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活動:劉洋現身「太空農場」與公眾互動

2020-12-2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趙竹青)「太空生活感覺如何?」23日,中國載人航天慶祝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在北京農業嘉年華舉辦專場活動。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與同學們現場進行問答互動,並向學校贈送了「遨遊在太空」科普書。

本次活動以「航天科技讓鄉村更美好」為活動主題,包括四地聯動共同拼裝空間站、參觀太空農場館等多個環節。

太空農場館以中國空間站為背景,將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農業氣象、空間實驗、空間科學等趣味化地科普給大眾,啟迪更多的空間探索者,分為會飛的農場、農場氣象、太空旅行、空間科學四大板塊。

其中,「會飛的農場」以月宮一號科學實驗項目為原型,展現了為航天員未來在太空中長期生存開發的技術,農場氣象以衛星的視角展示了風雲三號、四號衛星和碳衛星取得的觀測成果,大眾體驗成為一名優秀天氣主播的樂趣;太空旅行全面展現種子失重狀態下的變化;空間科學板塊展現了脈衝星導航、悟空號暗物質探測、量子通信、電磁監測實驗衛星、太空遙操作等多方面知識板塊,並通過影片、互動體驗、現場講解、VR技術等多元方式向大眾進行空間科學知識的科普教育和傳播,讓航天科技走進大眾,服務大眾。

此外,中國航天大電影影院循環播出「希望的種子」、「中國航天路」、「探月圓夢」三部特種電影。希望的種子展現了未來太空農場景象,通過奇幻的想像講述了責任、勇氣、愛的故事,也構建了全館的設計風格。

據了解,「太空農場館」在近三年時間接待了近百萬觀眾,展示體驗的主題包括空間育種技術與成果、空間實驗裝置技術、空間信息技術應用、太空探索任務等前沿科技,成為北京農業嘉年華的獨特風景線,助力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提升了地區的影響力。太空農場作為體驗平臺三年時間內與國內幾十家科研機構和大學及產業公司進行了合作,幾十家媒體進行了合作,向全國的領導和觀眾展示了航天科技,為航天科技與地方融合做了積極探索。可以說,「太空農場館」是展示航天科技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

不遠的未來,隨著中國空間站的發射,航天員將在太空中長期生活和工作。與此同時,航天科技正在快速融入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衛星技術將廣泛應用到生物科技、智慧鄉村、精準農業等領域,航天科技正在讓鄉村變得更美好。

本次專場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指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昌平區農業嘉年華組委會、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責編:白宇)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神舟總師戚發軔主講,航天員劉洋、陳冬助講,《一堂好課》航天課...
    神舟總師戚發軔主講,航天員劉洋、陳冬助講,《一堂好課》航天課精彩預告!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670期
  • 神舟九號女航天員劉洋完成任務後,為何鮮有音訊,如今狀況如何?
    01中國在近幾十年的不懈探索中,送過多名太空人飛入太空,代替人類去看一看宇宙的模樣。劉洋作為我國航天史上首位女航天員,搭載著神舟九號飛上太空。在完成這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後,她又去到了哪裡呢?為何成功完成任務後就鮮有劉洋相關的消息呢?
  • 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為何返回地球不見蹤跡?其現狀如何了?
    中國有很多位非常優秀的太空人,其中楊利偉是最為人所熟知的。因為他是第一位被送上太空的中國太空人,但在這之後,中國也湧現出了很多位非常優秀的太空人,比如有著飛行經驗最為豐富的景海鵬,還有中國第一位女性太空人劉洋。接下來就重點說說劉洋!
  • 「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主題活動 在中國科技館舉行
    8月21日,「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主題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此次活動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科技館、「童心港灣」全國項目辦、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等聯合主辦,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 北京航天博物館即將迎來中國首個「太空婚禮」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再次激發人們對太空探索的熱情和對浩瀚太空的無限憧憬。而對於很多人而言,各式各樣的婚禮或許都參加過,但在航天博物館舉行的「太空婚禮」,你體驗過嗎?10月26日,由傑士邦和天貓攜手北京航天博物館共同舉辦的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婚禮」即將登場,北京航天博物館將化身深邃的宇宙空間,為一對新人舉辦前所未見的新奇婚禮。
  • 童心贊祖國共築航天夢 《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在西安發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7月27日,《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新書發布暨歐陽自遠院士科普講座在陝西第29屆全國圖書博覽交易會上舉辦。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出席活動並致辭。
  • 航天科技走進生活——從北京農業嘉年華之太空家園館說起
    原標題:航天科技走進生活  ——從北京農業嘉年華之太空家園館說起  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為迎接這個屬於中國航天事業的特殊日子,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天地之路鑄夢想·融合最美家國情」主題活動,在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拉開帷幕。由神舟傳媒設計搭建的太空家園館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吸引了上萬名遊客駐足體驗。
  • 女太空人劉洋從太空回來後,為啥沒了音訊?現狀看了令人羨慕
    導語:女太空人劉洋從太空回來後,為啥沒了音訊?現狀看了令人羨慕人們都對太空人非常尊重,他們是在眾多的飛行員中經過各種選拔考驗、精挑細選之後人才,也是一個國家的英雄。而太空人必須要經過培訓才能夠登上太空,還需要擁有強大的心理、身體素質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太空人一般都是男性比較多。但其實女性太空人也不少。劉洋就是其中的一位,其實女太空人要承受的壓力也是比較大,但她卻能夠克服自身的缺點,這種精神也是非常難得可貴的。
  • 女太空人劉洋,在太空生活中如何保護「隱私」?說實話很人性化
    ——《論語·泰伯章》01在人類不斷探索太空時,劉洋做出了重要貢獻。她作為一個航天領域的先行者,我們都應該給予尊重。就拿航天事業來講,劉洋就譜寫了我國的航天歷史,成為了首位邁入太空的女太空人。因為在太空和地面上不一樣,執行任務過程中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只要是到了休息的時間,劉洋就會走入自己的小床,床上有帘子遮蔽,不僅能夠阻斷視線,還可以降低噪聲和光線。當然了,在她的床邊上還有小柜子,柜子裡放一些日常用品和方面。然後和大家說說洗澡。太空不比地面,因為失重的關係,洗澡時水會往上飄,所以向我們平時一樣洗澡是不可能的。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回到地面後卻「斷聯」了,她現在在幹嘛?
    我國航天女英雄劉洋便是如此。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在太空中飛行21小時後圓滿返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自此開始。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州五號成功發射,載人飛行十四圈後於10月16日下午6時36分安全返回。我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 大渡口這個「太空」農場耍事多,萌寵、植物、派對...雙重福利等你來!
    5月1日,重慶首個都市太空夢幻農場在大渡口萬達廣場正式營業,它是重慶第一家兒童航天育種科普基地,也是集兒童航天科普教育、航天育種農場觀光、兒童親子餐廳、萌寵互動等功能為一體的航天農業科普觀光園區。這個暑假,讓我們一起進入「太空」,開啟夢幻之旅。
  • 行走的「太空飛船」:解密航天服的前世今生
    中國「飛天」航天服圖片來源:環球網  航天服  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的個人密閉裝備。雖然列昂諾夫身穿的「金鷹」航天服可以提供45分鐘的氧氣,但由於航天服供氣系統安全閥故障,他只在艙外活動了12分鐘。  歷史上最著名的航天服可能就是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所穿的「阿波羅」航天服了。與普通航天服不同,登月探索需要太空人和飛船徹底分離,因此科學家為這款航天服設計了背包式生命維持系統。該系統可連續7個多小時供氧,同時還具備了保持氣壓穩定、過濾二氧化碳和冷卻的功能。
  • 「中國航天日」全國科技館聯動 重慶分會場趣味活動多市民可免費...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22日19時20分訊(記者 伊永軍)2016年,國務院批覆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之際,今(22)日,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承辦,重慶科技館等17個地方場館共同參與的「2018年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中國航天日」活動正式啟動。
  • 神州十號返回艙秘密抵達廈門 航天實物穿越太空來看你
    經廈門市爭取,神十返回艙獲準來廈參加 11月19日-12月25日期間在住宅集團萬舜文投誠毅科技探索中心舉辦的中國航天60周年成就主題展,與一系列珍貴的航天實物和酷炫的航天VR互動體驗項目一併展出,在鷺島停留一個多月。
  • 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返回地面後過得如何?
    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第一位女性航天員,劉洋為中國乃至人類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但她從神舟九號飛船下地之後為何杳無消息了呢?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著這位偉大的女性,想知道她現在過得怎麼樣?艱苦的航天訓練和太空旅程是不是影響了她的身體健康?
  • 我區兩名青少年代表應邀參加國家「點亮夢想 去太空開畫展」主題活動
    8月21日,「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主題活動在中國科技館舉行。此次活動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科技館、「童心港灣」全國項目辦、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太空創新實踐中心等聯合主辦。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落地後為何很少露面了?她現在過得如何?
    中國將於2020年11月底發射嫦娥5號無人駕駛月球探測器,其任務周期預計為23天,在此期間,中國將執行一項艱巨的任務,即自動地採集土壤並將其帶回地球。2020年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升降機在月球預定著陸點順利完成升降任務,正等著合適的機會返回地球。
  • 為什麼中國第一女太空人劉洋,回地球後不露臉,她怎麼了嗎?
    為什麼中國第一女太空人劉洋,回地球後不露臉,她怎麼了嗎?近幾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較大的成果,在國際上也備受關注。我們所熟悉的航天太空人:楊利偉,聶海勝,瞿志剛,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航天太空人。航天太空人這個職位在性別上來說,男性較多一些。因為航天太空人這個職業對身體要求素質很高。女性在生理上就處於劣勢。但是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女性堅守在這個崗位上。而我國第一個女航天員,名字叫做劉洋。劉洋作為我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太空人,她背負著巨大的壓力。首先,女性在生理上處於劣勢,因此她需要面臨更大的訓練量,需要投入更大的時間和精力來訓練。
  • 酷狗音樂獻禮建黨100周年 啟動「我們的歌聲上太空」航天科普公益...
    12月20日,「八一03星 太原號」衛星過境時,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新華網、酷狗音樂等主辦的「《東方紅》·我們的歌聲上太空」航天科普藝術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市八一學校順利舉行,活動單位領導、院士專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及其家長共約150人受邀出席。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8358所開展「趣航天」科普活動
    「趣航天」主題科普活動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拉開帷幕。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4月22日電 (記者 張道正)為了慶祝第四個中國航天日的到來,4月22日,一場以「趣航天」為主題的航天科普活動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拉開了帷幕。據悉本次航天科普活動將持續10天,本次航天日活動將普惠千餘名中小學生。學生們積極參加「趣航天」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