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四大古琴」。
中國四大古琴
古琴,又稱琴、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
古琴居「四藝」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辦學「六藝」之一。在《詩經·小雅·鹿鳴》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古琴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比如:琴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為孤形,代表著天;琴底為方形,代表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十三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和閏月。古琴最初為五弦,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在此基礎上增添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紂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曾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
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質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春秋時期的俞伯牙曾彈奏過號鐘琴。後來,號鍾傳到齊國的賢明君主齊桓公手中。
繞梁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悽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迴蕩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綠綺
綠綺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約前179-前118)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家徒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蔡邕(133-192)親手製作的一張琴。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質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
刷題鞏固
1、下列「四大名琴」與歷史人物對應正確的是( )
A.「號鍾」——司馬相如
B.「繞梁」——齊桓公
C.「綠綺」——楚莊王
D.「焦尾」——蔡邕
【解析】D。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故本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