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灣媒體6月18日的報導稱,6月17日上午,加拿大海軍護衛艦「裡賈納」號護衛艦和「阿斯泰利克斯」號補給艦自南向北駛入臺灣海峽,並於18日離開臺灣海峽進入東海,這是繼上個月23日兩艘美國軍艦之後,再次有外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5月23日,美國海軍「普雷貝爾」號飛彈驅逐艦和「迪爾」號油料補給艦擅自進入臺灣海峽,並聲稱是為證明「美國隊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承諾」。另外在今年2月25日,美國海軍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一艘「路易斯·克拉克」級補給艦也曾闖入臺灣海峽。
據俄羅斯新聞網的報導,加拿大海軍的這兩艘軍艦本月4日曾前往朝鮮半島實施巡邏,目的為監督聯合國制裁朝鮮決議執行情況。另據越通社的報導,「裡賈號」和「阿斯泰利克斯」號隨後在10日抵達越南金蘭國際港口,開始了對越南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13日,兩艘軍艦離開金蘭灣,13日至15日期間,兩艘加拿大軍艦與執行2019年印度太平洋部署任務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直升機航母,「村雨」號驅逐艦,和「曙」號驅逐艦在金蘭灣外的南海海域進行了雙邊演習。
對於這次臺海穿越,加拿大方面貌似還很得瑟。加拿大國防部發言人傑西卡·拉米蘭德在聲明中稱,從金蘭灣到東北亞最實際的路線是通過臺灣海峽,言下之意,加拿大軍艦通過臺灣海峽是「航行自由」,是按照正常的標準在操作。據了解,「裡賈納」號母港位於溫哥華,是加大海軍裝備的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5號艦,於1994年服役,艦長134米, 滿載排水量約4800噸,最高航速29節, 最大航程17600公裡,艦上裝備有反潛、反艦、對空等多種先進武器和雷達系統,可搭載225名官兵。該艦曾進行過一次升級。
今年是北約成立40周年,在這樣一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日子裡,北約的「慶祝活動」也是不斷,繼法國軍艦今年4月通過臺灣海峽後,時隔兩個月,加拿大軍艦也來湊熱鬧,並且兩國軍艦在通過臺灣海峽時均是主動打開船舶自動辨識系統,高調宣示自己航行的地區正是臺灣海峽,其囂張程度可見一斑。一再挑釁解放軍的底線,挾洋自重必將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