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月山

2020-12-20 大公網

  【大公報記者唐瑜 特約記者張發錄】日月山,一座亙古沉臥於青藏高原的大山。無論是誰,從自然的角度看,它缺乏崑崙的雄渾偉岸,沒有唐古拉的冷峻博大,在高原群山眾峰中有些小家碧玉的情狀。若換一個角度呢?由於曾被文成公主這位歷史女性賦予了靈性,它在一千多年的鬥轉星移中不斷增添青春的魅力,成長為一座風光無限的極頂,光華四射,世人仰慕。

  我曾多次走過日月山,去漫遊西部蒼茫的草原,去觀賞青海湖的粼粼波光。而每經過一次,頭頂明朗的天空,眼望連綿起伏的山波峰浪,總有一種歷史的深邃感襲上心頭,深深激動起我的一片心緒,為世事的滄桑變遷,也為那頁悲壯而偉大的歷史篇章——

  很難忘記歷史老師在講文成公主進藏和親時的滿臉嚴肅和崇敬,以及將我感染得熱淚盈眶的情景。從那時起,文成公主就永遠地走進了我的心田,日月山就成了我時時嚮往的地方。儘管當時民間有「過了日月山,眼淚淌不幹」的說法,把日月山劃歸到非常遙遠而難以到達的境地中,我依然有去日月山看看的夢想。在後來的日子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更有細細閱讀日月山,希望從那一頁歷史篇章中讀到它深刻寓意的願望。如今真實地站在日月山上,撫摸著它的一塊塊石頭、它的一片片野草野花,仿佛文成公主剛剛從這裡走過,地上留著她的腳印,空氣中散發著她的氣息。而閉了眼,更好象看見迎送文成公主的兩列隊伍從日月山東西兩側一齊走來,一路浩浩蕩蕩、車輪滾滾,華蓋如雲,旌旗蔽日,鼓樂聲直上雲霄……作為新郎的松贊幹布驚喜萬分,躊躇滿志,作為新娘的文成公主嬌豔美麗,雍容華貴。他們終於帶著異域風彩結合在一個歷史點上,把那段歷史描繪得光彩奪目,無比風流。

  這時,一陣鈴聲響起。我睜眼一看,一隊馬幫逶迤上山來。只見馱著重物的騾馬喘著粗氣,那些趕馬的人們臉色憔悴,神情疲憊。我忽然覺得他們就是迎送文成公主隊伍裡的一群腳夫,好象看見歷史老

  人就走在他們身後,拄著拐杖,步履蹣跚,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坑坑窪窪的道路走到了今天。是啊,歷史老人經歷了太多的大喜大悲,看見過太多激昂和悲壯的事情。

  漢藏和親,該是他看見過的,讓他激動得難以成眠的又一幕大喜大悲的歷史劇吧。彼時彼地,當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實現貞觀之治,達到疆域廣闊、國泰民安的盛世時,屬於拉薩的吐蕃王松贊幹布也已平定內亂,徵服鄰近部落,建立了強大的草原帝國。這時,如果兩位英雄爭強好勝,有繼續擴土拓疆稱霸天下的野心,無疑會恃強而進,也許在日月山下擺開一場曠古未有的戰爭,雙方來個一決雌雄。但開明的兩位君主選擇子開明的方式,雙方的目光一齊越過日月山、越過千山萬水,注視到了和親上。公元641年,那個和風祥雨的夏天,

  松贊幹布派其大論祿東贊,帶著煌煌五千兩黃金和大批珍寶到長安迎娶文成公主,唐太宗派其堂弟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前往拉薩,唐與吐蕃由此成為兒女親家,也由此把兩位政治家的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作為和親主體的文成公主,在政治家們的大摩之下,又懷著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我曾造訪過文成公主廟。其廟位於玉樹州結古寺以南25公裡處的巴塘白滿都溝,在北側石灰峭壁上,文成公主像居於九座浮雕像之中,坐於獅子蓮花座上,面容安詳慈愛,一副可親可敬的樣子。然

  而和親中的文成公主未必就坦坦蕩蕩,滿懷喜悅一心嚮往雪域高原。想想吧,長安,大唐的國都,那是一塊多麼美好的地方啊,那裡秦川坦蕩、驪山秀美,民風純樸、物產豐富,加之皇家宮殿的巍峨、皇

  家園林的典雅和皇家地位的至尊,都是普天之下的人們所仰慕的。貴為皇室宗親的文成公主在這樣的地方成長起來,她的心靈深處就烙上了皇室生活的印記,其人生前程是何等的輝煌。而一旦夢醒,卻要遠嫁太陽落沒的地方,那個未知的夢怎不叫她心驚膽寒?從長安到拉薩,漫漫千裡路,一駕馬拉車,一去就是生離死別,幾無回頭之可能,這樣的命運落到她的頭上,無疑是殘酷的、無情的。可以想見,在那些個日子裡,她的心不知被生離死別的利刃劃了多少道口子。而唐太宗

  看著李家骨肉即將永遠嫁於遙遠的雪域高原時,也難免淚沾龍袍、心地掠過一陣悲戚。想想吧,在文成公主踏上遠嫁的路程時,長安城定是一片哭聲,淚水浸溼了所有的大街小巷;已經上路的文成公主,乘著哐當作響的馬車,日見荒涼的山野和近乎野蠻的西部風俗,必是五步一回頭,十步一回首,離別親人的悲哀緊緊籠罩在她的心頭。

  實際上,用和親的方式謀求兩地之間的和平相處,往往是權宜之計,多少帶一點荒唐與無奈的味道。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事不少,但由此帶來的和平景象能維持多久?

  為和親而遠嫁他鄉異土的女兒們基本上都成了犧牲晶。

  文成公主進藏後的十餘年間,唐與吐蕃的確沒有發生紛爭和戰事,但後來卻磨擦不斷,吐蕃不斷向東擴展疆土,在公元663年即以精銳力量突襲居今青海東部的吐谷渾。

  七年後唐派大將薛仁貴徵伐吐蕃,大戰於大非川(今青海恰不恰西南切吉草原),以全軍覆沒為告終,吐蕃盡佔青海東部。看來,文成公主進藏換得的和千也到此為止了。

  不過歷史的偉大總在於以歷史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

  文成公主進藏時帶有大批工匠、樂師,還攜有穀物、藥物、工藝品、書籍等等,他們一路撒播著中原文化的種子,大大促進了藏區經濟的發展,其意義遠遠勝於暫時的休戰局面。故此,我們不能不記住那段歷史,尤其不能忘懷文成公主這位了不起的女性。當然,藏族人民更加懷念她,至今親切地稱她為「阿姐甲莎」,意即漢族姐姐,銘記著她帶來的幸福與吉祥。

  日月山,青藏高原上一座普通的山。日月山,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座永恆的豐碑。它記載著文成公主的歷史功績,記載著唐與吐蕃的

  和親關係、漢族與藏族人民源遠流長的民族情誼。當我們駐足日月山之巔,放眼東西兩側的蒼茫大地和遼闊無垠的同一藍天,思緒萬千;當我們用心閱讀日月山,就會發現歷史的精神給我們許多昭示與啟發,使我們深感過去深厚,未來博大,更感到肩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促使我們該幹點什麼。

相關焦點

  • 雨後日月山
    雨後日月山蔡章田雨後的日月山格外清新,格外寧靜。天湛藍湛藍的,草地經小雨的滋潤一片綠,這雨後的日月山是這樣的神奇,像高原美人散發著誘人的美。日月山在高高的青藏高原上,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承受日光和月華最多。初秋時節,我來到神秘的青海。從青海的塔爾寺到青海湖一路走來,真有些朝聖的感覺。日月山在西寧到青海湖之間。日月山是青海農業和牧業的分界線,也是當年文成公主西嫁和親回望故土的回望嶺,山上立有回望石和文成公主紀念館。日月山以東,玉米青蔥,生機一片。
  • 細細感受日月山的美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裡,屬祁連山脈,長90公裡,海拔最高為4877米,青藏公路通過的日月山口為海拔3520米,是青海湖東部的天然水壩。日月山不僅有恢宏的歷史意義,它還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義。日月山因山體呈現紅色,古代稱為「赤嶺」。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藏的咽喉,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
  • 日月山:文成公主流淚思鄉的地方
    日月山作為青海比較出名的景點之一,不是在於它自身的景色多麼的絢麗多彩,而是與當年的歷史文化色彩有染。相傳在唐朝時期,為了大唐與吐蕃兩國友好。唐太宗不得不將他心愛的女兒文成公主遠嫁到吐蕃國,以示兩國友好。
  • 【西寧市旅遊景點】青海日月山景區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縣西部,屬祁連山脈,古時為中原通向西南地區和西域等地的要衝。北魏明帝神龜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雲自洛陽西行求經,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的。後來,文成公主經日月山赴吐蕃和親形成的唐蕃古道,則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區通往川藏一帶的必經之路。  日月山唐代稱赤嶺,得名於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
  • 日月山,一個象徵民族團結的矛盾體
    至於日月山的來歷,還得從一個傳說說起,相傳,唐太宗為漢藏人民世代和好,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藏王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從京都長安迤邐西行,來到了日月山。她在峰頂翹首西望,遠離家鄉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臨行時皇后所賜日月寶鏡觀看,看著鏡中長安的繁華景象,公主悲喜交加,又想到聯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將日月寶鏡擲下赤嶺。寶鏡變成了碧波蕩漾的青海湖,而公主的淚水則匯成了從東向西流的倒淌河。
  • 日月山景區衝國家4A級景區
    5月14日,記者從湟源縣旅遊部門獲悉,為深入挖掘景區文化內涵,全面提升景區發展品位,湟源縣將啟動日月山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  日月山作為我省著名歷史文化景區,是眾多遊客嚮往的旅遊地之一。為了豐富日月山景區歷史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景區知名度,日月山景區自2010年6月起,對景區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設計,並通過了專家評審論證。
  • 日月山懷古
    一路開心地說笑著,不知不覺,旅遊車來到一座飄滿五顏六色經幡的綠色山巒下,在一塊鐫刻著「唐蕃古道」的巨大青石旁停下來,有人說:「前面就是日月山」。只見平緩的山坡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玉女塑像,不用說,那就是聞名遐爾的文成公主塑像了。在塑像後的山頂上,聳立著兩座紅色亭子,那兩座亭子分別叫日亭和月亭,過了這兩座亭子,就是古代蕃屬的領地了,當年文成公主就是從這裡進藏的。
  • 「日月山埋屍案」,39人被判刑
    2020年10月30日上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備受社會關注的「日月山埋屍案」即張成虎、馬成等39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被告人張成虎、馬成一審分別判處無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馬富錄、馬登月等37人分別判處二十三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青海日月山旅遊景點介紹攻略及注意事項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縣西部,屬祁連山脈,古代為中原地區通往西域的要塞。山口南北各有一座山峰,形似太陽和月亮,日月山由此得名。青藏公路從日月山通過,在此設立了日月山石碑,並修築有日月亭。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縣西部,屬祁連山脈,古代為中原地區通往西域的要塞。
  • 日月山景區古道博物館再開館
    日前,位於青海省湟源縣日月山景區的古道博物館第二展館再次開館。兩個展館的開設不僅反映了我省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作用和對民族融合的深遠影響,同時也使日月山景區變得更有看頭。據悉,古道博物館的設立,將讓更多的人在實地感受青海,了解日月山。同時,為該景區打造4A級景區做準備。  日月山作為我省一個重要的地理節點,它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又是青海省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分界線,還是歷史上絲綢之路南路、唐蕃古道、羌中道等道路的必經之地和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場所。
  • 「日月山埋屍案」一審宣判
    □ 掃黑除惡·典型案例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鵬10月30日上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對備受社會關注的「日月山埋屍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張成虎、馬成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馬富錄、馬登月等37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23年至2年不等。
  • 一圖一景:青海湟源日月山
    日月山 日月山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境內,屬祁連山脈,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海拔4877米,青藏公路 日月山自古以來就是歷史上「羌中道」、「絲綢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日月山曾經是會盟、和親、戰爭以及「茶鹽」、「茶馬」互市等等重多歷史事件的見證。日月山不僅有恢宏的歷史意義,它還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義。它位於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上,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疊合區,是青海省內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線,劃分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
  • 風雪日月山
    相傳文成公主當年和親路過此地,東望長安,心生悲戚,失手將皇后臨行所贈的「日月寶鏡」摔成了兩半兒,落在左右兩個山包上,日月山由此得名。山之青海這邊兒,屹立著中石油的匯源加油站,懵懂而來的胖姑娘就在這裡當上了一名加油員。  李老師,你可不知道,剛進十月,這裡就下雪了,冷得抽筋兒。我第一天晚上在站裡值班,門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我從沒有聽過這種聲音,太恐怖了。
  • 歷史故事傳說,一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日月山
    歷史故事傳說,一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日月山!日月山作為通往西藏大道的咽喉要道,在歷史上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所以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其他命名「草原門戶」,很多遠遊的僧人也曾因為向西前行而經過日月山。
  • 日月山: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文成公主回首東望,故都長安的種種景象歷歷在目,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公主百感交集,拿出臨行時皇后賜予的「日月寶鏡」,想到自己遠嫁和親的重任,毅然將寶鏡拋下山,寶鏡摔成兩半,摔在東的是日鏡,摔在西的是月鏡,形成了今天的日月山。
  • 青海日月山兩車相撞!
    原標題:青海日月山兩車相撞!10月27日13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海南州共和縣109國道日月山收費站附近(共和往西寧方向)一輛貨車與一輛小轎車相撞,1人被困。
  • 「日月山」埋屍案,39人被判刑
    10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日月山」埋屍案,即張成虎、馬成等39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被告人張成虎、馬成一審分別判處無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馬富錄、馬登月等37人分別判處二十三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遊記:西寧市湟源縣日月山文成公主出塞
    日月山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是祁連山脈一個分支,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灣山,海拔4877米。日月山,藏語為「尼瑪達哇」,蒙古語稱「納喇薩喇」,都是太陽和月亮的意思。日月山自古就是歷史上「羌中道」,「絲綢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時期,由於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堵塞而開闢了「絲綢南路」。經日月山,青海湖,過柴達木盆地通往西域。
  • 行車穿越青海日月山,領略雄渾磅礴的高原風光
    其實,對我來說,穿越青海日月山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多年前,曾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務工」(WG)大半年之久,日月山是往返西寧的必經之路,青海高原的萬千氣象是再熟悉不過了,所以,此行乃故地重遊也。日月山位於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裡,青海湖東側,為祁連山支脈(祁連山脈的一個分支),西北一東南走向,長90公裡,寬10--15公裡,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灣山,海拔4877米。
  • 為景區文化內涵增色 日月山古道博物館A館建成開館
    8月20日,湟源縣日月山景區古道博物館A館建成開館,標誌著湟源縣藏文物和藏品保存環境標準化邁出新的步伐,同時也為景區的文化內涵增加了色彩。  日月山處於青海古道文化的節點,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南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的必由之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和中西亞乃至歐洲文化在這裡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