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師說教育學
今天聊一個非常現實,而又略帶傷感的話題。現在每天在頭條上,幾乎都能看到很多大學生或者社會人員發布自己考上教師資格證的視頻,也經常看到很多人通過教師招聘考試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的視頻。這些視頻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視頻中的主人公都是非常開心愉快的,對這份職業是充滿激情和嚮往。
然而過了5年、10年、15年之後,這些老師還會那麼充滿熱情嗎?我相信,這樣的老師一定有。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倒是越來越多的老師變得愈發佛系。「佛系」是一種什麼心態?到底是好的心態,還是壞的心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一個老師如果變得「佛系」了,那是什麼樣的心態?我想可能是對教師的工作看得淡了,對未來的前途看得淡了,對專業發展看得淡了。
教師工作是一項具有創造力、成就感的工作。這不經要去追問是什麼讓我們的中小學老師成為了「佛系」之人?
一、成也發展,敗也發展。
我相信每個老師,尤其是新教師,在踏上教師工作崗位的那一刻,一定是充滿了教育情懷的,都想大展宏圖。一定有老師在一次次的機會中脫穎而出,以至於未來大展宏圖,但這畢竟是少數。多數的老師還是像我一樣普通平凡的老師。在努力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不公正?有沒有遇到過當你去很想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甚至做了很多前期準備工作,可到最後發現因為某些問題,沒人支持,結果不了了之?有沒有遇到每到評優評先的時候,當你手上滿滿的榮譽,卻發現到最後所謂的優秀和先進和你沒有半毛錢關係?一定會有某些關鍵的人物來做你的思想工作,比如人不能太看重眼前的利益。有沒有一輩子對每個學生負責任,受到所有同行、家長、學生愛戴,可最後還是中級職稱退休的?
在發展中,越來越多的老師,變得佛系......
二、今天的老師在社會中受到多少尊重?
曾幾何時,一句話讓所有的人民為之鼓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句口號充滿了號召力,讓所有的納稅人感受到了自己以及自己子女受教育的權利,可是這個話之後,現實中的學校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各種各樣團體進校園,於是來自於社會的接待多了;學校要配合當地部門參與活動,學生甚至要去給某些活動當免費觀眾。當然這些活動,學校通常都不會是義務的參與,於是你懂的,但是你作為教師,那肯定是義務的參與了,因為是上班的時間。
社會監督的尺度在哪裡?學校是個窗口單位,更是民生單位。只要有不滿意的地方,12345可以投訴。於是這個電話所實現的功能,有的成為了對學校措施改進的良藥,有的成為了越來越多老師的焦慮。不可否認,仍然存在個別教師師德失範的現象,這些教師理應需要受到相應的處罰。有沒有遇到過令人煩躁的無效投訴?只要是投訴,哪怕你清白一身,都得寫無罪說明,然而寫完上交之後,你都不知道是誰投訴的。試問你還有心思好好教學嗎?
學生管理的尺度在哪裡?這盡然是令所有中小學老師最苦惱的話題。一個老師,站在三尺講臺之前,可不知道該怎麼管理,能讓所有的人滿意。如果管嚴了,學生回家和家長說了,或許一個投訴電話,會讓你交待問題並道歉,哪怕出於善意的初心。比如前幾天報導的淮安陽光中學教師砸了上課玩手機的高三學生手機,所有人都認為你的行為是對高三學生負責任的行為,這位老師依舊受到了學校停職處理,此外遭到了各種社會輿論的困擾。萬幸的是,這個當事的學生家長通情達理,在教師上門主動道歉之後,原諒了這位老師的行為。假如,遇到一個不明事理的家長,我相信這個老師的下場是非常悲慘的。但是,這件事一定給了這位老師的教育生涯一個深刻的教訓。
一個老師,當你無法預知教育結果的時候,或許佛系,是最安全的。
未來是光明的,佛系是無奈的,身為教師,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