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西板塊方圓一公裡內,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鏈條優質教育江海教育「黃金圈」呼之欲出
作為高新區(江海區)引進的第一家品牌名校,景賢小學致力於「辦家門口最好的學校,給孩子最出色的教育」。
在景賢小學第二屆科技節活動上,學生們開心地和機器人握手。
高新區(江海區)近年來取得的教育成果,市民和家長有目共睹。
新建學校高標準配置各種教學設施。圖為天鵝灣小學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
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讓學生們樂在其中。
打開高新區(江海區)的地圖,在府西板塊方圓一公裡內,集中了江門一中、景賢小學、天鵝灣小學,以及在建的江海區景賢初中、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華發四季幼兒園及府西小區幼兒園……涵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鏈條優質教育,一個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的江海教育「黃金圈」呼之欲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牽動千家萬戶的心。」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多次強調,要給轄區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讓群眾放心、滿意,實現區域教育跨越式發展。如今,這個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一座座新建的現代化校園、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一批批高素質的教師、一年年增長的投入……近幾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下大力氣、花大本錢,全面改善和改變江海教育面貌,取得了卓越成效,變化有目共睹。
「我們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辦學,尤其是辦好優質品牌學校,讓每一所新建學校都成為一道風景,成為聞者嚮往、居者自豪的讀書好去處。」江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文/江門日報記者梁麗琴圖/梁麗琴學校提供
A布局
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鏈條優質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教育資源優先配置、教育用地優先保證、教育投入優先保障。2016年—2018年間,該區在最好的地段高標準建設天鵝灣小學、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實驗小學、景賢小學等4所義務教育「三二一」工程學校,新增6000多個優質公辦學位。
去年10月,江海區景賢初中、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江門一中附屬小學3所新建學校又集中開工。這3所學校均選址轄區黃金地塊,投入大,品牌意識強,均通過「區校共建」「名校帶新校」的辦學模式,讓高新區(江海區)新建學校實現高起點建設。目前,這3所學校的主體工程已封頂,正在進行後期的裝修及設備安裝,將於今年9月招生,預計共新增4620個優質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是一所「區校企」三方共建的民辦學校,前期將開辦36個教學班,招生人數約1800人。其中,初中一年級每年面向高新區(江海區)公辦小學應屆畢業生無償招收2個公辦班,每年招100人,三個年級合計300人。
與此同時,恆大御景半島、華發四季、府西小區和龍溪新城等4所小區配套幼兒園也在建設中,建成後將提供約1300個優質學位。據悉,高新區(江海區)將著力推進這4所幼兒園建成公辦幼兒園,其中恆大御景半島幼兒園定為禮樂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打造成為省一級優質幼兒園,而華發四季幼兒園將按照省一級示範幼兒園標準建設。目前,恆大御景半島幼兒園主體工程已建成並移交,力爭今年11月招生開學。府西小區幼兒園將於今年12月完成驗收,另外2所幼兒園將於今年底完成建設。
於是,在高新區(江海區)的黃金地段——府西板塊方圓一公裡內,集中了江門一中、景賢小學、天鵝灣小學,以及在建的江海區景賢初中、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華發四季幼兒園及府西小區幼兒園……涵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8所優質學校,使之成為江門市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聚集區之一。至此,一個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的江海教育「黃金圈」呼之欲出。
在大手筆新建優質學校的同時,高新區(江海區)還大範圍改建、擴建學校,使得教育均衡發展,讓更多市民受惠。外海中心小學、禮樂中心小學、滘頭小學、華興小學、中路小學、麻園中學、禮樂二中等7所學校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中路小學、江南小學、禮賢小學、禮樂中學等舊教學樓及校舍改造升級……
B提質
借力名校資源,打造教育第一梯隊
從高質量、超額完成「三二一」工程建設,到先後引進景賢學校、五邑大學、江門一中等品牌名校的資源,高新區(江海區)不斷創新辦學理念與機制,優化區域教育布局與基礎服務配套,打造「學在江海」金名片。
寬敞明亮的課室、信息化的教學設備、充滿「黑科技」的教研平臺……作為高新區(江海區)引進的第一家品牌名校,景賢小學始終堅持「追求卓越,追求質量」的辦學目標,致力於「辦家門口最好的學校,給孩子最出色的教育」。
去年,景賢小學首批96名畢業生中,有84人被推薦到景賢學校;今年第二批109名畢業生中,則有90人被推薦到景賢學校和江海區景賢初中。這使得辦學歷史僅兩年的景賢小學,聲名鵲起。
「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再也不用擔心小孩的上學問題,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小孩可以在家門口讀最好的學校。」家住江海怡景灣的黃先生說,他的大兒子在景賢小學準備升讀三年級,目前正在為小女兒選幼兒園,兩個孩子都在家附近上學,不用每天為接送小孩上下學而奔波。「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都能遠眺江門最好的高中——江門一中,我兒子從小就有了考上這所學校的目標。」黃先生如是說。
借名校的品牌和資源,打造本土示範性、標杆性優質品牌學校,是高新區(江海區)的辦學思路。從跨區牽手市景賢學校的景賢小學、景賢初中,到與本土高校合作共建五邑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五邑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再到「區校企」三方共建的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高新區(江海區)不斷探索創新「區校共建」「名校帶新校」的辦學模式,全力打造江海教育第一梯隊,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品牌、名校是影響區域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新區(江海區)與名校合作辦校的過程中,如何對接名校資源,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競爭力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對此,江門一中校長藍斌給出了答案。「根據江門一中與江海區政府籤訂的合作辦學協議,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將藉助江門一中辦學優勢,在教育教學質量上狠下功夫,打造優秀教師團隊,為江門一中及其他一流高中培養優質生源。」藍斌表示,作為政府重點工程以及依託投資方的實力,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軟硬體都按高標準配建,目標是將其辦成江門優質教育的標杆。
通過「名校帶新校」的模式,江海區景賢初中也將在聯合辦學的基礎上,將深化與市景賢學校的教育教學協作,加強教師交流學習,爭取更多教學管理支持,打造高水平教學合作實驗基地。
C展望
繪就教育藍圖,籌建6個教育集團
「江海教育這幾年的變化,讓人很振奮!」市民伍啟達的女兒在天鵝灣小學即將升讀四年級,女兒入學時他糾結了好一陣子。「那時候,天鵝灣小學剛啟用,心裡沒底。」他說,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不但看到了天鵝灣小學等新建學校的實力,也看到了高新區(江海區)推動教育發展的決心。「聽說新建的幾所優質學校今年9月就開學了,江海真是要『彎道超車』,發展成教育強區了!」他說,這樣的變化,提升了很多家長在江海生活、發展的信心。
對於高新區(江海區)近年來取得的教育成果,市民和家長有目共睹。江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基礎教育仍是江門教育的短板,全市各地都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如建設「三二一」工程學校、鼓勵民辦名校進江門。在這個勢頭下,高新區(江海區)把握機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名校共享品牌資源,辦學成果顯著。
教育興,則城市興;教育盛,則百業盛。接下來,高新區(江海區)將著力打造江門市教育高地,創建品牌名校,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學位的需求,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名校,要奮力開創新時代江海教育強區建設新局面,讓高新區(江海區)成為全市英才嚮往之地。
在高新區(江海區)未來教育發展的藍圖中,創建「優質教育圈」被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除了在府西小區板塊打造江海教育「黃金圈」外,還將組建以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江門一中附屬小學,五邑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第一附屬小學,以及景賢初中和景賢小學等學校為龍頭的六大教育集團,縮短校際之間的教育差距。同時,加強民辦教育管理,促進民辦教育規範健康發展。
在推進學前教育方面,該區將加強與江門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的戰略合作,突出抓好公辦幼兒園建設、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確保到2020年公辦幼兒園學位數佔比達到50%以上,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學位佔比達到80%以上。
同時,還將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新模式,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發展的新機遇,積極對接和引進灣區創新要素和優質資源,全方位開展教育交流合作。「我們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打造宜居、宜業、教育蓬勃發展的新江海。」江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相關連結
江海區即將建成的三所優質學校
江海區景賢初中
江海區景賢初中位於江海區景賢小學南邊,是由江門市明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交鑰匙」工程,為公辦初中。
學校佔地面積約22畝,按24個教學班規模進行規劃,將提供1200個學位。總建築面積約14000平方米,包括主體教學樓以及運動場、門衛室、圍牆、綠化、對外連接道路等配套設施,總投資額約1.5億元。目前主體建築已封頂,正在進行後期裝修和設備設施安裝。
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
江門一中附屬實驗學校是由廣東中晟文化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民辦學校,為封閉式全寄宿學校,前期規模為36個教學班,學生人數約1800人。每個年級有2個公辦班,其中學生100人。今年9月開學,初中一年級招收6個班。
學校佔地面積約57畝,總建築面積約14820平方米,總投資額約4.7億元,一期工程建有行政樓、教學樓、體育館、食堂公寓、學生宿舍和其他功能用房;二期工程擬建教學樓、圖書館、食堂等,計劃今年下半年啟動。
江門一中附屬小學
位於江門天驕半島小區內的江門一中附屬小學,是由江門半島華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交鑰匙」工程,為公辦小學,今年9月招生開學。學校佔地面積約20畝,按照36個教學班規模進行規劃,將提供約1620個學位。
學校總建築面積約14000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學樓、體育館、運動場以及圍牆、綠化等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額約1.43億元。目前教學樓已經封頂,將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
來源:江門市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