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助71名盲人「看」電影 用我的聲音當你的眼睛

2020-12-20 閩南網

  電影《湄公河行動》上映之初,市民林育欽就充滿期待,可惜,雙目失明的他卻無法走進影院一飽眼福。昨日,林育欽終於圓了觀影心願。在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廈門市殘聯組織全市六區的71名盲人來到金逸電影院,由華僑大學的學生志願者用聲音充當盲人的眼睛,用講解幫他們「看」了電影《湄公河行動》。

  這是市殘聯連續第三年組織盲人「看」電影活動。昨日也是第一次把活動地點放在電影院裡,「許多盲人沒來過電影院,他們很想來感受一下電影院的效果。」市殘聯相關人員介紹。

  昨日,為盲人講解電影的是華僑大學機電學院彩虹助殘服務隊的大學生志願者們。影片播放的兩個小時裡,每當電影裡沒有人物對白,只有畫面時,志願者都及時用生動的語言為盲人描述畫面內容和劇情進展;因影片中有英語、緬甸語的人物對白需要翻譯,三名解說志願者還不時扮演影片角色進行對話。據了解,為了確保講解流暢到位,志願者們事先反覆觀看影片,把需要講解的內容寫成文字稿,「寫好後,我們還請同學蒙著眼睛來聽我們講一遍。」彩虹助殘服務隊隊長袁銀梅說。

  影片放映結束後,盲人朋友顧先生說:「現在的影視作品畫面感越來越強,臺詞對白越來越少,有志願者幫我們講解,我們的腦海裡立刻就能形成畫面,理解了劇情。」(記者 衛琳)

相關焦點

  • 你的聲音點亮我的眼睛!台州這場電影太暖了
    你的聲音點亮我的眼睛!當天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台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殘聯等單位聯合啟動了「你的聲音點亮我的眼睛」無障礙觀影志願服務活動。
  • 盲人也能「看」電影?是的,因為有「愛的旁白」~
    盲人也可以看電影,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請您接著往下看~ 「鏡頭出現一叢飽滿的麥穗,電影片名《我和我的家鄉》……」在電影院觀影席的一隅,一個聲音悠然傳來,見縫插針地描述畫面,補充著「旁白」。
  • 看20多遍《泰囧》寫下解說詞 盲人電影樂翻全場
    這裡正在播放電影《泰囧》。只是這電影和我們看的不太一樣,大屏幕前的「觀眾」們也沒有盯著屏幕,而是微側著身子,用耳朵努力捕捉聲音。那是特別製作過的解說版盲人電影。杭州有個叫「小蝌蚪助盲服務社」的公益組織,這裡的志願者專為盲人做電影——把時下流行的熱門電影,「翻譯」成盲人也能「看」的版本。為什麼要幫盲人做電影?
  • 瀋陽:讓盲人在沒有光明的地方讀書上網看電影
    讀書、上網、看電影,這些對於盲人來說很困難的事,在中國盲文圖書館瀋陽分館都不再是難題。盲文圖書館將盲人看不到的東西,轉化成聲音、觸覺等盲人能夠接收的信息,讓看不見世界的人愛上書籍、能夠通過不同方式「讀」到各類信息。不久前,記者和瀋陽市盲校的100多名孩子一起體驗了一回盲文圖書館裡的貼心服務。
  • 用聲音點亮盲人的黑暗世界!「光明影院」項目在九江普及推廣
    九江市大力推動「光明影院」的普及,用聲音去點亮盲人的黑暗世界。在九江市圖書館的光明電影院裡,一場專為盲人放映的電影吸引了潯城60多位盲人來觀看。今年45歲的市民曹海萍從幾歲開始因為疾病雙目失明,如今靠按摩手藝維持生計,每天除了工作,就只能靠收音機、手機與外界進行聯繫,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對於像她這樣的盲人來說渴望而不可及。
  • 英媒走進北京盲人電影院:講電影給盲人聽 呼喚無障礙社會
    當時她和老公正在看《終結者》,老公便把英文臺詞翻譯成中文,加上各種解說、描述,和盲人朋友一起「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朋友又是在家裡轉圈,又是抱我老公不停道謝,蹦蹦跳跳真跟孩子沒什麼兩樣。他說他這輩子都沒有『看』過電影,電影原來這麼好看啊!」鄭曉潔說。
  • 一部好電影就是一本好書 300餘盲人影院「觀」影
    在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下,300餘名視障殘疾人,通過「聽」電影感受到了無限的歡樂和溫暖。  23日上午9時,在盲童們唱誦的《三字經》中,活動拉開序幕。隨後電影《不再讓你孤單》開始播放。大屏幕上,電影畫面在播放著,雖然有聲音,但由於盲人的特殊性,聲音遠遠不夠。
  • 我是你的眼——重慶紅櫻桃行動讓盲童感受春天
    重慶特教中心的260多名盲童,渴望走出教室,聽一聽春日的腳步,聞一聞青草的氣息。3月15日,重慶市紅櫻桃「春日植愛」暨關愛特殊兒童公益活動邀請特教中心的盲童在鳥語花香的南山植物園觀看電影,感受春天,志願者們用聲音充當盲童的眼睛,幫助他們感知光明。  我是你的眼  看電影這件對平常人來說極其普通的事,對於盲人或是一種奢望。
  • 一次意外讓他成為盲人,經過數年的努力最終成為著名的聲音剪接師
    ,這樣我們盲人新世界的的最新文章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哦,這樣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我們盲友圈的招聘信息、助殘政策和助盲科技發展相關信息哦~請大家持續關注盲人新世界公眾號哦~(雙擊下面的公眾號二維碼,然後進入後點擊下面的關注公眾號按鈕,即可關注盲人新世界公眾號!
  • 盲人小提琴演奏家和志願者從陌生到熟悉:「做彼此的眼睛」
    參加開幕式《祝福你,祖國》表演的盲人小提琴演奏家王賓和配合他參演的志願者、天津農學院的學生石婷婷給出了答案。二人通過開幕式彩排和演出,逐步建立了信任和默契,並最終成為了好朋友,更是在開幕式的臺前幕後成為了「彼此的眼睛」。
  • 你眼中的10多頁文字 盲人媽媽在志願者幫助下用11天譯成6本「書」
    剛剛過去的6月1日國際兒童節,34歲的鄭明完成了一項「任務」——將免費雜誌「老人健康報」裡關於養生健康常識的內容,翻譯成盲文,供更多的盲人朋友閱讀,或者給大家做講座時用。而為了幫助鄭明完成這項「任務」,10餘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志願者,用了11天,幫鄭明閱讀文字,鄭明則一針一針地將聽到的文字扎在盲文紙上。
  • 「我的聲音」做「你的眼」 260名盲童南山植物園觸摸春天
    25日,看見春天——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鎮兒童和特殊兒童紅櫻桃春令營「大愛南山 我的聲音 你的眼睛」活動舉行,來自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90名困難兒童和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的260名盲童在眾多志願者的陪伴下,觸摸春天,「看見」春天。
  • 河南盲人首次觸摸雕塑展覽 摸一下她"看見"街舞
    盲人們用手去「觀看」城市雕塑的微縮模型    河南商報記者王春勝/攝    河南盲人首次觸摸雕塑展覽    摸一下雕塑,她「看見」了街舞    街舞是什麼樣子?但是,昨天(13日),在鄭州市環境雕塑建設研究所,她用手「看」到了。    昨日(13日)上午9時,鄭州市環境雕塑建設研究所迎來了30多名盲人參觀者。陳阿姨在志願者的幫助下,輕輕地摸著一座雕塑,雕塑名為「街舞」,真實物體矗立在金水路與金水河交會處東南角。這是一個縮小的模型。    這次活動,是「我以我言做你眼」系列公益活動的一部分。
  • 台州啟動「你的聲音點亮我的眼睛」無障礙觀影志願服務活動
    台州啟動「你的聲音點亮我的眼睛」無障礙觀影志願服務活動來源:台州日報發布時間:2020-12-07 15:45:25 作者: 章 浩「在『我的祖國』的音樂聲中,展開了一組航拍畫面,遼闊的大地上河網縱橫,河流的旁邊是綠油油的田野……」12月5日下午,一場特殊的電影放映在椒江新崇和影城裡開啟
  • 河北省「我是你的眼,帶你看世界」文化助盲志願服務項目
    項目名稱:河北省「我是你的眼,帶你看世界」文化助盲志願服務項目  開展時間:2003年至今  參與項目的註冊志願者人數:300人  項目負責人:郝富貴、張嘉  項目概述及亮點成效:  秦皇島圖書館於2003年成立河北省首家盲人圖書室,並開展「我是你的眼,帶你看世界」文化助盲志願服務。
  • 香港「盲人電影院」:讓心「看見」
    一旦起身離開,思路就會中斷,返回時就不明白電影在講述什麼。「就算想上洗手間,我也會忍到最後。」  一個非正規的電影院,放的一次「非正規」電影。「觀看」者,都是盲人。  「盲人電影院」是香港盲人輔導會的一個小禮堂。禮堂裡,80把橘色摺疊椅整齊排列,一塊白色大幕布懸掛在小舞臺中央。
  • 我雖看不見世界 但讓世界看見我
    而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當寬銀幕上的光與影在韓穎眼前一點點黯淡,她卻為盲人可以「看」電影而做出了貢獻。如今,那雙黑色的眼睛溫柔依舊,卻再看不到她心愛的講臺了。  2008年,在殘聯的幫助下,韓穎學習了盲用讀屏軟體的操作。從困境中走出來的韓穎,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情,開始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在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韓穎成為了上海首位走進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場的盲人考生。經過兩年半的艱苦努力,她以優良的成績取得了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
  • 微光丨周江南:用小程序讓盲人感知新世界
    「我的母親八十多歲,長期吃藥,有時我分不清藥是否過期,用這個小程序可以實現文字圖片的智能識別,即便有時候識別得不精確,我還可以把拍攝藥瓶的視頻上傳求助,兩分鐘之內就會得到志願者的服務,告訴我藥還有幾天過期。」 溫寶印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 聽到盲人阿姨吃八寶粥,志願者卻很難受,這是怎麼回事呢
    志願者帶著盲人前行五月八日上午,幾位志願者來到唐阿姨家裡,唐阿姨是獨居老人,完全看不見才幾個月,又適逢疫情期間老人餐停發,加上她對於明火燒飯菜還不敢,所以只能買一些現成的八寶粥什麼的對付一日三餐大熊說自己首先用一個碗放油,然後用湯勺裝油再放進鍋裡,唐阿姨認為可以是可以,但容易打翻,會把廚房間弄的一天世界(髒亂)的,這個方法不是最好。越走近盲人,知道越多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越能感知到他們的不易與頑強。
  • 大良一心義工|媒體連結|「廣東最美志願者」梁思敏
    當天,大良一心志願者協會義工藝術團還帶來了葫蘆絲演奏,參與表演的20名義工中,有3名是視障人士。這次公開登臺演出,距離他們走出家門、回歸社會也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而這一轉變則源於梁思敏創立的「聽濤追夢」視障人士服務項目。        作為一名資深義工,四年前,在團區委、區義工聯的推動下,梁思敏發起註冊成立了大良一心志願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