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龍貓》登陸中國院線,但它不靠票房掙錢

2020-12-23 新京報網

距離暖萌界動畫鼻祖《龍貓》在日本首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雖然這部超級爆款IP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並不陌生,但此前一直沒有在國內正式公映。很多人願意走進影院,更多是基於情懷,為了補上童年欠宮崎駿的一張電影票。



而對於宮崎駿和吉卜力工作室來說,《龍貓》也具有標誌性意義。

宮崎駿早期的作品基本是叫好不叫座,《龍貓》當初在日本上映時,曾因票房不及預期,讓吉卜力工作室陷入困境。後來社長鈴木敏夫開發了龍貓周邊及一系列商業運作,工作室才度過難關,並且後續的營收支撐了吉卜力之後幾部動畫的開支。

也是因此,龍貓形象成為了吉卜力的廠標和吉祥物。如果把龍貓比作宮崎駿創業路上的最佳合伙人,一點也不為過。時至今日,龍貓周邊產品仍然通過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橡子共和國等渠道源源不斷被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收入囊中,也為吉卜力帶來可觀的回報。
 
「不是商人」的宮崎駿

當《龍貓》將在國內公映的消息傳出後,「駿迷」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宣布要為童年欠著宮崎駿的那張電影票彌補遺憾。

此次上映的《龍貓》時長為86分鐘,吉卜力工作室為適應現代化的影院技術,特意將原版電影作品的膠片轉成數碼,並進行了重置。不過,對於已經習慣了歐美各種技術大片的中國觀眾來說,技術並不是他們走進影院的真正原因。

「《龍貓》我已經看過不下五次,每個情節都能背出來,但是還要去電影院看一次,這種感覺就像是老朋友重逢。」一位影迷告訴尋找中國創客。
 
儘管有很多人衝著情懷走進影院,但是和同時期上映的《海王》比,《龍貓》的票房依舊有較大差距。截至12月15日10點43分,龍貓的票房為940萬,海王的票房則為3117萬。

宮崎駿曾說「一個鏡頭就能告訴我一部電影的好壞。我們得做出能夠感到驕傲的作品,一部能讓人們感到驚豔的電影。」
 
因為擁有這樣的價值觀,吉卜力不會為了票房增加更多商業化元素,手繪電影要求的是不計成本和精力,電影要經過漫長的生產周期,但收益並不可觀。
 
一位中國動畫導演表示,宮崎駿與吉卜力的創作思維與美國動畫電影公司有著很大差別。後者側重線性思維,《玩具總動員》、《賽車總動員》,甚至《變形金剛》這類題材從本質上說屬於商業片。兩者的創作主體不同,美國動畫電影也有周邊開發,但票房收入同樣可觀。
 
「說到底宮崎駿不商業。」這是業內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數十年來,他能夠在影迷心中無法被遺忘的原因之一。
 
周邊收益大於電影票房
 
上海首映禮上,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現任會長星野康二曾透露,此次引進《龍貓》,「策劃了8年之久」。之所以選擇《龍貓》作為首部在中國正式公映的電影,是因為《龍貓》在吉卜力工作室的發展歷史和宮崎駿的創作生涯中,具有特殊意義。
 
1985年,製作《風之谷》的團隊「トップクラフト(Top Craft)」在德間書店出資幫助下,正式轉型為吉卜力株式會社。團隊成員除宮崎駿外,也包括另一位外界所熟知的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今年四月去世)及漫畫家、電影製作人鈴木敏夫。

1988年,宮崎駿的《龍貓》和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兩部影片一同上映,但票房平平。直到《龍貓》被一家日本電視臺的老闆看中,龍貓形象通過電視才真正走進千家萬戶,周邊產品也火爆大賣,瀕臨破產的吉卜力才迎來轉機實現盈利。

儘管龍貓的周邊產品為吉卜力帶來了持續的盈利,但宮崎駿拒絕將龍貓產業化,沒有製作續集。

在日本放送協會(NHK)拍攝的一部宮崎駿的紀錄片裡,記錄了始終堅持手繪的宮崎駿藉助網絡技術,製作一部12分鐘電影短片的過程。觀眾可以看到時年75歲的宮崎駿創作過程及他身上作為藝術家的執拗。

在與現代技術的碰撞與磨合中,這種執拗往往會與商業有著某種衝突。這也給工作室的運營帶來麻煩。
 
2014年,外界傳言吉卜力要全面暫停動畫製作,未來只進行版權管理工作,停擺的主要原因來自於過重的財務負擔。隨後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接受NHK採訪時闢謠稱:「吉卜力只是改變拍片方式。宮崎駿也想拍點短篇動畫電影。」但他也承認,吉卜力需要改變,「按照迄今為止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據當時公布的數據顯示,因為沒有外包業務,吉卜力每年的人工開支達到了20億日元(約1.2億人民幣),每年需要有100億日元(約6億人民幣)的收益才能維持正常運營。但除了《千與千尋》的304億日元票房,吉卜力再沒出現過票房上的現象級電影。

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高畑勳創作的《輝夜姬物語》耗費了51.5億日元(約合3.2億人民幣),這在日本電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卻僅僅收穫了20億日元的票房。

從《龍貓》的重映和近幾年宮崎駿美術館的開辦,可見吉卜力也在尋求電影票房以外的商業收益。
 
位於東京都三鷹市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由宮崎駿一手打造,也是眾多影迷們心中的打卡聖地。美術館於2001年開館,每天限量2400人,裡面沒有指定的參觀路線,全部由遊客自主探索,建築中的每個空間相對分開,遊客可以從中解碼動畫世界的樂趣。
 
橡子共和國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授權的周邊產品店,除了在日本本土,也開進了上海、香港和臺灣,每年吸引著真愛粉前往購買喜愛的龍貓周邊。


記者 閆麗嬌 編輯 魏佳 徐超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龍貓》簡體中文版繪本上市
    宮崎駿珍愛之作《崖上的波妞》正在熱映,據悉,此次《崖上的波妞》引進,是繼2018年《龍貓》、2019年《千與千尋》後,第三部正式登上中國大銀幕的宮崎駿作品。2018年時,電影《龍貓》在日本上映30年後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作品首次在中國內地院線上映,短短4天內票房破億。
  • 《龍貓》重映票房過億,但你一定不知道電影背後的這些故事!
    2018年是宮崎駿執導的《龍貓》上映30周年,吉卜力為表示紀念特地重製了高清數碼版本,而自12月14日起,高清版《龍貓》也正式在中國內地重映。截止目前,該片票房已達1.2億,作為一部重映動畫老片,這個票房成績已經非常亮眼。
  • 官方唯一簡體中文版《龍貓》全球首發
    歷時數年,中國出版方多次赴日拜訪終獲宮崎駿首肯!官方唯一簡體中文版圖書《龍貓》重磅上市!宮崎駿,日本動畫界的傳奇,享譽全球的動畫導演。他與著名動畫導演高畑勳共同創立的動畫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作品,部部都堪稱經典。
  • 19部電影扎堆登陸院線,12月影迷很忙
    如果影市能在12月有所起色,在影片上映量和票房上回暖,至少能為明年票房重振旗鼓打上一劑「強心針」。而好萊塢要想靠中國市場「回血」,恐怕等到明年了。而法國版《城市獵人》則憑藉對漫畫的「神還原」,獲得原作者北條司和漫迷的肯定,去年在法國上映後獲得168萬人次觀影人數的票房佳績。另據俄新社28日報導,由俄導演阿列克謝·西多羅夫拍攝的戰爭片《獵殺T34》將於6日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展出,並於11日起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1944年一群蘇聯士兵用一輛半損壞的T-34坦克從德國納粹集中營成功逃脫的故事。
  • 三十年後,龍貓依舊是我們心中的柔軟
    可1988年《龍貓》在日本上映時,票房一點不見起色,初出茅廬的吉卜力工作室甚至還得靠次年的《魔女宅急便》挽回場子。30年過去了,那隻毛茸茸、胖乎乎的龍貓,卻成了吉卜力人氣最旺的角色和門面擔當,它在每一部吉卜力動畫的片頭露臉,周邊產品銷往全球。豆瓣上超過50萬用戶標註看過《龍貓》,電影評分高達9.1。
  • 30年前在日本上映的動畫片《龍貓》在中國重映5天,票房竟然過億
    宮崎駿導演的電影一直都受到大家的喜愛,只有80後和90後才知道宮崎駿。最早的電影《千與千尋》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也成為了動畫片的經典之作,就在前幾天宮崎駿導演的一部《龍貓》在國內重映5天票房過億,這個電影首播是在1988-04-16(日本播出),時隔30年之久,在中國上映得到了粉絲們一度好評,有日語原聲和譯製配音兩版同時上映。 這部影片隱藏著什麼含義?
  • 從3個「來源」解讀《龍貓》,說它是「死神」真是誤會了宮崎駿!
    1985年,當宮崎駿隨便用一架飛機的名字給工作室命名為「吉卜力」的時候,不知道他有沒有料到有一天,吉卜力會成為日本最著名的動漫工作室之一。 後來成為吉卜力工作室標識的「龍貓」,是工作室的第三部作品。《龍貓》之前,還有《風之谷》和《天空之城》。
  • 30年,龍貓悄悄點綴了這些生活小細節
    ——宮崎駿《龍貓》這不就是生活?30年前,宮崎駿的經典動畫電影《龍貓》問世,與其說它是童年的記憶,不如說它是理想的童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2月14日,《龍貓》正式在中國院線上映,「龍貓熱」再次被掀起。
  • 新書上架|很多人愛的《龍貓》繪本來了!吉卜力官方授權唯一簡體...
    其中 《龍貓》是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第一部作品。自1988年日本上映後,巨大的影響力從日本輻射全球,已在美國、法國、西班牙、德國、俄羅斯、瑞士、義大利、冰島、韓國、瑞典等27個國家和地區上映,持續帶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大朋友難以忘懷的感動。經典的龍貓形象在日本兒童之間就如小熊維尼對於英國兒童一樣知名。英國《獨立報》認為龍貓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卡通角色之一,形容它「純潔且令人敬畏」。
  • 西西弗打造龍貓主題快閃店 聯合磨鐵圖書舉辦《龍貓》繪本發布會
    重慶2021年1月6日 /美通社/ -- 2021年1月5日,即《龍貓》的創作者宮崎駿先生生日當天,西西弗書店將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店煥然一新,把龍貓元素布滿整間書店,營造奇妙氛圍,給予到店讀者沉浸式的感動。當天19:30,西西弗書店還聯合磨鐵圖書在上海華潤時代廣場3F中庭舉辦了《龍貓》繪本的發布會。
  • 宮崎駿帶你暢遊純真世界 高清院線電影《龍貓》來襲
    2018年12月14日,由宮崎駿執導的經典動畫電影《龍貓》將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日語原聲和譯製配音兩版同時上映。此次經由吉卜力工作室數碼修復與重製後,將此高清版本帶到中國。這也是宮崎駿電影作品第一次在國內上映。
  • 《龍貓》內地將映 日本影迷渴望反向引進中國版海報
    廣袤的鵝黃色稻草,小月和小梅兩姐妹帶著好奇和期待在其中探索前進,仔細一看,綠色的斑紋暗示這其實是龍貓圓滾滾的肚子……宮崎駿的經典影片《龍貓》將於12月14日登陸國內院線,而由知名海報設計師黃海創作的中國版海報也為這部誕生了30年的誠心之作添上了一筆溫暖註腳。
  • 2020年院線電影票房正式突破100億元
    截至10月3日13時,2020年院線電影票房正式突破100億元。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顯示,今年院線電影總場次為2648萬,觀影總人次為2.71億。2020國慶檔,廣州影院裡的熱鬧景象 在今年已經上映的新片中,票房排名前三的是《八佰》《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票房分別為30.66億、7.69億、6.66億。其中,《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作為國慶檔新片剛剛上映3天就能獲得這一成績,可見國慶檔電影市場相當火爆。
  • 《龍貓》倒計時—30年最愛 30天等待
    而這一等,就是整整30年,幾代人的童真與夢想,都在無盡的期盼中消耗殆盡。30年後,當《龍貓》將在12月14日中國上映的消息實錘時,整個網絡都陷入到一片催淚的「回憶殺」中。「等了30年,再等30天」——從30年縮短成30天,一個數字「30」,卻濃縮了幾代粉絲對「龍貓」的依依不捨與念念不忘。
  • 2017中國十大電影院線企業排行榜
    2017年,對中國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這一年,國產電影《戰狼Ⅱ》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這一年,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 在如此輝煌的成就背後,在歲末年初之時,回看2017年的電影市場。
  • 《龍貓》國內上映5天票房破億,為何日本動畫在中國如此受歡迎?
    1988年的宮崎駿名作《龍貓》,今年有幸在國內上映,而上映5天後,就獲得了突破一億人民幣的票房收入。作為一部30年前的動畫來說,的確還是獲得了中國觀眾的認可。根據糯米網的電影票房統計,《龍貓》上映五天的票房已經累計突破1.06億人民幣,在目前上映的實時排名中,排在第二位,對於一部1988年在日本上映的動畫電影來說,在中國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確實還是出乎了一些影迷的預料。按這個票房走勢來看,1周後達到1.5億的票房還是可以期待的。
  • 關於《龍貓》的幕後故事你知道多少?龍貓差點無法問世
    《龍貓》自1988上映後,時隔三十年的今天,終於迎來中國院線的上映。《龍貓》被無數人所熟知,我們趁著這次機會,深入聊聊《龍貓》的幕後故事,它差一點就沒辦法製作問世。龍貓中國版海報龍貓的誕生源於宮崎駿腦子裡的怪東西。
  • 萬達影視確定注入萬達院線 傳奇影業要登陸A股
    摘要 【萬達影視確定注入萬達院線 傳奇影業要登陸A股】根據統計,A股目前有28家上市公司身披「迪士尼」概念,然而按照行業劃分,這些根植於上海本地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屬於房地產、交通運輸以及零售業。
  • 《信條》接棒《八佰》票房發力,小電科技攜手各大院線共迎電影產業...
    (原標題:《信條》接棒《八佰》票房發力,小電科技攜手各大院線共迎電影產業復甦)
  • 大數據揭秘:你所不知道的中國電影院線排行榜
    ·全國城市電影院線票房排名 萬達院線收入31億元居首位·各路資本湧入院線產業大肆擴張 萬達難以一統江湖·院線成長性:前10名中有5家複合增長超過30%·前10名院線年平均票價35.5元·前10名院線座位貢獻產值:每個座位平均單產9060元/年