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滕飛 母慈悅)一個足球、一本書籍、幾隻娃娃……這些對大多數人而言微不足道的東西,卻是貧困留守孩子們的一個個心願。為發揮共青團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示範帶動作用,幫助鄉村兒童樹立自信,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砼心學子逐夢•助力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特別企劃了以「你我砼心,點亮心願」為主題的愛心圓夢活動。在八月中旬,依託各軟體平臺,基於兒童對點幫扶聯絡網,實踐團成員通過線上與線下相呼應來幫助湖南省邵陽市山門鎮大合村的一群留守兒童們,實現他們的心願並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傳遞正能量。
大合村的孩子們是湖科大土木工程學院連續兩年來開展支教幫扶的對象,志願者們與孩子們之間早已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最後一次支教課後,志願者們讓每個孩子都留下了自己的小心願,並與其家長溝通確認地址。志願者們利用學院的官方宣傳平臺,通過微信推文、學生通知群等渠道公布徵集的微心願,並積極號召學子們和社會愛心人士獻愛心,在鄉村孩子們和愛心力量之間搭建橋梁。「點亮微心願」的活動一經發布,土木學子們便開始陸續報名,踴躍認領。
圖為尹雯展示由志願者寄來的初中學習資料。李滕飛 提供
尹雯是一位性格乖巧、學習勤奮的孩子,即將步入初中的她希望得到初一的學習資料。微心願發布後,愛心志願者周耀康認領心願並聯繫尹雯,在仔細了解她的學習情況後,周耀康在網上認真挑選適合孩子的學習資料。在禮物中還夾著周耀康對孩子的寄語:「發光並非太陽的權力,你也可以。」拿到資料的尹雯十分感動,感謝信中字裡行間流露出孩子第一次得到陌生人幫助並實現心願時的欣喜與感恩。
圖為尹梓萱和她的弟弟收到志願者贈送的可愛毛絨玩具。李滕飛 提供
在幽靜的夜晚,別的孩子睡覺時有父母溫暖的懷抱,他們卻只能抱著毛絨玩具。收到毛絨玩具的尹梓萱在感謝信中寫道:「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了很多老師,感謝老師們教我們知識,還幫助我們實現願望。」毛絨娃娃這些簡單普通的東西,卻是尹梓萱和幾個孩子內心渴望已久的寶貝。「娃娃們都特別好看,小貓戴著一個小恐龍的頭套,還有可愛的小熊和小狗……」陳婕在感謝信中用稚嫩的語言向志願者們開心地描繪著娃娃的外貌,收到娃娃的幸福感溢於言表。
圖為陳婕寫給志願者們的感謝信。李滕飛 提供
學生趙碧岑了解到貧困兒童的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了團隊負責人。成績優異的她用自己的獎學金為孩子挑選了一個新書包,「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她這樣說道。一個背包體現了志願者們對孩子們茁壯成長的美好祝福,一塊黑板承載了孩子們支教時光的美好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期待。尹思列在收到的心愛的黑板上寫上了:「支教老師辛苦了、感謝」等字樣,紅愛心表示對支教老師們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尹乾、劉豐泰收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書包後興奮不已,感謝信中表示不會辜負這份禮物,以後會努力學習,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不忘感恩。
圖為尹思列在收到的黑板上畫上愛心,表達對支教老師的感謝。李滕飛 提供
據悉,此次「點亮微心願」活動共幫助11名留守兒童完成了他們的微心願,共有24名愛心學子參與認領心願,累計捐助近500元的愛心物資,活動也在輻射影響著學院近千名的青年學子加入到獻愛心的隊列中。貧困阻擋不了孩子們求知的迫切和對未來的嚮往,此外此項活動還引導孩子們以善報善、以善養德,在他們心中播撒感恩的種子。同時,傳遞社會正能量,為鄉村帶去積極、健康的思想,鼓勵孩子們敢於擁抱夢想,未來用自己的努力實現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