排除有的導師會先讓你投一下試試,也有的導師會一直拖很久才讓投),那我們就要準備投稿了。



六 選擇合適的期刊投稿
在投稿之前,選擇合適的期刊十分重要。因為EI和SCI的綜述論文大都是約稿,所以建議大家嘗試投核心期刊。在選擇核心期刊的時候,大家可以詢問一下自己的導師或者師兄師姐,看他們是否能推薦合適的期刊,因為他們之前投過的期刊必定錄取的機會大些。另外,我們還可以登錄科研類的網站和論壇查詢哪些期刊接受綜述論文。再次,我們還可以查詢自己專業的相關期刊,然後進入期刊的官方網站查詢其投稿方向,並查閱該期刊往期文章,如若往期都有綜述專欄,而且作者為在讀碩士生或者博士生,那麼這類期刊接受我們論文的可能性就很大。在投稿之前,建議大家和編輯部進行電話聯繫,進一步確認其近期是否有可能收錄並刊登自己論文相關的綜述文章,這樣有利於我們準確選擇期刊投稿。最後確定了投稿期刊以後,一定要登錄其官方網站仔細閱讀投稿要求,並按照其論文模板對自己的論文進行重新排版,切忌不要在字體、格式等方面犯錯誤。排版完成確認無誤以後按照其要求投稿即可,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審稿意見了,順利的話文章經過小修即可錄用。
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在讀碩士生如何儘快發表綜述論文的一些經驗和建議,一家之言難免會有不足之處,但還是希望能夠給大家尤其是新入學的碩士研究生帶來一定幫助。也預祝各位能夠儘快發表論文,如期順利畢業!


相關焦點

  • 在碩士期間只發表了一篇C刊論文,還有機會讀博嗎?
    但是每年還是會有一部分碩士研究生選擇攻讀博士,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員,所以為此查閱了很多的資料,諮詢了很多在讀博的師兄師姐,也了解到了很多的消息,一般來說更多的有讀博想法的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夠申請博士,而這便需要一定的條件,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讀研期間發表的論文。
  • 部分高校:不發表論文不能碩士畢業
    但近日一些在讀碩士研究生反映,學校要求畢業前在期刊發表論文,成了此時比找工作更讓自己牽掛的大事。記者調研發現,要求碩士畢業前在專業學術期刊乃至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並非個例,而這種要求,又出於何種目的,究竟是否合理?
  • 「如何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專題研討綜述
    切合實用 有的放矢  ——「如何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專題研討綜述  8月25日晚,本屆世界應用語言學大會的主會場特別為參會的教師和學者們舉辦了一場主題為「Getting Published in
  • 碩士畢業要求發表論文
    論文要求愁煞部分碩士畢業生 「研一入學時得知要在專業學術期刊發表2篇論文才能達到畢業要求,我從研一下學期就開始著手準備,但現在一篇論文都沒有見刊,今年學院又提出,發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可以對於學校的論文發表要求,寧夏某大學研三學生劉倩頗為無奈。 她告訴記者,目前達到學院論文發表畢業要求者寥寥無幾:「我們學院今年有近20名畢業生,達到普刊要求的還不到一半,在核心期刊見刊的更是少之又少。」 記者調研發現,有類似論文要求的高校並非少數。有的學校僅要求在專業相關期刊發表論文,如紹興文理學院要求「碩士生在學期間至少應公開發表一份與本學科、專業相關的科研成果。」
  • 如何寫一篇合格的學位論文?了解專家的評價指標!之二:文獻綜述
    專家在評價一篇論文的質量時,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綜述與選題、知識與能力、科學態度與寫作水平。今天,我們來介紹專家從哪些方面來評價文獻綜述。在大部分論文評閱書中,對於如何評價文獻綜述,寫得很抽象。對同學們來說缺少具體指導意義。
  •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自然》專訪
    例如,我在博士期間寫的第一篇綜述1是關於細胞如何積極感知藥物遞送用的納米粒子,與之互作、並適應它們的。我當時感到很沮喪,因為我發現我們對此的了解非常有限。正是因為那一次的經歷,我開始研究如何修改納米粒子的表面特性才能增強生物傳感。當我轉入博士後研究時,這個問題帶我發現了細胞-膜曲率的作用,並在這方面發表了論文,這也是我目前的研究重點。
  •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本科碩士論文框架?
    首先,我們說一下一篇合格的論文框架應該是什麼樣的1結構分明2重點突出3方案對策一一吻合以碩士論文為例第一章,為研究的目的,意義,理論這個部分寫在摘要與緒論後面,也有一些學校把這個部分歸結為緒論環節。但是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篇幅,一般研究目的不超過200-500字,這個要切記需要注意的是,本科論文一般不需要寫這個環節1 因為本科論文字數比碩士論文要少1-2倍2 在本科的開題裡面這些已經寫過了
  • 如何寫一篇合格的學位論文?了解專家的評價指標!之二:文獻綜述
    專家在評價一篇論文的質量時,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綜述與選題、知識與能力、科學態度與寫作水平。 今天,我們來介紹專家從哪些方面來評價文獻綜述。 在大部分論文評閱書中,對於如何評價文獻綜述,寫得很抽象。對同學們來說缺少具體指導意義。
  • Nature分享:如何寫好綜述論文?
    綜述類論文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它們可以提供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於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個人看法。同時,撰寫這類文章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可以做一些寫作練習。不過,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寫綜述類論文的訓練,或者不知道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是怎樣構成的。
  • 如何開始你的第一篇英文論文:系統性文獻綜述論文寫作與發表
    系統性文獻綜述論文現也備受SSCI與SCI國際期刊青睞。主講人:Dr.Xi,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後,具有文獻綜述法,用戶研究(問卷法和實驗法)和數據分析(定量和定性數據分析)的豐富經驗。擁有多個個人獨立科研基金項目於,並曾主持多項國際學術會議。其論文發表於國際SSCI&SCI高水平學術期刊,目前擔任多個JCR一區/二區審稿人。
  • 博士有沒有必要發表中文論文,聽聽專家們的看法
    論文撰寫所以就有導師提出,博士在讀期間必須發表一篇中文論文才能畢業,也就是用這種硬性指標的方式來促進博士對中文文字表達的訓練。但是對於博士期間繁重的科研任務和論文壓力,花時間寫中文論文帶來的作用感覺並不大,既不能作為畢業的條件,又不能作為找工作的代表作,所以面對博士到底有沒有必要寫中文文章的問題,塔主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改進:1.碩士畢業要硬性規定發表中文論文很多地方高校對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要求比較低,在讀期間只需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而不需要發表期刊論文
  • 「科研技巧」如何寫好一篇「三高論文」?
    毫無疑問,寫論文是我們科研工作者無可迴避、甚至日常「朝思暮想」的工作內容之一。發表論文可以宣傳課題組工作,建立在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度和口碑,也可以獲得領域同行們對自身工作的一個認可,或者反饋。對於之後的申請項目,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證明。寫一篇好的科研論文對於自身對工作的理解梳理和提升深化也是大有裨益,甚至不可或缺。那麼,什麼是「三高論文」呢?如何寫好一篇「三高」科研論文呢?
  • 如何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有些學校博士的科研成果獎評選就是根據你發表論文的級別來評定的,比如說,你發的是A類期刊,核定的級別和獎項要比其他期刊高些。只是,A類期刊很難發表。 言歸正傳,怎樣才能發表核心期刊呢? 一、論文準備 發核心期刊,首先你得有一篇拿得出手的論文才行,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 文獻綜述論文寫作
    也可指這一科學活動過程中生產的產品-綜述論文 (review paper)。不管是發表在著名科學雜誌,由學科領域專家撰寫的綜述文章;還是研究生按照培養方案要求,為開展研究工作,熟悉研究領域的狀況和最新研究進展,而學習寫作的學位論文綜述,均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導言;研究進展;未來展望和結束語。
  • 研究生應該如何發表SCI醫學論文?
    而且,研究生發表SCI醫學論文是有很多好處的,例如:1、畢業拿碩士學位。2、拿獎學金、各種獎勵。3、考博士。4、找工作評職稱。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醫學研究生都應該把發表SCI醫學論文作為目標。但是,由於SCI論文要求十分之高,發表SCI論文讓研究生非常頭疼的事情。究竟SCI醫學論文該如何寫呢?
  • 如何寫好一篇文獻綜述?師兄給你劃重點
    文獻綜述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純文獻綜述類的論文;二是學術論文組成部分的文獻綜述。本文所講的文獻綜述的寫作,主要是學術論文組成部分的文獻綜述。文獻綜述作為一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被稱為龍頭,萬事開頭難,是最難寫的,也是審稿專家最關注的地方。
  • 職稱論文封面模板(發表論文)職稱論文封面模板
    如何發表自己的文章?自己的文章想要發表,需要藉助一定的平臺,這個平臺可能是某些自媒體、可能是期刊,也可能是出版社。
  • 文獻綜述類論文寫作秘籍
    我們建議首先應該重點搜集和閱讀有代表性的文獻,特別是對相關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種子論文(seminal paper),然後再搜集和閱讀次要一些的文獻。那麼,如何查找代表性文獻呢?請教導師當然是最簡單、有效的途徑。但也有一些時候,我們擬綜述的主題並非導師擅長的研究領域,導師可能無法提供主要文獻閱讀清單。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採用下面一些方法。
  • 如何正確的發表一篇小論文
    我覺得發小論文的過程,一方面可以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將自己做的工作通過文字清楚的表達給別人,讓評審專家一看文章就知道你做了什麼工作,創新點在哪?通過發小論文,可以檢驗自己研究的問題有什麼意義?這樣對畢業論文撰寫也是有所幫助的。
  • 本科期間,發表一篇SCI論文,有多難?對考研有用嗎?
    這篇文章,我們討論一個話題,關於SCI論文與考研的關係,本科期間發表SCI,有多難?到底對考研有沒有用? 在討論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SCI,因為,即使是有些研究生,可能都不太了解SCI。 什麼是「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