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數超過4000家的月子中心,你以為暴利?大部分都虧慘了

2020-12-17 動脈網

外界看來,月子會所行業呈現的現象是「三低一高」,趨勢看好。

具體觀感是準入門檻低,沒有很高的前置性審批標準;技術門檻低,一群月嫂或者護士對接產婦;資金門檻低,三五千萬能開,三五十萬照樣開。收費三萬、五萬、十萬、幾十萬都有,利潤高,暴利。

其實不然。月子中心各環節成本越來越高,如果沒有精打細算的經營和綜合管理能力,是很難盈利的。

母嬰保健服務國家標準工作組的十二位成員之一,喜之家創始人徐寧早在4年前,也就是月子中心發展最迅猛的那段時間,就曾感慨:「雖然參與國標制訂的全國十二家月子會所大多是地區性強勢品牌,但也只有一家實現了盈利,可見這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時,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著手委託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集起草月子會所國標,月子中心剛剛開始往規範化細分市場發展。

北京90年代開的兩家月子中心,現在依然營業,上海每月新增4-5家,每月關門也是這個數,南京、上海數家品牌月子會所已幾易其主。

北上廣深四地月子中心分布最密集,但是形成品牌效應的每個城市不超過10家,其他二三線城市多則5家,少則2-3家品牌月子中心,而且整體呈現集中度低、跨區域加盟難、區域品牌強勢以及監管機制缺失等現狀。

月子中心市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心市場滲透率較低的現狀,導致投資者對大幅的成長空間抱有期待。良莠不齊的服務質量、管理和盈利水平,卻在一定程度上給未來的發展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90年代初,北京第一家月子中心新媽媽成立。創始人潘昕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就職於國家計生委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當時國家重點扶持項目月子中心。

她在創辦了國內首家月子中心之後又開設了北京第一家「嬰兒遊泳」培訓基地,為我國產後母嬰月子護理行業填補了多項空白。

創業之初,月子市場遠沒有現在這麼火爆,缺專業護理人員、缺資金、獲客難、消費習慣沒有養成。

現在市場上競爭非常激烈,高水平的運營人員進來了,包括月子中心的發源地臺灣的照護模式引進來,吸引了專業的醫護人員,商業模式更迭,大大小小的投資機構和熱錢也跟著進來了。

隨著消費升級,看似熱鬧的月子中心產業如何規範化發展,有哪些不錯的品牌以及投資機構,這個行業到底是真熱還是假熱?動脈網(wechat:vcbeat)對該產業進行了簡要梳理和探討,你將了解到以下情況:

1、三低一高的月子中心產業,為什麼整體盈利的情況並不好?

2、月子中心的起源地臺灣以及韓國的月子中心是什麼樣的模式?

3、月子中心未達到大眾消費的階段,為什麼熱錢還要湧入月子中心產業?

4、從物業以及運營模式上來看,月子中心可以分為哪幾類?

5、哪些人從事月子中心產業,直營和加盟模式的利弊分別是什麼?

6、月子中心到底是朝陽產業,還是假熱?

月子中心還未到大眾消費的階段

如上所述,中國內地月子會所,起步於十幾年前,2011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現在依然屬於初級階段,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

據統計總數超過4000家。一位月子中心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月子中心以每年超過40%的速度在遞增,現在甚至已經滲透到地級市和縣級市。」

不過,現階段客戶主要還是集中在消費能力較強的中高端用戶,覆蓋產婦數量,「北京、上海等城市也不超過8%,省會城市和地級市更低,遠沒有到大眾消費的階段。」一位投資人說。

坐月子是中國傳統生育習俗,但是「月子中心」的理念和模式是源自中國臺灣。

20世紀80年代開始,臺灣經濟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準與消費能力大幅提高,服務業的成長率也相應提升。當時,月子中心紛紛成立,並以科學合理的方法輔助產婦坐月子,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和信賴。

「目前,臺灣月子中心總數接近400家,臺北是集中地,純粹的醫療照護、精細的月子餐、標準化的運營和管理體系,這是臺灣月子中心的典型特徵。」臺灣月子中心典型代表敦南真愛總經理林森一向記者表示,這家月子中心在臺灣有4家門店。

臺灣的月子中心有直屬監管機構,因此不僅在照護要求上依據醫療級別進行規範,並且在硬體設計、運營方式、人員配置上也形成了統一的行業標準。照護人員以護士為主,沒有月嫂從業人員。

月子中心引入內地後,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提高以及一些明星效應或多或少的帶動,快速生根,部分高端月子中心採用臺灣資深團隊吸引客戶,一些項目如產後護理項目直接引過來。

機構也會因地制宜根據內地的消費者屬性做一些改變,比如臺灣月子中心大多採取集體照護模式,內地有各種一對一或多對一的護理模式,憑藉這種模式,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獲得了最初的認可。

市面上部分已經形成品牌效應的月子中心

太過純粹的臺式月子餐食也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中國北方注重麵食、西北地區重鹹重辣,因此會針對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做一些調整,在口感上更迎合當地消費者的飲食習慣。

也不排除一些月子中心在打「臺式月子」的概念,但在實質管理上還有很大區別,因為完全按照臺式的模式,包括直接聘請臺灣的管理人才,成本相當高。

比較特殊的是深圳,起源於為赴港生子的產婦服務,定位高端。政策影響,2014年後,各家月子中心開始立足於本地市場,客戶接受度逐步提升。

目前如美國爾灣等地區也遍布華人的月子中心,在服務模式和價格上,與國內並沒有太大差別,客戶更多是為了獲得美國戶籍。此外,韓國也是月子中心發展不錯的區域。

中國臺灣和韓國月子中心是什麼模式?

月子中心目前的市場有多大?根據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月子中心行業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10年我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約10.2億元,2014年規模約4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2.45%。

廣發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到2019年其市場規模約為150億元。相對於母嬰電商、口腔、醫美等成熟的消費醫療領域,這依然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市場。

引入內地以後,從一開始,月子中心就被打上了高端的標籤,高裝修、高成本、高收費,這點和臺灣的月子中心情況倒是不同。

在臺灣,醫院沒有辦法承擔產後護理和照護,產婦又確實有照護和恢復身體的需求,是真正的剛需,如同內地的月嫂。

在臺北萌芽,經過短暫的粗放式發展之後,政府出臺規範和限價政策,這對行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臺灣整體是集體照護的模式,並不是高端的消費,由於臺灣的人工成本很高,30個房間只配備15名左右的護士,成本控制非常嚴格。

「內地火熱的修身、塑形、皮膚美容,甚至調節夫妻、婆媳關係這樣的項目,臺灣是沒有的,這不是重點。月子中心在臺灣熱度已經非常平穩,價格平均下來也就是相當於內地五六萬元。」一位去臺灣實地考察過的月子中心從業者說。

上述從業者表示,臺灣入駐月子中心或者叫做產後護理之家的比例,佔到50%-60%,可能不同機構得出的數據略有偏差,其中選擇月子餐的超過70%,所以臺灣月子餐的產業是做得比較好的。

「臺灣消費者對行業的認知也不同,能接受在月子期間家屬都不來打擾,內地這種觀念才開始慢慢形成。她們很清楚月子期間什麼是重要的、該把錢花在什麼地方,相對來說更理性,這是市場成熟的一個表現。」禧月閣創始人嶽昭在接受動脈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月子中心在韓國也是平民化的消費,選擇入住月子中心,或者叫產婦調理院的比例接近60%。最低的社區模式,大概消費兩萬元就可以住14天,入住率高,翻床率也特別高,「不過吃的是自助的韓餐,也會有一些媽咪培訓課堂。如果客戶需要產康等項目,直接引進外部合作商,採取合作分成的模式。」一位月子餐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韓國一些婦產醫院、整形醫院,也會有類似月子中心業務布局,消費大概在三四萬元,不過這些機構獲利的重點是在產科、私密整形、醫美,月子中心只是前後產業鏈當中的一環。

至於高端的獨棟別墅式月子中心,消費普遍在六萬元以上,高於十萬元的也有,整體佔比低,約佔10%左右。

最主要的還是上述的兩種模式,其中社區模式約佔到50%,中間層的婦產、整形醫院約佔到40%。這個情況跟中國內地月子中心的分布比例也有很大差異。

當然,情況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幾年之前,入駐月子中心還是一個奢侈的消費體驗,如今中國媽媽群體已經不把這當成一種攀登不起的消費方式。月子中心總體是在走從奢華高端,往中低端下沉的過程。

一個現實的窘境是,對於中國普通的年輕夫妻來說,五六萬一個月的價格其實不算低,他們做消費決策的時候,自然會跟請月嫂和家政阿姨成本進行對比。

可是,對於一個正常運營的月子中心來說,「這個收費價格是最基本的,不然根本沒有辦法盈利,」雙湖資本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甚至有很多企業都盯著把月子帶回家這個概念,而且有一些實際的探索。」

月子中心看似繁榮,其實運營和盈利並不好做,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個行業,如果只是少數在盈利的話,轉型在所難免。

為什麼要選擇進入月子會所行業?

不可否認的是,從必要性來看,月子期間母嬰護理服務是國民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提升產婦生活質量的剛需產品,受益於「全面二孩」政策,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同比增長7.9%,出生率大幅提升,母嬰健康領域喜迎良機。

圖片來自於中康研究院

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根據2016中國統計年鑑數據,常住人口城鎮化率,2011年突破50%,目前已經達到57.35%,健康消費更加注重品質和服務。

未來的十五年內從國家財政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到家庭健康支出,都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進入,儼然成為中產階層產後新選擇。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母嬰護理服務業是少數幾個高增長、強需求的產業,同時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水平幾乎為零,全國僅四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分別為喜喜母嬰、喜之家、福座母嬰以及大美母嬰,單純從公布的盈利情況來看,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家新三板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和2017年半年報數據

從市場容量上來看,二胎政策的放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月子消費觀念的升級以及行業標準和監管政策的完善,在目前較低的滲透率基礎上,月子中心理論市場空間非常大,且格局未定。

野蠻發展之後,各種服務模式、投資規模、物業形式可謂百家爭鳴。經過市場檢驗之後,整合洗牌大幕即將拉開。

從母嬰產業鏈角度來說,月子中心處於母嬰行業食物鏈的前端,具有極強的產業鏈延伸能力,可擴展性和整合性強。

成都星月薈母嬰月子會所創始人廖建勤在接受孕富月子行業內參採訪時曾表示,基於服務人群的特殊性,月子中心客戶對品牌的信任和依賴遠大於其他行業,早發優勢明顯的優勢品牌,能夠快速佔有市場和用戶心智。

政策上,國家二胎政策開放、鼓勵服務產業升級、月嫂安置解決就業、國家標準《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GB/T33855-2017)出臺等,一定程度上為月子會所行業發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保障。

雖然,目前月子會所開業無需審批,最簡單的租用酒店就可以運營,但是奇缺的行業人才,包括醫護、運營等,再加上客戶散亂的需求,管理成本和管理能力要求極高。

對於大多呈現規模小且散亂的月子中心來說,整合以及城市下沉會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品牌企業的頭部溢價效應明顯,百舸爭流,為搶一張頭部入口的門票,因此,持觀望態度的投資熱錢會進入月子會所行業。

月子中心提供哪些服務以及如何盈利?

月子護理服務的是孕婦和新生兒易感人群,根據不同顧客的需要,提供諸如產前指導、產婦產褥期護理、產後康復指導、新生兒護理、新生兒早教、育嬰指導等專業服務。

針對產婦的產品服務包含但不限於產後體檢、生活護理、專業護理、營養月子餐、心理輔導、美容保健等,不同的月子中心會有不同的特色項目,例如開展各類媽媽課堂以及休閒交誼活動。

除了幫助新媽媽更快地適應新角色等基礎護理以外,還會協助產婦進行衛生清潔,做好傷口護理,美容保健和產後康復等項目幫助產婦恢復體形,為產婦定製個性化月子營養調理餐,也有心理輔導,幫助消除產後抑鬱等。

針對嬰兒部分,出生後的28天內為危險期,新生兒父母一般沒有經驗,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尤其是寶寶出現各種不適(溢奶、嗆奶等)或症狀(黃疸、溼疹)等時。

嬰兒服務主要有專業護理、生長監測、巡房健診、嬰兒設施等,不同的月子中心會根據自己的服務項目設置哺育室、嬰兒遊泳館、早教室以及陽光房等。

新生兒黃疸監測

因為月子中心不屬於醫療機構,會所裡不能進行治療服務,大型醫療器械是不能碰的,包括醫療級產後康復板塊,產後康復是有一個自然的周期,純粹的醫療康復沒有醫療資質是不可以開展的。

每一板塊想做出特色,需要花很大心思。月子中心涉及的服務項目很多,要把這麼多不同領域和專業的人士集合起來,實現各自最大限度的專業釋放,對管理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拿月子餐來說,並不是單純吃名貴的食材就可以達到目標,而是讓媽媽有足夠的母乳又不發胖,輔助產後康復及乳汁分泌。這需要遵循嚴格的營養搭配及熱量要求,烹製原則依照少油、少鹽、高蛋白和高纖維的標準。

敦南真愛標準的臺式月子餐

盈利上,月子中心成立初期,一般是1-3年內,不管是自創品牌還是連鎖加盟,均需要有自身摸索適應的過程,主要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產品獲取利潤,驗證創業前的計劃,在完成一定的資本積累後進行自身品牌擴張和資本運營。

在發展至較為成熟的階段後,人員團隊穩定,業務相對成熟,月子中心開始對其產品、服務創新和相關市場進行有效地開發,完善其母嬰產業鏈的構建,完成標準化建設後,就實行快速區域複製。

部分實力雄厚的月子中心還會與利益相關機構達成戰略聯盟,比如兒保、瑜伽、攝影、親子、海外輔助生殖等。巍閣在聯合多家合作方,實現利益最大化。

整體來看,那種粗獷的大眾化月子餐和集中護理模式,優勢越來越小,由專業醫護人員組成的一對一或者多對一模式,不管在服務口碑和營銷上,都會更佔據優勢。

龍鳳喜喜創始人李軍在接受動脈網採訪時說:「其實月子中心的盈利模式和獲客模式都差不多,但是在具體的服務和形象設計上的水平差距很大,所以同樣的月子中心有的賺錢,有的虧損。」

粗略按照運營模式來分的話,可以將月子中心分為直營和加盟模式。長期來看,重資產模式的平均承受成本要低一些,但先期的資金需求巨大,酒店加盟模式正好相反。但是運營下來,各有利弊。

直營一般多自建類醫院類獨棟別墅,啟動資金動則千萬元級,雖然醫療的背景可以加分,但是純醫院的硬體條件和服務內容是跟社會有一些差距,服務意識需要加強。

酒店加盟式100萬-300萬元就可以冷啟動,但是會面臨難形成品牌效應、酒店環境不居家等問題,而且新手老闆的加盟店,管理不善的話發揮不出總部的優勢,運營得好又很容易與總部脫離關係獨立。

相對來說,大品牌異地直營更有競爭優勢,不過還是會受到異地人才複製限制,異地擴張很多時候並不能給當地品牌帶來致命衝擊。

一言以蔽之,不管是直營還是加盟的模式,如果能夠將月子中心涉及的管理、母嬰照護以及月子餐等高效率結合在一起,環境、硬體、口碑和專業度,再結合成本優勢,就可以實現盈利或者立於不敗之地。

月子會所行業的哪些細分領域和面臨難題?

在談如何布局產業的細分市場之前,先探討月子會所有效的分類方法,上面提到了月子中心運營模式上的分類,從物業形態上主要分以下四類。

第一種是社區模式,像家庭賓館,這種在月子中心剛剛起步萌芽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月子會所出現。3-5間房間,私密性比較差,設施設備的專業度也比較差,現在已經比較難生存了。

第二種是酒店式,優勢是模式比較輕,租用酒店的樓面,不是聯營,前期投資的資金少,籌備時間較短,運營過程中保潔、清潔、餐飲製作管理可委託酒店實施。劣勢是酒店人員混雜,裝修不能完全滿足媽媽群體居家專業化標準,例如地毯清潔、通風採光、消毒衛生、隔離等問題。

第三種是醫院附屬式。優勢是可以按照會所自身品牌定位進行設計裝修,而且離 婦產醫院門診較近,醫護人員甚至可共享,出現相關狀況可隨時找到婦產科或小兒科處理,尤其是嬰兒,出現問題變化很快,需要及時處理。劣勢是前期裝修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長,投資風險高。

第四種是獨棟別墅式。優勢是易於形成品牌效應,便於人員管理,獨棟物業確保了產婦和新生兒的私密和舒適。劣勢是前期投入過大,如果在商業模式上沒有創新,月子會所經營利潤率不高的話,成本回收周期過長,需要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匹配以上的分類,記者了解到,月子中心創始人背景主要集中於以下幾類:醫護醫藥背景、酒店管理背景、家政和餐飲等相似服務業背景以及房地產背景。愛帝宮、新媽媽創始人都是醫療背景,喜之家創始人徐寧有醫藥背景。

從護理理論來源上主要分以下三類。第一種是傳統式:護理人員以月嫂為主,大多為月嫂服務的升級模式,目前也有一些中醫調理類型,如喜月月子中心。第二種是臺式/韓式:放棄月嫂,聘用護士為護理人員,集中託管或倒班制護理,如敦南真愛。第三種是英/美式:以國際化親密育兒理念和專業產褥期保健內容為標準,如 星月薈。

記者得知,市面上依然是酒店式月子中心佔據主體,多半採用預售制,機制比較靈活,入住率的高低直接決定盈利水平。

「理想化的70%入住率,30%的純利潤,穩定現金流和高客單價,實際運營真的很難,運營和營銷成本居高不下,營銷的手段高度同質化。」一位前月子中心營銷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每種類型的月子中心都會匹配相應的資源和運營模式。如禧月閣,重資產直營模式,而且單店房間數平均在60間以上,1萬平米規模單店投資超過7000萬元,配備專職的新生兒醫生、兒科醫生和產科醫生,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幾家機構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在護理質量、感染管控、醫院渠道和品牌塑造上有明顯優勢。

禧月閣專職的護士進行新生兒照護

喜喜母嬰採用的是酒店物業模式,第一家店開在上海陸家嘴的一家酒店公寓,創業前8年,喜喜母嬰全部採用直營的模式,積累了一些標準化經驗,目前已經目前開展品牌加盟、委託管理以及技術加盟多種模式加盟方式,匹配不同的加盟商需求。

「我們品牌到異地去擴張的時候,當地的物業資源、產業資源等,覆蓋母嬰產業鏈上下遊,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拓展。因此,跟當地有意投身到母嬰行業的人相比,我們是處於劣勢的。但是他們的劣勢是缺乏運營的經驗,也沒有品牌,不知道怎麼去管理,所以非常適合加盟。」喜喜母嬰創始人兼CEO徐贇說。

「走醫療類模式的需要加強服務意思,酒店模式雖然有較強的成本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但在專業護理方面缺乏經驗,某些倉促創辦的月子中心人員配備嚴重不足,一名護理人員往往承擔好幾項工作,專業性達不到要求。創始人本身的背景及初心決定了企業的基因。」上述營銷負責人說。

每個月子會所想要盈利,都需要解決高房租、高人力、高營銷成本以及在裝修成本控制的問題。

高房租一定要高客單價和高銷售量來搭配,但是如果說進入一個屬於過分競爭的市場,盈利就比較辛苦了,切入區域市場的時機點很重要。在定價和選址上,不僅要考慮服務的內容跟成本,更需要考慮市場的競爭和當地的飽和度。

在獲客上,雖然不少月子中心通過大眾點評、百度、新媒體以及其他母嬰社群,但是醫院渠道和口碑依然是主體。

現在反而是小而美的月子中心,精裝修、有特色,保證在60%-70%的入住率,單價在5萬左右的,並且又有醫護背景、管理規範的,相對來說活得比較好一點,因此一些機構加入進來,比如醫生眾創平臺杏香園今年就在杭州開業一家「園藝康養」概念的月子中心。

一些從業者在探索新的創新模式,把幾個功能區切割,用網際網路的工具重新組合和提高運營效率,獲客以後,最大化挖掘客戶價值、分工協作,這方面考慮是比較多的。

正如成都星月薈母嬰月子會所創始人廖建勤預測得那樣,比較看好的細分賽道有:具備先進母嬰護理理念、具備優勢物業、具有行業認知及未來發展擴張的創始人基因、具備完整完善服務體系,在當地具備一定影響力或市場佔有率的優質資源。

月子會所投資真熱?還是假熱?

月子中心,國家政策和標準上又是什麼情況?5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了《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GB/T33855-2017),並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該標準針對月子中心等母嬰服務保健行業在服務的安全、衛生、專業和舒適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不過該標準為推薦性執行標準,即「國家鼓勵企業自願採用」。

廣州仕馨月子會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鄧興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是認為,月子中心「國標」實際上是「很基礎的推薦性文件」,從業門檻或提高。

記者從多位採訪者口中得知,標準一定程度上會加快市場的洗牌,加速淘汰一批不正規的月子機構,不過國標是行業最低準入標準,如果讓客戶滿意,口碑好,必須具有較高的企業標準,才有競爭力。

與國家大力出臺規範標準和快速增長的行業並不相匹配的是,這麼多人都看好的月子行業,大資本的身影卻並不多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關注母嬰服務板塊的投資公司並不在少數。比如鼎暉創投的張嵐、北京中鈺資本合伙人郭慶、曾經的陳天橋、現在的和君企業(和梓幼兒)、廣發永胥等。但到目前為止,各家基本按兵不動。

即使投資了的,股權比例以及投入資金也比較少,比如投資喜喜母嬰的上海東源添霖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上海國君創投隆旭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寧波有喜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投資喜喜的股權比例基本沒有超出5%。

「大資本更關注擁有完整產前和產後業務連鎖標的,完成從保健服務到醫療服務的婦產兒產業鏈布局,比如婦產醫院及其配套的產康保健項目,月子中心只是業態中一環,像華平投資的投資策略。」一位母嬰行業專家告訴記者,每個開月子中心的都多少和醫院有些關係,甚至很多月子中心本身就是醫院開的。

依照北京愛貝宮月子會所董事合伙人李金輝觀點,市場容量、規模小應該是大資本裹足不前最主要的原因,而利潤空間、行業繁複等應為次要因素。近幾年月子中心的投資成了中小投資者的盛宴,大部分資本依然只是旁觀。

目前的現狀是社會普遍性地對於月子會所行情一路看漲,又恰逢國家放開二胎的時間節點,傳統行業、中低端製造業包括房地產等全部增速放緩,甚至紛紛倒閉關門。

整個商業競爭格局正在重構,高新技術領域、生物工程、高端製造業、網際網路等領域進行商業競爭,並不適合中小投資者。

月子會所是一個成長空間巨大的行業,又是產後人群的剛需,所以月子會所成了看漲的優質行業,獲得越來越多中小投資者的青睞。

比較矛盾的是,市面上很多月子中心大多在4萬元的成本線或之下運行,成本壓力和投資壓力造成企業急功近利,進入降低成本、降低品質的惡性循環中。

低頻、小眾的月子中心行業是一個理論規模非常大的市場,但是當投資供給遠遠大於實際消費需求,甚至陷入殺價、營銷噱頭和死磕房地產的怪圈中,需要一些從業者和管理者重新找到自己定位並突圍。

相關焦點

  • 「暴利」背後的月子中心:收費上十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實地走訪了幾家天津市的月子中心,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以和睦家、美中宜和等私立醫院為代表的醫院系月子中心,該類月子中心主打醫療資源,價格也相對更高;第二種是租下或者購買酒店,並改裝為月子中心,是市場上最多的形式;第三種是民宿式,租下別墅或辦公樓等房間,改裝為月子中心。某月子中心直接租下一層中國風裝修的酒店,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樣可以避免因裝修帶來的味道。
  • 總數超過4000家的月子中心,看似暴利實則盈利企業並不多,產業急需...
    在談如何布局產業的細分市場之前,先探討月子會所有效的分類方法,上面提到了月子中心運營模式上的分類,從物業形態上主要分以下四類。第一種是社區模式,像家庭賓館,這種在月子中心剛剛起步萌芽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月子會所出現。3-5間房間,私密性比較差,設施設備的專業度也比較差,現在已經比較難生存了。
  • 「月子中心」收費動輒上十萬被指暴利 多數仍在賠錢
    中新經緯客戶端實地走訪了幾家天津市的月子中心,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以和睦家、美中宜和等私立醫院為代表的醫院系月子中心,該類月子中心主打醫療資源,價格也相對更高;第二種是租下或者購買酒店,並改裝為月子中心,是市場上最多的形式;第三種是民宿式,租下別墅或辦公樓等房間,改裝為月子中心。
  • 外界看似暴利的月子中心,到底是真熱還是假熱?
    外界看來,月子會所行業呈現的現象是「三低一高」,趨勢看好。 具體觀感是準入門檻低,沒有很高的前置性審批標準;技術門檻低,一群月嫂或者護士對接產婦;資金門檻低,三五千萬能開,三五十萬照樣開。收費三萬、五萬、十萬、幾十萬都有,利潤高,暴利。 其實不然。月子中心各環節成本越來越高,如果沒有精打細算的經營和綜合管理能力,是很難盈利的。
  • 孕媽必看:廣州月子中心首創「教育+」模式!仕馨月子會所竟做到如此...
    收費三萬、五萬、十萬、幾十萬都有,利潤高,暴利。由於中國經濟步入調整期,優質資產缺乏,不少社會資本開始「覬覦」月子市場。  「正是不少人抱著這樣的誤解,拿著一沓錢入行,結果沒幾個月關門」,方鄧興說。一邊是政策紅利帶來市場擴容,一邊是卻是良莠不齊的服務質量、管理和盈利水平,月子市場可謂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9月起全國4000家「月子中心」將實施統一標準
    9月起全國4000家「月子中心」將實施統一標準 我國推出首個「全國保健服務行業誠信服務平臺」
  • 你要警惕月子中心這些「坑」
    你要警惕月子中心這些「坑」  如今的月子中心、月子會所多被包裝得「高大上」,然而各種「坑」卻層出不窮。  1.不靠譜的「育嬰師」  據新華社報導,有曾在月子中心工作的人士透露,如今市面上很多月子中心的「育嬰師」都走「年輕化」路線,然而這些人並無育兒經驗,有的甚至連畢業證都沒拿到,只能到了月子中心進行「老帶新」基本培訓,3天就上崗,邊幹邊學。  這樣的「育嬰師」自然不會對消費者提供合理的服務。
  • 2019成都月子中心消費指南總評榜發布12家月子機構榮膺金榜
    包括蓮笙母嬰月子中心、瑪麗亞·月安國際月子中心和米諾娃婦女兒童醫院、喜月月子中心在內的多家月子中心獲得成都月子中心TOP30機構榮譽。 行業白皮書發布 消費者如何選月子中心 有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新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第一次超過一孩。而二孩產婦大多經濟穩定且家庭結構趨於老齡化,她們選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的機率較高,這無疑帶來了月子市場的繁榮。
  • 重慶:月子中心發展調查
    我國內地月子中心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但直到2007年後,才在北上廣等城市逐步擴張。2018年,全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4000家,其中,兼具產褥期產婦護理、新生兒護理和產後康復功能的月子中心數量就有3000多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它們8成以上位於一線城市。
  • 暴利之下的月子會所還有多少黑洞
    作為高端月子會所的馨月匯也因衛生問題遭遇投訴,暴露出這一行業的諸多問題。多重標準,等於沒有;多頭管理,等於不管。動輒數萬乃至數十萬元收費的月子會所,暴利背後,是一個缺乏統一標準、統一管理,準入資質都不完備、亟待提升的產業。離開上海浦東的馨月匯月子會所(以下簡稱浦東馨月匯)前,新媽媽林默在母親的手包裡意外發現了一張病危通知單,對象是她剛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女兒。
  • 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_福建融僑大明母嬰服務有限公司
    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福建融僑大明母嬰服務有限公司,嬰兒餵養:寶寶入住中心的第1天起,兒科專家、新生兒護理專家就將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全面的餵養方案。閩侯月子中心月子會所, 同時,由於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帶來的服務水平難以保證。總體而言,月子中心行業利潤都不高。
  • 月子中心生意經
    同樣規模的月子中心在燕郊這個地區還有3家。伴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二胎政策的放開,較低的準入門檻和較高的回報率,開間月子中心,成為了時下一些投資者眼熱的選擇。2018年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4000家,其中僅月子會所數量就有3000家以上,成規模的月子中心從2011年300家增長至2017年已經有1320家湧入的競爭和市場消費能力、觀念的變化讓月子中心正在進入「普惠階段」,一些月子中心的客戶經歷了從明星、企業高管向上班族的轉變。
  • 2020網際網路+月子中心TOP100
    無論貧富,幾乎每個家庭都把產婦的月子問題看得至關重要,想盡辦法精心呵護。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變、醫療支出水平的提高,居民普遍對醫療及衛生保健越來越重視,產後「科學坐月子」的觀念更是廣泛普及。此外,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和90後進入生育高峰,以月子中心為代表的母嬰保健行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
  • 價格戰太激烈,八成月子中心應聲倒下?
    坐一個月子動輒上萬,月子中心因此被貼上「暴利」的標籤。   有人抱著百萬入行,等著躺著賺錢。   不過今年會出現轉機,從我們統計的數據看,一季度各家月子機構來訪量、籤約率大多在不同程度增加,預計兩三年內,客戶轉換率會從目前的3%增長到10%,一旦10%的產婦選擇去專業月子機構,全國現有的4000多家月子機構肯定滿足不了大家需求。   母嬰護理機構到底是不是一個躺著賺錢的行業?
  • 月子中心飯菜蛆蟲:別的月子中心要錢,你家要命
    初為人母的不知所措,稚子母嬰更懂你!百萬育兒經驗分享,教你如何做個好媽媽!立即加星標,第一時間看好文要說生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坐月子就是女人的頭等大事了。更有月子中心急著撈錢,裝修不久就開張營業,全然不顧室內甲醛濃度對產婦和孩子的危害。長春的張女士在入住月子中心不久後,就開始出現頭痛、嗓子痛、咳嗽等症狀,陪護的老公臉上也長出了紅疹。兩人起先沒放心上,還以為是天乾物燥引起的。
  • 重慶月子中心到底好不好?或許,它只是「看上去很火」
    我國內地月子中心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但直到2007年後,才在北上廣等城市逐步擴張。2018年,全國母嬰保健服務機構數量超過4000家,其中,兼具產褥期產婦護理、新生兒護理和產後康復功能的月子中心數量就有3000多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它們8成以上位於一線城市。
  • 「月子航母」愛帝宮抵杭州 將建成華東最大月子中心
    業內人士預計,此面積可建成超過100間專業月子房,按此規模,將成為華東最大月子中心,或將改變華東月子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目前處於發展初期的月子服務行業,集中度極低、企業數量眾多又良莠不齊,中國五六千家月子中心,單店普遍以40間房以下的規模居多,有的甚至只是租了幾間房的酒店公寓類的小型月子會所也在運營,超過80間房規模的寥寥可數。
  • 揭秘美月子中心內幕:無證經營濫用低保
    此前,南加州大批為中國孕婦服務的無證月子中心被執法機構查處,而紐約的月子中心目前雖然沒有成為政府執法和打擊對象,但是其中存在的很多隱患也引發民眾關注。  暗訪月子中心 揭秘運作內幕  在紐約,華人聚集的法拉盛,就有不少月子中心。記者很容易地通過網站,找到了其中的幾家。當然他們也做當地產婦的月子服務。
  • 探店成都多家月子會所,建議您優選4W以上月子中心坐月子!
    近幾年,服務業發展迅速,尤其月子服務行業,全國已經有超過4000家月子中心,而成都月子中心知名的月子品牌也有好幾十個,這些月子中心哪家比較好?成都月子中心該如何正確選擇?2018年4W以上成都月子中心匯總:第一家:愛帝宮月子中心
  • 深圳月子中心_深圳月子會所排名榜一覽表
    深圳是珠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臨近廣州和香港、東莞,不但經濟發展迅速,也是著名的國家科創之都。近幾年,服務業發展迅速,尤其月子服務行業,全國已經有超過4000家月子中心,而深圳月子中心知名的月子品牌也有好幾十個,想選擇離家近,交通便捷,環境服務及硬體設施配套齊全的月子中心, 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