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2020-08-04 柚子媽咪育兒經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導語

童年,人生的出發點。

童年像彩虹一樣,色彩斑斕,五彩繽紛,美好又歡樂,令人回味無窮。

童年應是美好快樂的,但是現在由於時代的發展,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導致不能無憂無慮的玩耍,有一堆的作業要完成。

前幾天在小區裡看到一個小女孩,長得特別甜美可愛,但是卻耷拉著腦袋,跟媽媽說:「我想回到嬰兒的時候,沒有這麼多的作業要寫。」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我就想起我上學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想法,回到嬰兒時期,就不用上學了,不用每天寫這麼多作業,也不用面臨最恐懼的考試...

孩子討厭上學,有厭學情緒是很多父母都為之發愁的,因為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如果有厭學情緒就很難對學習產生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成績的好壞。

根據調查,一般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對學習是很感興趣的,而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學習有厭倦心理,不喜歡學校或者不喜歡某位老師和學科。

是的,厭學心理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的,家長要尋找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首先要尋找孩子厭學的因素

1. 陌生的環境

如果是剛入學或者轉學,就厭學的話,可能是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難以適應,父母要安慰孩子,孩子放學後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的表現,多與孩子談談心,溝通溝通,聊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給孩子多一點的時間讓孩子適應學校,適應新環境,這個適應的過程中父母要多關心陪伴孩子。

2. 與同學之間相處不愉快

學校就像個大家庭,同學多了,會發生一些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很容易會因為一些因素導致不愉快,父母要從中找出原因,並解決這一問題。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1)孩子的性格內向

有的孩子性格內性,不善於溝通,在學校沒有可以處得來的好朋友,導致自己一個人獨來獨往,很孤單,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家長可以幫孩子出出主意,多多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試著放開,也可以邀請同學到家中做客,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與同學之間互相了解,促進友誼發展。

(2)孩子受到不公平對待

現在校園凌霸事件越來越多,有些孩子是因為在學校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而導致厭學。家長要跟孩子詢問清楚事情的全部經過,如果確實不是自己的過錯,家長會站在孩子這邊,用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討回公道。

不能孩子遇到問題就一味的指責孩子的不是,傷害了孩子的心,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永遠是孩子的保護傘,有任何不愉快與壞事情都要告訴父母,父母會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3.孩子在學習上吃力

孩子在學習上吃力,對於老師課堂上講述的課程,孩子聽不進去,考試成績不理想,來自老師、家長各方面的壓力太大,慢慢地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喬英子她並不比別人笨,並不比別人用功學習,可是考試成績總是差強人意,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營養過剩」也就是說她的母親宋倩對她太嚴格,幹涉的太多,給她施加的壓力太大,在重壓之下就導致她厭學逃課。

這樣的做法看似是為了孩子是愛孩子但是實際上不僅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先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到底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

父母在孩子考試成績下降後,首先不是去苛責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是粗心導致,還是就是對所學知識沒有掌握還是因為孩子有某種因素產生厭學心理,導致不想上學所以考試成績退步呢?

尋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之後,就要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不同的厭學因素採取不同的措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情緒,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父母要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趕走厭學情緒?

  • 首先,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換位思考問題

父母與孩子的思想不同,認知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父母要學著與孩子換位思考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問題,不要以為孩子在學校就是很輕鬆自在的,其實孩子的壓力也不小,要理解孩子。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 其次,父母要正確引導,不盲目指責

孩子出現厭學心理的時候不盲目指責孩子,可以耐心地聽聽孩子的想法,自我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大,要求太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而導致的,大人也不是萬能的,不會出錯的,也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盲目指責孩子,抱怨孩子。

  • 最後,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好處

在孩子學習成績取得進步或者在學校的其他方面表現比較好時,不要吝嗇你的誇獎,往往父母的誇讚會給孩子極大的動力去主動學習。

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要怎么正確引導呢?

大人的鼓勵表揚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制定適當的獎勵措施,讓孩子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榮譽感與成就感,從而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結語

學習有時候是枯燥的,需要適當的勞逸結合,作為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孩子明白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經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努力的自己。

把孩子當做朋友一樣用心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命令孩子。只要用正確的方法,有足夠的耐心,相信孩子一定會擺脫厭學情緒,愛上學習。

本文由@柚子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卻是一件無趣並且非常痛苦的事,甚至還很有可能出現厭學情緒,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呢?前段時間,一位家長給我們睿智燈塔的後臺留言,說他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平均每科都能達到95分以上,家長也是很欣慰。
  •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家長該如何化解?
    ,開始出現厭學情緒,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在這個時候,家長第一時間不要著急批評孩子,而且要平靜地想想孩子的話,然後與孩子溝通,看看導致孩子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學習也越來越不自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他們由於人生經驗不豐富、心智不成熟,接連的考試受挫、讓他們感覺努力了沒有得到相應的收穫,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就開始變得自暴自棄,此時家長要採取一些行動來幫助孩子們。只有找準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如今連學霸都開始厭學了,家長和老師該如何疏導孩子的厭學情緒
    讀書無用論還沒盛行多久,馬上觀念一轉變,又開始狠抓學習,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孩子早就開始十分厭惡學習了。關於厭學的問題很多人參考國外的教學模式,一股腦的把厭學的責任推給了學校和老師,但是望子成龍是老師的意願還是家長的意願?老師關心的只是孩子成績好了自己獎金多拿,你孩子將來當總統還是當企業家並不是老師關心的問題。
  • 怎樣正確引導孩子厭學情緒:光有耐心還不夠,還要用好奇療愈孩子
    一位14歲上初中男孩的媽媽深夜線上聯繫我,詢問她怎麼樣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厭學情緒?事件的背景是這樣的:某個晚上,男孩他的作業沒有寫,已經早超過了規定的時間,男孩在一旁玩著手機遊戲,這個時候老師發信息過來詢問為什麼男孩今天還沒有交作業。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產生了厭學情緒,家長要及時引導
    如果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他們產生了厭學情緒。這時家長要安撫他們的情緒,詢問其中的原因,並作出相應的對策。二、孩子的情緒異常。比如孩子本來是很喜歡上學,但近來卻十分牴觸;平時孩子脾氣溫和,近來表現異常暴躁;孩子原本活潑好動,近來變得異常沉默……這些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在學校受到了欺負,或是被老師責罰。很多家長通常會認為小孩子的無理取鬧,孩子的情緒異常,需要家長給予足夠的關注。及時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孩子厭學家長做好這三步,幫孩子成功擺脫厭學情緒,家長無需頭疼
    而母親卻似乎沉浸在婚姻破裂的痛苦中無法自拔,只認為孩子是叛逆,沒有發現孩子嚴重厭學情緒的原因。孩子厭學的表現1.學習成績下降孩子也覺得第一表現便是成績的下降。當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再關心和在意時,也是孩子厭學的重要表現。
  • 孩子厭學怎麼辦?5招教你搞定孩子厭學情緒—睿智燈塔教育
    孩子厭學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厭學是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厭學的孩子常常都會有這種表現,不想上學,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東張西望;寫作業拖拉磨蹭,常常敷衍了事,考試成績不理想;甚至還會有逃學的念頭。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說,當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後,他會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
  • 孩子的「厭學」情緒從何而起?如何補救?
    ,家長應該怎麼補救?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防止父母給孩子的獎勵有太大的刺激,否則在孩子讀書的時候也會一直想著獎勵的事情,這無疑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很難培養出提升成績的習慣。父母可以在孩子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可以給他們定下一些非常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在孩子實現了小目標之後對他們進行誇獎和獎勵,這都能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同時隨著孩子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父母也適當的提升目標的難度,這樣就可以讓孩子一直對學習充滿興趣了。
  •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家長苦惱,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困境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後,會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每一個孩子的厭學情緒,都不是從一開始上學就有的。是經過了一段學習後,在學習出現問題後,孩子才產生了厭學情緒的。既然孩子是後來才有了厭學情緒,那麼我們就需要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家長才能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為什麼厭學,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 孩子有厭學情緒,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激發他們的內驅力
    孩子不堪壓力,對待學習越來越抗拒,直到四年級的時候,直接放棄。我們很難說到底是誰對誰錯,但是如果想要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家長們首先應該做的不是批評他們的成績不好,而是要先明確孩子厭學的程度,找出使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
  • 學霸突然厭學?專家:要找對方法引導孩子
    原本是班級裡的學霸,怎麼好端端的就突然厭學,連學校都不肯去了呢?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當青春叛逆期遇到升學壓力時,特別容易讓孩子們的「壞情緒」爆發,甚至崩潰。4日,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中國艾利克森研究院首批臨床催眠培訓師祝丹講述了自己手頭的多個極端案例,建議家長易疏不易堵,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而是要學會多方面溝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孩子厭學不上課,原因不一定就是成績差,三招讓孩子告別厭學情緒
    如果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心思早就飛到課堂外面了對於學習進度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有些人認為是老師講的課程太過於枯燥或者孩子無法理解老師講授的知識而造成的,實際上是因為校園外有其他東西在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了厭學思想。3.不喜歡寫作業孩子厭學的表現不僅在上學前和上學中會有表現,在放學後也是有表現的。
  • 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這幾件事家長要做好,讓孩子變得積極主動
    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所有的父母都充滿了美好的期待,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父母的這種期許,就會逐漸的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這個理念開始風靡國內,也成了絕大多數家長背負的巨大心理壓力,擔心孩子的學習落後於同齡人,生怕在學校裡孩子的成績不盡人意
  • 如何正確引導小孩厭學_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
    如何正確引導小孩厭學?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一點厭學的情緒,一定要引起家長的注意,到孩子徹底不想學的時候就晚了,很難說服過來,或者說需要花費大時間才能引導過來。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多了解孩子,很多孩子的厭學還會伴隨著叛逆、玩手機等問題。
  • 孩子剛入學,為何就出現厭學情緒呢?家長應該怎麼辦?
    所以,如何遏制這種情況的發展,必須從一開始就引起家長和教師足夠的關注。家長和老師的責任是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孩子的厭學,絕大部分是家長和老師的措施不當所致,一味地對孩子施加壓力,只能助長他們的厭學情緒,用增加作業的方法來處罰學生,其效果將適得其反。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怎麼哄都哄不住,家長煩躁孩子生氣人都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孩子也是如此。比起大人來說,孩子的情緒更容易發生波動,喜怒無常。臉上還掛著剛哭的淚珠,可是又咯咯的笑出了聲。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家長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孩子們的種種表現,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溝通,心裡非常著急,親子關係劍拔弩張,家長們感到束手無策。02 初二現象」的共同特點強烈的自尊心和容易受挫使部分意志脆弱的學生,放棄努力,開始逃課、逃學、沉迷遊戲等逆反行為,從而產生厭學情緒。03 如何應對「初二現象」呢?
  • 孩子有厭學情緒怎麼辦,家長先別慌,先做到以下幾點再說
    對父母而言,孩子的學習問題,一直以來是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不過,最近睿智燈塔的小編收到不少家長留言,說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也不願意去學校,一談到學習情況就非常低落,這讓不少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孩子厭學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的厭學情緒呢?事實上,父母要想改變孩子厭學的情緒,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厭學,然後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 厭學孩子怎麼心理疏導?
    伯爵書院_厭學孩子怎麼心理疏導?孩子厭學是有多種表現的,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孩子退學了才算有了厭學情緒:1、輕度厭學:主要表現為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有牴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抄作業或者應付作業等,輕度厭學主要表現在思想上的牴觸。
  • 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
    「厭學」顧名思義就是討厭學習,孩子厭學是由於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兒童情緒上的失調狀態。近年來,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中多種不良因素影響,使得學生中包括小學生的厭學情緒有所增長。 兒童厭學症的主要表現是注意力渙散,學習被動,喪失興趣,沒有時間緊迫感,對學習不當一回事,功課不認真。但是,這樣的兒童不僅大多智力正常,甚至不少智力超常,可見,厭學症大多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