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和孩子打交道的人,會發現小孩子總有許多的奇思妙想,對身邊的一切總有獨到的看法和形容。
而成年人,因為世間的種種約束規則,很多時候思想都是固化的,看東西反倒沒有孩子有想法。
一個人最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時期,大概就是孩童時期了。那時候的想法天馬行空,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有著與他人完全不一樣的腦洞。
最能感受到孩子奇妙想法的大概就是語文老師了,通過批改孩子們的作文,語文老師們常常會被孩子們的腦洞折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幾篇。
1委屈
這篇作文,兜媽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委屈了,與媽媽的對話裡,滿滿的都是對父親的維護。
能看出,平時爸爸應該也很愛護他,否則他也不會頂著這麼大壓力反駁媽媽的話,為父親討回「公道」!也難怪老師評價「你爸沒白疼你」了。
從這篇作文,也能看出父母對孩子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母親維護外公,因為外公是媽媽的爸爸,孩子平時應該也沒少受父母敬長輩的影響,所以才會如此維護自己的爸爸。
2. 《熱死了》
這篇文章看下來,真是通篇是梗,幽默好笑,可見孩子平時也沒少看網絡段子。孩子能知道發明空調的人是誰,說明平時課外知識也沒落下。
這篇小作文,大人們看了可能會覺得孩子太「膽大包天」,「哪涼快哪兒待著」的雙關用語,確實是大膽又有趣,但小孩子多是不會像大人們想得那麼深。
孩子通過這篇作文,真切的表達了自己在炎熱天氣中感受,幽默的表達語句連老師都感嘆:
「我拜你為師吧!」
3. 《夏天來了》
在一片幽默搞笑的作文中,這首兒童詩的表現真是別具一格!生動的形容充分體現了孩子的奇思妙想。
瞧瞧這句「荷花,不知道自己就是夏天」,不得不說真是太妙了!一下子就將夏天這一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作為成年人的兜媽真是自愧不如!
在孩子眼裡,他們理解不了那些抽象縹緲的形容,但他們會通過身邊具體的事物,以小見大,恰當地將那些抽象的概念表達出來。
4. 《起名字》
這篇小作文,文風倒是樸實無華,但也無不體現著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同學們給老師孩子取的這些「名字」,走的不是文藝路線,而是處處那麼接地氣。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