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教育「奮進之筆」——靖遠縣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紀實

2020-09-10 靖遠發布


滔滔黃河,流過歲月滄桑,在西北小城——靖遠,留下了一段柔美的記憶。這段記憶裡,教育是最燦爛的風景。



自古以來,靖遠尚武崇文、尊師重教、人才輩出。近百年來更是名儒薈萃、志士閃耀,明清時期靖遠考中文武進士30人,文武舉人190人。有房貴、馮德明、範振緒、蘇振甲等古今志士名人開宗辦學,鋪就了靖遠教育發展的道路,日漸積澱了靖遠尊師重教的傳統,涵養教化了靖遠淳樸善良的民風。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的幾十年間,靖遠教育輝煌一時,遠近聞名,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學質量都曾一度領跑全市乃至全省。



教育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退。在經歷了一段較為輝煌的時期後,靖遠教育沒能跟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可以量化的高考和中考成績,表現得尤為明顯。

窮縣如何通過自身的改革與創新辦好教育?靖遠的教育實踐,讓人們看到了西北偏遠地區教育的希望。近幾年,靖遠縣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緊緊圍繞「創建全省教育強縣」戰略目標,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宗旨,縱深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夯實教育發展基礎,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學前教育普惠擴容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特色內涵發展,職業教育科學健康發展,全縣教育事業呈現出提速增效的良好勢頭,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逐步提升,書寫了新時代靖遠教育的「奮進之筆」。


揚帆:大手筆改善教學環境


靖遠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工業弱縣、財政窮縣,辦學條件落後,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裝備水平低,這是橫亙在靖遠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基礎性難題。2017年8月以來,靖遠縣委、縣政府高遠謀劃、精深部署,加強頂層設計,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大幅增加教育投入,讓學生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走進靖遠縣東升鎮東興小學,寬敞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桌椅、齊全的體育器材、現代化的多功能教室……讓人眼前一亮。東興小學只是靖遠縣眾多鄉村學校面貌的一個縮影。2017年8月以來,靖遠縣抓住義務教育均衡國家評估驗收的有利契機,通過新建、改建、維修等措施,對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校園場地、圍牆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項目建設上,靖遠本著教育優先發展的原則,對教育厚愛一層,先行規劃、精簡程序、優先審批,在具體操作上面,主動俯下身子、挑起擔子,想方設法為教育事業發展多開「綠燈」、少閃「黃燈」、不亮「紅燈」,從不拿教育為難。目前,全縣各學校的教學條件獲得了很大的改善,實現了硬體建設城鄉一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149所學校全部達到甘肅省頒辦學標準。



僅辦學條件的改善,並不能讓「家門口的學校」被更多家長所認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還必須直面教育布局調整這個「難啃的硬骨頭」。



針對存在的問題,靖遠縣立足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統籌城鄉教育資源,近三年,先後撤併布局不合理、辦學規模小、辦學效益差的學校共20所。按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標準化學校建設標準,靖遠縣教育局持續加大教育教學設施更新配套,先後投入9590萬元用於教育裝備建設,其中,向農村和薄弱學校傾斜的設備價值為5892萬元,佔總資金量的82.4%。


斬浪:教育扶貧託舉希望之光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按照「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要求,靖遠縣狠抓控輟保學,重點聚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群體,切實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劃片招生、兩免一補、學生資助、營養餐計劃、留守兒童關愛、特殊教育等政策。組織開展「千名教師進萬戶」活動,全面完成了戶籍系統、學籍系統、扶貧系統三大系統間義務段適齡人口數據的核查比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



金秋九月,靖遠縣銀灘小學裡朝氣蓬勃。去年,這所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上新建的學校正式落成。全新的校園,不一樣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老師新穎的教學方法,讓搬遷點孩子的學習勁頭更足了。

唱響扶貧「主題曲」,也要打好資助「組合拳」。在惠民資金落實上,靖遠縣教育局嚴格落實各項資助政策,做到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2018年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生營養餐全覆蓋和食堂供餐全覆蓋,靖遠縣被全國營養辦評為「營養計劃工作先進縣」。



拋光、零件裝配、焊接、機器人碼垛……在靖遠職專,實訓中心、實驗實訓室,這些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教學設施應有盡有。為充分用好職業教育這臺致富「發動機」,靖遠縣主動作為,聚焦重點人群,對初高中畢業生進行有效甄別,引導貧困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教育,這些學生入學後,學校落實雨露計劃、中職免學費和中職助學金發放等惠民政策,確保接受職業教育的每一個學生不因貧困等原因輟學。

除此之外,靖遠職專創新辦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與多家企業聯合開展實訓化辦學,打通了職業教育「立交橋」,使有升學意向的學生繼續高層次深造,使掌握職業技能的學生帶著技術進入市場。同時,建立貧困家庭學生就業援助機制,優先安排貧困家庭學生實習、優先推薦就業。


謀變: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尤其是師資不均衡,是制約靖遠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2017年起,靖遠縣創新實施了科學、規範、有序的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實現交流輪崗制度化、常態化,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農村、薄弱學校流動。



城區教師向鄉鎮流動,優秀教師、優秀校長向薄弱學校流動,說起來很輕鬆,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誰願意輪崗到薄弱校?誰又願意去鄉村?靖遠縣教育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想方法、找癥結。靖遠縣委、縣政府也將出現的困難放置在 「放大鏡」裡,不斷完善教師績效工資制,堅持教師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向農村教師傾斜的政策導向,形成了「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與此同時,統一教師職稱評聘的業績量化標準,並根據實際執行情況每年進行補充和完善,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實現「常態化」。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2018年1月,靖遠縣率先在全市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取消鄉鎮教管中心和局屬學校的行政級別,對教管中心主任、校(園)長重新考核、聘任,共調整352人,核發職級制津貼543.84萬元。如今,靖遠縣校長職級制改革已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逐步建立了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和專家辦學制度,實現了校長由「職務」向「職業」的轉變,促進了管理隊伍專業化發展,增強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自我發展能力。


鑄魂:打造優質師資隊伍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017年8月以來,靖遠縣通過各級各類考試和校園招聘共補充教師539名,尤其是立足於更精、更高、更優的發展站位,向高層次教育人才拋出橄欖枝,在生活和工作環境、教科研經費上給予傾斜支持,創新實施人才招引機制,教師隊伍結構得到了全面優化。師資培訓方面,靖遠縣在落實「國培計劃、網絡研修、縣級培訓、校本培訓」四級研修機制的基礎上,健全了「培養、評價、使用」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實施崗位培訓機制;持續實施「青藍結對、協同發展」工程,以鋪路子、搭臺子、壓擔子等措施為抓手,極大促進了青年教師健康成長、脫穎而出。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全面振興教育,需要遠謀近施、守正創新、久久為功。從2019年起,靖遠縣通過整合教師進修學校、師資股、電教館、教研室功能籌建教師發展中心,使之成為教師的「啟航港口、加油場站、賦能中心、升級基地、再造工廠、修配車間」。2018年以來,靖遠縣教育局積極與和平區教育局對接磋商,推動落實各項幫扶協作項目。截止目前,已選派赴天津交流學習人員209人次,和平區派來支教及送培教師83人次。此外,靖遠縣教育局採取「聚焦城區,輻射全縣」的方式,安排9名和平區支教名師在城區學校任教,讓他們以送教下鄉、聽評課、專題講座和教學研討等多種形式參與到全縣的教學研活動中。同時,以「塔式授徒」模式開展「青藍結對」工程,由和平區支教教師對有潛力的靖遠縣教師開展幫扶結對,目前已優選授徒近30人。支教教師又以線上教培方式,對全部「塔式徒弟團隊」進行問診和點撥,由此形成的精英教師培養模式,對壯大靖遠縣名師隊伍起到了顯著的助推作用。2019年,和平區33所各類學校與靖遠縣對應學段的33所組長學校籤訂了「手拉手」幫扶協議,以「1+1+N」形式輻射帶動全縣範圍內339所成員學校,形成了「手拉手」幫扶全覆蓋。2020年後半年,雙方聯盟校還將以靖遠縣教師發展中心為依託,圍繞新課改等主題,選派管理幹部和一線教師赴津學習,深度推進聯盟校共建活動,全面提升靖遠縣教育教學發展水平。


騰飛:百花齊放春滿園


近幾年,靖遠縣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以「一校一特,文化立校」為理念,堅持「規範+特色」策略和「2+1+N」目標,並依託學生發展中心總樞紐,以學科基地、鄉村少年宮等為主陣地,積極構建起「一體兩翼、體藝雙馨」體藝教結合的特色化育人體系。

綠茵校園,漫地芬芳。靖遠縣第四中學操場上,一群少年揮舞著球棍你追我趕:挑球過人、變線傳球、精準攔截……在高強度的攻防演練中,隊員們揮汗如雨。教育教學中,靖遠縣第四中學堅持「德育為首,智育為主,藝體支撐,全面提升」的培養途徑,致力於「促進中等生多元化成人成才」的辦學目標,建立了體藝見長、多元育人體系,在曲棍球和女子足球特色體育項目上,取得了非凡成績。



在靖遠縣第二中學,足球少年們在教練們的帶領下正在進行熱身運動……2017年,靖遠縣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近幾年,全民足球的土壤裡,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也在逐步「破冰」。



書法、國學、繪畫、玄空鼓……在靖遠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各類培訓課堂應有盡有。近幾年,靖遠縣學生發展中心根據全縣教育「兩輪四驅」的戰略部署,按照「公益辦中心,服務青少年」的工作目標和思路,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加掛「學生發展中心」的牌子,在管理校外教育的基礎上,將全縣中小學音體美教育教學、學校社團、科技創新、勞動教育及綜合實踐活動劃歸青少年活動中心統一組織實施,著力打造青少年德育中心、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中小學藝術類教師培養孵化中心、中小學社團指導管理中心「五位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實踐服務平臺。



體育課程健體、藝術課程怡情、文化課程益智,三者相互支撐、互為補充,搭建了一條五育融合新「立交」。各學校體藝教育不斷提檔升位,文化課程也是碩果纍纍。2020年靖遠縣中考報名4043人,九科合格率29.92%;全縣總分平均分523.43分,學校總分平均分最高的580.81分,個人最高772.5分,有5人進入全市前10名。2018年至2020年全縣700分以上學生人數分別為86人、185人、290人,分別佔學生總數的2.01%、4.52%、7.19%,優秀學生人數大幅增加。全縣初中學生學業水平成績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為後續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2018年至2020年,靖遠縣普通高考報名學生人數分別為5996人、4942人、4933人,全縣一本上線率分別為12.76%、16.47%、19.26%。儘管學生人數逐年遞減,一本上線率三年時間提高了6.5個百分點。其中應屆生一本上線率分別為12.66%、17.71%、22.47%,應屆一本上線率高於總體一本上線率,三年時間提高了9.81個百分點。2020年全縣共有4名考生(理科)被清華大學錄取,3名考生進入全省前百名。全縣文理共有239名考生被「雙一流」大學錄取,創造了靖遠高考新輝煌!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靖遠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高站位謀劃的結果,是各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不斷投入的結果,是全社會勠力同心、關心支持的結果,更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和廣大教師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努力工作的結果。



潮平岸闊風正勁,奮楫揚帆正逢時。在新的徵程上,在教育改革的春天裡,靖遠教育正邁著嶄新的步伐,闊步前行!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珍珍

相關焦點

  • 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寫好教育考試奮進之筆
    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考試中心將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色、全員覆蓋目標要求,迅速掀起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作為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考試領域綜合改革,不斷提升考試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 江蘇省聚力高中階段教育高質量發展——「寫好教育奮進之筆行動...
    江蘇省聚力高中階段教育高質量發展 2019-06-27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19〕第3期  江蘇省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著力寫好
  • 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寫好教育奮進之筆(二)
    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寫好教育奮進之筆(二)辦公廳黨總支書記、主任 宋德民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河南省許昌市教育生態蝶變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一年來,河南省許昌市的教育發生了諸多第一次—— 第一次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下發文件,高規格推進教育攻堅和深化改革創新;第一次在全市層面組織教育項目專題觀摩點評活動,排排隊、紅紅臉、出出汗;
  • 以思想的力量寫好教育奮進之筆——全國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
    原標題:以思想的力量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教育系統黨的十九大「百人宣講團」在新疆高校舉行宣講報告會。資料圖片    清華大學學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集中主題學習活動。資料圖片    「90後講十九大」北京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展示活動現場。
  • 【教育資訊】陳寶生:以狠抓落實的工作實績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教育部「三區三州」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第四期培訓班在甘開班》國培計劃(2019)白銀區送教下鄉培訓項目全面啟動※陳寶生:以狠抓落實的工作實績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 學習十九大進行時丨楊文:把寫好通江教育奮進之筆落實在奮鬥的徵程上!
    大家下午好!值此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今天來與大家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共商通江教育發展大計。你們長期奮戰在通江教育最前線,你們最辛苦,你們最崇高,你們是通江教育戰線上的排頭兵。每每來到通江中學,厚重的文化底蘊、濃烈的奮鬥氣息、激昂的進取精神,總會讓我倍感欣慰、倍增信心、倍加期待。
  • 堅定理想信念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人道敏政,地道敏樹」,近日,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第59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結業之際,向學院捐養了一棵紫葉李,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孫峰代表學員們在樹木前的紀念碑上題下這句話。「今後無論走到哪裡,都不忘記在學院的所學、所想、所悟,常常給心中的思想之樹澆水培土,此為『敏樹』;要『養浩然正氣』,在各自的崗位兢兢業業,努力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此為『敏政』。」
  • 立德樹人弘揚尊師風尚 凝心聚力寫好奮進之筆
    為進一步弘揚師德風尚,凝心聚力寫好教育奮進之筆,2020年9月9日下午四點,合肥七中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第二屆「美麗七中人」頒獎典禮在桃蹊會堂舉行,學校全體教職工及社會化服務單位負責人等歡聚一堂,表彰先進、文藝匯演。現場隆重喜慶、歡樂祥和,濃濃的節日氣氛洋溢校園。
  • 【開學篇】豐富學校靜文化內涵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長郡雨花外國語洪塘學校2019年開學籌備工作亮點回顧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校長鄧荊培首先代表學校對全體老師致以新春的祝福,並以《豐富學校靜文化內涵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為主題向全體教師做新學期工作報告。2018年,學校致力於傳承靜文化基因,在教育之路上奮勇前行,既有披荊斬棘的甘苦,又有耕耘收穫的喜悅。2019年,是長郡雨花外國語洪塘學校創辦的第三個年頭,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精神和張新衛局長在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精神的一年。
  • 實施教育「兩輪四驅」戰略 靖遠縣教師發展中心成立
    每日甘肅網訊 8月13日上午,靖遠縣教師發展中心同時舉行了教師發展中心與合作單位籤約儀式及「靖遠—和平培訓班」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儀式。揭牌儀式上,天津市和平區教師進修學校為靖遠縣教師發展中心捐贈優秀教師微課視頻光碟。
  • 首屆「濟南教育榜樣」頒獎典禮舉行—濟南教育以奮進之筆寫就生動...
    每個榜樣的先進事跡、奉獻精神都詮釋了『政治堅定、心存敬畏、事不避難、快幹實幹』的濟南教育精神,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教育人的責任擔當。」濟南市教育局總督學李豔在致辭中說。  「即將過去的2020年,濟南教育人以『奮進之筆』書寫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看靖遠教育發展如何走進「春天」
    近年來,白銀市靖遠縣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緊緊圍繞「創建全省教育強縣」戰略目標,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宗旨,縱深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夯實教育發展基礎,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學前教育普惠擴容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特色內涵發展,職業教育科學健康發展,全縣教育事業呈現出提速增效的良好勢頭
  • 教育部黨組召開2018年「奮進之筆」年中推進會
    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圍繞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學前教育規範發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中西部教育加快發展、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扶智育人教育脫貧、高考改革拓展深化、職業教育提質升級、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等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百姓關切的「奮進之筆」攻堅行動,逐一匯報了上半年工作進展和下半年工作計劃。
  • 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運用和貫徹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進行系統深入闡釋。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科學指南,為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和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
  • 銅陵:銅官區促進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為廣泛宣傳和展示新時代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引導教師潛心立德樹人,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崇德向善、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9月9日上午,銅陵市銅官區召開銅官區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二屆「四名工程」命名大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集中展示全區教育系統持續實施「奮進之筆」的進展成效,弘揚高尚師德
  • 右玉:用奮進之筆書寫人民滿意教育
    用奮進之筆書寫人民滿意教育右玉縣持續深化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側記「祝願右玉一中越來越好,右玉教育越來越好!」「久久為功,利在長遠,這就是我們的右玉教育,這就是我們的右玉精神。」「我要為最親愛的、生我養我的右玉點讚!我要為蒸蒸日上的右玉教育事業點讚!」……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教育的變化,讓右玉精神更加熠熠生輝。如今,右玉的教育事業已迎來跨越發展的春天。
  • 育人之舟行穩致遠——遂川多舉措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紀實
    可是,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遂川教育教學基礎薄弱,「行舟」途經不少風浪和顛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認真履行教育職責,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文明傳承,為民族鑄魂。作為革命老區,新時代遂川的教育之舟如何行進?
  • 王瑞軍看望慰問一線教師:共同推動韶關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王瑞軍看望慰問一線教師共同推動韶關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昨天(9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瑞軍前往市區部分學校,看望慰問一線教師,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力量等情況,與教師代表座談,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建議,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希望廣大教師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奮進擔當,銳意進取,為韶關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後備人才,共同推動韶關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大溪:舉全鎮之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台州網5月21日訊 5月17日下午,溫嶺市大溪鎮召開教育工作推進會,鎮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與校長們面對面座談,傾聽他們對大溪教育的感受和建議,幫助黨委、政府找出短板,精準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