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 離冬天越來越近 ,冬天也會有很多新生寶寶出生,那麼在冬天我們應該如何照顧寶寶?今天跟大家分享冬天照顧新生兒注意事項。
細節①:堅持母乳餵養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病時期,而母乳中含有抗體以及大量營養物質,能夠增強寶寶身體抵抗力,減少生病的可能。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餵母乳。
細節②:控制室內溫度、溼度
冬天,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2℃~24℃,可以用電暖氣、空調等設備來提高室內溫度。
但要記得每天定時開窗通風透氣,讓寶媽和寶寶避開對流風就可以了。
寶寶所處臥室的相對溼度應保持在55%~65%,空氣太過乾燥,會使寶寶皮膚和黏膜水分流失,口乾舌燥不舒服。寶媽們可以放個空氣加溼器、溼毛巾或在地上灑點水,來提升房間溼度。
小提醒:加溼器不要離寶寶太近,加溼器中的水最好用純淨水或白開水,自來水中的雜質有可能隨著水霧被寶寶吸入呼吸道。
細節③:寶寶體溫
新生兒寶寶體溫調節能力差,容易受外界氣溫影響,咱們應儘量保持室溫恆定,減少對寶寶體溫的影響,如控制室溫在24-26℃、合適穿衣、蓋被(厚薄適中,不要捂的太嚴)。
寶寶的體溫保持在36-37.2℃就是正常的,如果發現寶寶體溫高於37.3℃或低於36℃,精神狀態不佳,應及時報告醫生。
細節④:寶寶大小便
媽媽照顧寶寶時,要注意觀察記錄寶寶大小便情況,如次數、每次的量,有無異常情況等。
小便:剛開始量少,隨著餵奶尿量逐漸增多,顏色為清澈、微黃色;
大便:在剛開始的兩三天會排墨綠色的胎便,之後會逐漸變為金黃色、糊狀的正常大便。
小提醒:寶寶出生後,一般會在12小時內排大小便,如果寶寶出生24小時內未排大小便,及時報告醫生進行檢查。
細節⑤: 寶寶洗澡
在這裡再次總結一下,媽媽們做好筆記:
冬天儘量在中午12點到15點給寶寶洗澡;
洗澡頻率控制在一周2~3次,很冷時一周1~2次也是可以的;
給寶寶洗澡要迅速,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控制在38~41 ℃;
浴室溫度控制在26~28℃,最好不要使用浴霸。
洗完澡後給寶寶擦乾頭髮、擦好潤膚乳、穿好衣服再出浴室。
細節⑥:臍部護理
寶寶的臍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位,寶媽要重點觀察並進行消毒護理,以防寶寶臍部發生感染。
一般在寶寶出生24小時內,重點觀察臍帶殘端有無出血或滲血,24小時後,重點觀察臍帶殘端是否有感染及脫落情況。
有的寶寶臍帶殘端一周左右可自行脫落,有的要滿月才脫落,但不管如何都千萬不要強行用手去摳。
如果發現寶寶臍部長了肉芽,或者有異常的液體流出,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細節⑦:寶寶黃疸
寶寶黃疸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要緊,10天左右就會自然消退,也不會影響寶寶吃奶與睡覺等,建議堅持母乳餵養,可以促進黃疸快速消退。
但如果寶寶出現病理性黃疸,如出生24小時就出現黃疸、黃疸持續2周以上不消退、黃疸有進行性加重的,都應該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以上內容就是今天的知識分享了,媽媽們可以收藏學習,如果碰到自己不確定或是覺得異常的情況,還是建議及時就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